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公平」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公平」共有3170項結果
房地產

買房想當倆人婚後愛的小窩,沒想分手女友主張男方贈與!情侶都該懂:房子登記對方名下要得回來嗎?

行政助理阿楓向來兢兢業業,工作認真,但最近不知怎麼,看起來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我和女友因為彼此對未來的規畫很不同,所以協議分手。不過在一起太久了,銀行裡的錢早就分不清楚誰是誰的了。況且,我們原本有結婚打算,去年就以她的名字先登記了一間公寓。房子是我看的,目前產生的所有費用也都是我付的。問題是,她現在主張房子是她的,如果我要這間房子,還要付錢向她買。」

日期:2024-03-14

情感關係

弟弟花她錢卻不領她的情!心理諮詢師從「扶弟魔」解析原生家庭角色錯位:為何你活得比別人累?

通常而言,在一個健康的原生家庭裡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角色位置上─父母是彼此的伴侶,孩子是被父母照顧與保護的對象,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之間是平等互助的關係。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每個人的角色都有對應的位置。假如這個位置出現了偏差,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日期:2024-03-14

保險

超過七成五保戶不知道公平待客原則 恐與權益擦身而過 電訪、網路綜合滿意度評比 富邦皆居冠 國泰、三商美邦次之

《今周刊》首次針對全台2,139保戶以電訪、網路問卷進行「壽險業公平待客原則」消費者認知與感受度調查,並於今天(13日)舉辦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電訪調查發現,竟有75.5%消費者對與自己權益相關的「公平待客原則」表示不知道。另外,在「廣告招攬真實原則」的認知同意度上,有九成以上的消費者同意保險公司廣告應與實際相符,不應誇大詐欺以致誤解,但切身經驗的滿意度則不高,電訪調查僅78.1%表示滿意,網路調查更降到71%。此結果也與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統計有類似現象,統計顯示,在非理賠爭議中,以「業務招攬爭議」相對居高,約占27.6%,主要爭執包括招攬業務的說明使消費者產生誤信。

日期:2024-03-13

傳產

8國學者齊聚永續農業政策高峰圓桌會議!探討4關鍵面向:在環保、社會公平與經濟發展間找尋平衡點

第一屆「永續農業政策高峰圓桌會議」於3/13、3/14,於沃田旅店舉行,這場由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農訓協會)、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與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研討會議。結合跨國農業人才歷年對在地農業的研究與觀察,互相分享並交換意見,有效抬升各國面對現今全球環境變遷下,對農業產業轉變的因應智識,更促進跨國間互相深化了解與支援的能力。

日期:2024-03-13

保險

《今周刊》大調查!壽險業「公平待客原則」竟逾75%保戶不知道,梁永煌:這結果讓我感到震驚

金管會為保障消費者權利,針對銷售金融保險產品的金融服務業者,於2015年底頒布「公平待客原則」,並於2019年推動評核機制,多次公開表揚表現傑出業者。但消費者在接受保險服務時,真的有感受到獲得「公平」對待嗎?對於「公平待客原則」的認知又是如何?

日期:2024-03-13

金融

契約公平性、廣告真實度、業務員是否夠專業…? 壽險公平待客調查 保戶心聲公開

金管會推動金融業公平待客原則逾八年,與一般民眾財務規畫高度相關的壽險業,是否已讓保戶更加有感?一趟獨家調查,揭露消費者對壽險業公平待客的真實心聲。

日期:2024-03-13

政治社會

同業觀點 義美老總倡議一勞永逸作法 高志明:被政府查到就該停業

(今周刊1421)蘇丹紅掀起台灣新一波食安風暴,在民眾人心惶惶、食品業者都不想沾邊的情景下,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卻決定現身聊食安。

日期:2024-03-13

政治社會

俄烏戰爭致能源價格飆漲 兩年虧四六六○億 台電為穩物價瀕臨破產 電價非漲不可

台電負債比率高達九成五,經濟部及台電從年初頻繁示警台電財務狀況,疾呼要漲電價,更需政府補貼。產業界及學界均認為低估的電價須調整,台電虧損長期原因也該檢視。

日期:2024-03-13

政治社會

悠遊卡投控為強化公司永續經營 邀台灣管理學會開設ESG永續課程

隨著極端氣候愈為顯著,ESG永續經營議題已經是企業不可迴避的社會責任,身為台灣最大交通支付的悠遊卡,投入相當多資源關注交通運具碳排放議題,今年悠遊卡投控公司更與台灣管理學會攜手,為公司集團開設ESG課程,以提升公司內部對ESG永續經營意識,以強化未來推動ESG議題的基礎。

日期:2024-03-11

政治社會

「中配入籍」縮短年限惹議!前立委提4點不合理:用人權、國安、健保思考「中配應比照外配」

國民黨立委提案將中配入籍年限比照外配從6年縮短為4年,朱立倫說:「對於台灣人的太太或媽媽,為什麼要歧視呢?」民眾黨團也表態支持,稱「中配都是台灣的家人」,引起軒然大波。我們看到許多綠色網民湧入砲轟,部份是只從立場出發的情緒宣洩,本人很不以為然,但我們也看到民進黨團、綠媒及部份醫界人士等從公共政策的角度說明為什麼不妥,值得稱許。

日期:202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