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51)九月底,中國政府推出的救市政策力道之猛,出乎市場預期。然而,這帖猛藥的效果究竟如何?「華爾街中國通」羅奇為讀者深入解析。
日期:2024-10-09
「曾經有一段時間,外資不怎麼碰我們的資產,但過去這個星期,我們接到的全球投資者要求進行電話會議、視訊會議的數量,卻急劇上升。」現任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這樣說。
日期:2024-10-09
9月底,中國開出華麗的救市藥方,祭出史上首見的降息、股房大放水的貨幣政策⋯⋯;中國滬深股市歡聲雷動,創下驚人的周漲幅,不明就裡者可能以為,中國經濟有望捎來春燕。
日期:2024-10-09
(今周刊1451)在中國十一長假的前一周,疫情後一度黯淡無光的中國股市,在外資法人的一片驚嘆聲中,迎來了暌違多年的爆發性成長。究竟,資本市場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情緒為何如此火熱?一劑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強的救市猛藥,又是否得以讓中國經濟擺脫多年的困局,走向復甦的「黎明」?
日期:2024-10-09
(今周刊1428)在中國電動車強勢出海、習近平大推「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近年萎靡不振的中國經濟是否有望迎來曙光?《今周刊》專訪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帝芬.羅奇,為讀者提供最深入的解析。
日期:2024-04-30
中港股市2023年表現皆掛全球股市車尾,原因就在於中國經濟復甦未見期待,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統計,為因應投資人贖回需求,2023年12月主動型基金加速撤出中港股市,單月流出規模高達38億美元,創史上第三高紀錄。
日期:2024-01-07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從1980年代日本經濟實力曾經不可一世,卻被美國接連以廣場協議及美日半導體協議這兩記殺招,封殺了日本邁向全球經濟超強的歷史來看,如今中國正在重演當年日本的經驗,卻依然感覺良好,也自認是世界強國。他直言,「當年日本把喪事當喜事來辦,現在中國還是當喜事。未來會有什麼後果,我們看著辦。」曾任《今周刊》首任總編輯的今周刊專欄作家乾隆來則觀察,李強經濟學可望短期支撐中國經濟,但長期來說中國還是會走向日本經濟的老路,「而且中國經濟會比日本躺得更平,更久」。
日期:2023-04-10
從過去各大媒體、市場專家提出新年度的經濟預測來看,大多數是錯誤的解讀;進入2022年尾聲,景氣墜落、市場悲觀,這時的悲觀預測,也許為2023年留下新契機!
日期:2022-12-28
二十大過後,習近平已跨過「一人專政」的奈何橋,唯一的出路就是列寧主義。在馬斯克等大咖未對誤判中國經濟懺悔前,許多台企仍迴避政治選擇。但還有多少時間?
日期:2022-11-16
「現在,『這裡』的投資風險,可能比過去五十年的任何時候都要高⋯⋯,這個地方,顯然不具有任何意義上的『建設性前景』。」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輕嘆了一口氣。
日期: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