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896 通膨 存股推薦
搜尋條件:癌症藥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41項結果
搜尋日期:
產業時事

乳癌連續19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第一位!台康生技耗十年做出首款生物相似藥 曾馨瑩站台「盼乳癌有一天成為慢性病」

台康生技(6589)在農曆春節前發表了投入十年的劃時代成果、乳癌藥品EG12014,這是台灣藥廠第一個自行研發並獲得上市許可的生物相似藥。EG12014已經獲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證,以及歐盟執委會(EC)的歐洲上市許可,並預計在2024年第二季至第三季取得美國FDA藥證。乳癌已經連續19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的第一位,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每年國內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其中超過2000人死亡,相當於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其中六人失去寶貴性命。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夫人曾馨瑩,當天代表永齡健康基金會出席,她在致詞時表示,郭董多位家人罹癌過世,因此大力投入癌症防治及研究,也關心台康生技做出的這款乳癌生物相似藥,「我跟先生經常在聊,希望乳癌有一天可以成為慢性病,這是我們的希望及目標」。

日期:2024-02-15

職場生活

他善心開發罕病藥,20年後拯救未來外孫…MIT教授:金融非零和遊戲,創新商模為癌症醫療尋出路

癌症是目前全球死因首位,每年導致逾880萬人死亡,且人數逐年成長;而在台灣,癌症自1982年起即盤據國人死因第1名,僅2022年就有近5.2萬人癌逝,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位國人罹癌。儘管生醫技術日新月異,癌症已非不治之症,但在醫療生技的開發上,卻因高風險而往往面臨資金斷炊的窘境,也延緩癌症醫療的相關進程。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知名金融工程學者及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en-Chuan Lo)日前受邀來台,他以「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如何運用金融工程與數據分析,提出創新的生物製藥商業模式,突破醫藥科研界的資金瓶頸,也為資金投資尋找新出路,讓更多新藥有機會問世。

日期:2023-12-29

產業時事

乾眼症新藥試驗未過關 將重啟三期? 股價腰斬 拆解全福生技解盲失利下一步

二○二三年底,發展逐步穩健的台灣生技業,卻迎來意外消息:全福生技新藥三期數據未達標。新藥解盲失利,驚動全福股價崩跌,在此情況下,公司要如何反轉困境?

日期:2023-12-27

產業時事

景氣循環末期 生技業挑戰與機會

隨著美國經濟軟著陸機率提高,生技業或許無法循前例受到資金追捧,但擁有專門技術的生物相似藥小藥廠,由於具備某些條件,或許能成為該產業下一波亮點。

日期:2023-08-09

產業時事

台灣生技新兵育世博,靠「諾貝爾級」技術登興櫃!連郭台銘、楊致遠都搶投資的關鍵是…

「我們是諾貝爾等級的(技術)。」前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育世博董事長楊育民在8月1日的記者會上,聊起育世博過去的發展歷程,笑說過去講技術、都得解釋很久,「但去年諾貝爾化學獎(公布)之後,都不用解釋了。」

日期:2023-08-02

產業時事

蔡明興喊「生技潛力遠勝金融」、蔡宏圖旗下創投押3成、生策會新理事1/3是科技老闆… 市值飆破1.4兆! 市場大咖為何瘋生技?

近一年來,儘管加權指數表現溫吞、大盤整體市值減少,但生技總市值卻是逆勢創高,衝破1.4兆元,當資金紛紛湧入,看好生技發展趨勢的背後,有哪些在產業間逐漸出現的質變,讓市場大咖也要加碼投資?

日期:2023-05-10

產業時事

砍產品、砍高層、賣部門 他施展剪刀手讓歷任公司大成長 獨家專訪全福董座林羣 首談20年斜槓心路

今年二月,全福生技迎來新的董事長,也是科技產業的知名人物林羣。過去在兩大電子廠的歷練,如何讓他在台灣生技公司中,打造出不同的發展策略?

日期:2023-03-15

投資理財

高齡化帶動剛性需求 AI推進產業效益 全球景氣不明 醫療題材較耐震

即使升息循環可望告終,但通膨迷霧未散、景氣動能疲弱成了相對隱憂;在市場不確定性猶存下,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醫療題材,表現優於科技股。

日期:2023-03-08

產業時事

抗癌新兵 台灣自主研發寵物腫瘤用藥 進擊美、澳市場 共信從人類肝癌新藥出發 讓小狗免截肢就治好黑色素瘤

在寵物醫療領域,共信醫藥科技控股(簡稱共信)走了一條很不一樣的路。作為完全由台灣自主研發的狗癌症用藥、原本是專注人類癌症新藥的生技公司,2022年11月,共信成功將寵物癌症藥授權海外,與澳洲醫療器械公司Interpharma Solutions Pty簽署授權協議,據母公司共信-KY發布的重大訊息,共信將取得簽約金及分階段里程碑款項共200萬美元。

日期:2022-12-28

產業時事

新藥投資 理性思考四面向

投資新藥股,往往因解盲一翻兩瞪眼,使得股價暴漲暴跌。若在投資前依四面向謹慎評估風險,就能多了解市場對新藥股解盲期是理性、高估或瘋狂階段。

日期: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