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共有130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4-08
產業時事

公股高層大風吹!張傳章今接任兆豐金新總座,李嘉祥任臺企銀董事,彰銀、一銀新總座曝光

清明連假剛過,公股金融機構掀起一陣高層董總大風吹。兆豐金控(2886-TW)昨 (7) 日公告董事異動案,財政部改派證基會董事長張傳章擔任董事,今(8)日正式生效,將接任兆豐金總經理。臺企銀(2834-TW)公告,第一銀行常務董事兼總經理李嘉祥將任臺企銀董事,亦可望於 10 日出任臺企銀董事長。一銀副總經理簡志光將於 10 日接任彰銀 (2801-TW) 總經理;現任彰銀總經理周朝崇則將接任一銀總經理一職。

日期:2025-04-08

投資理財

台股禁空令護體沒全跌停⋯開盤跌900點、台積電797元,這些個股表態!融資減135億別再搶賣:賠20%得13年才賺回

今周刊編按:台股週二(4/8)936檔個股禁空令出鞘,國安基金護盤已經進行沙盤推演,開盤沒有再重演週一開盤即收盤全面跌停局面,但依舊下跌近900點或4.7%,最低來到18316點,權值股包括台積電未再跌停,下跌近5%、來到797元。不少個股股價表態,包括台新金、兆豐金、台企銀、中華電、台泥、中鋼、統一超都在平盤之上或翻紅。日股開盤亦反彈,上漲近1900點或6%,來到33001點,韓股漲幅約1.69%。據瞭解,國安基金護盤已經進行沙盤推演,將視週一美股收盤和週二台股開盤,以及週二下午美期指來觀察,若這次國安基金再度進場護盤,將是國安基金操盤手、財政部次長阮清華第三次進場護盤。央行週一亦宣布採行四大穩定匯率機制,因應外匯市場波動,包括建立場內外監理機制、進場調節、備妥充沛外幣流動性,以及提供台幣及外幣資金流動性。目前大盤融資維持率約 138%,只要再一根跌停,很多個股將跌破融資維持率 130%,不排除週二融資追繳令將齊發,斷頭潮恐在下半周。對於手上握有現股的民眾,分析師指出,如果手上的現股今天跌停,等於是20%賠本賣,如果全部轉定存一年利息1.5%,約要13年才能把20%賺回來,但熬個1、2周,過幾天所有股票漲回10%,抵過定存7年,建議不要輕易砍出。「如果真想出場,未來一定要等爆出巨量5500億到6500億,還要等個3天不破低就可以出手,現在不用砍,存股的意義就是用波動、長線佈局壓低成本,大跌賣掉,大漲才買,這樣怎麼可能績效會好」。

日期:2025-04-08

投資理財

全球黑色星期一!台股跌停暴殺2000點、日股崩9%期貨熔斷,美期指暴跌1800點…融資斷頭齊發

今周刊編按:台指期週一(4/7)開盤崩跌,狂殺2129點至跌停19167點,再現去年8月5日跌停慘況,而台股開盤不意外無量跌停,直接下跌2086點或9.79%,指數最低來到19212.02點,創下2024年4月以來新低。全球股市同步陷入黑色星期一,道瓊期貨指數開盤後重摔超超過1800點或4.7%,標普500指數期貨和那斯達克100指數期貨,分別重挫逾5%。日經指數連續第3個交易日下跌,一度跌破3萬點關卡,這是自2023年10月以來新低,日經指數跌幅一度超過2900點或8.6%,而日經指數和東京證券交易所(TOPIX)期貨跌至新低,啟動「熔斷機制」暫時停止交易。韓股(KOSPI)較前一交易日大跌108.14點,跌幅達4.39%,KOSPI也啟動sidecar機制,暫停交易10分鐘。陸港股更是殺聲震天,香港恒生指數早盤暴跌10%,恒生科技指數重挫逾11%。創業板指早盤重摔逾10%,滬指大跌6.59%,深成指驟跌8.28%。如何觀察台股後市,財經專家阮慕驊說,台積電跌停價848元,「去年8/5台積電尾盤見跌停813元,最後收815元,當天爆159663張大量,若周一大盤跌8%,等同去年8/5跌幅,會跌至19594點,跌破去年8/5和8/6號低點的19783和19662點。8/5和8/6兩日成交值都在6600-6500億元」。「但這一切都只是假設,希望不要發生,如果發生,代表台積電沒破底,但大盤先破,關鍵還是量,價的話,813和19662是重點」!國泰證期研究部則指出,融資餘額目前存量水位還在 3200 多億元附近,融資追繳斷頭壓力大,大盤何時止跌,可觀察訊號為融資減肥至 3000 億元以下,或成交量萎縮至 2400 億元以下。週一融資斷頭估逾200億元,最多可能達300億元,融資維持率估跌破140%,可能來到138%,融資斷頭壓力週二仍大。去年8月5日股災時,融資維持率即掉到140%以下,來到139.42%。盤面上融資斷頭、外資逃殺引發台幣貶值等雙重壓力相當重,後續國安基金是否宣布進場,將是信心指標。

日期:2025-04-07

產業時事

川普的算盤是想一舉五得?「對等關稅更是七傷拳」!美國難逃衰退、全球資金大逃殺會往哪去?

川普貿易「解放日」降臨,為了讓「美國再次富裕」 4月5日起對所有國家徵收10%起跳的基準關稅,對全球築起「保護主義萬里長城」,固然每年可望為美國帶進約4,000億美元稅收,但使的將是七傷拳,最快第2季就會推升美國通膨並傷害消費者購買力,進而將美國及全球經濟拖進衰退泥沼。股市首當其衝,亞股及美股期指應聲大跌,標普500指數自2月中以來已蒸發逾5兆美元,衰退疑慮也促使油價走跌,資金急速轉往債券及黃金等避險資產。川普對等關稅重拳,受傷最深的是東南亞國家及在東南亞設廠出貨的供應鏈,包括越南46%、泰國36%、印尼32%,而台灣32%和瑞士31%也同樣成為高衝擊區。針對中國的關稅表面上是34%,但若加上已加課的20%疊加上去,美對中國加徵的總關稅將高達54%。

日期:2025-04-03

產業時事

川普投顧利空放送!日股爆殺1600點、台指期夜盤跳水震幅近900點…日圓、美元、油金反應有多大?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川普發布備受期待的對等關稅政策,宣布大範圍新關稅後,股匯市以及金融商品反映劇烈,包括日股開盤跌幅超過4.5%、狂跌逾1600點,最低來到34102點,為去年8月股災以來首度跌破35000點大關,韓股也是開盤跳水,最低2437點跌幅逾2.7%。而港股開盤也下跌超過2.4%,上證綜合指數則是維持平盤上下1%的走勢。而台指期夜盤從21668高點瞬間跳水,殺至20808點,高低差超過860點,由於台股進入清明假期休市,下周一(4/7)重新開盤後恐將補跌反映川普關稅利空。川普的這些關稅措施,幾乎確定將加劇與全球貿易夥伴的貿易戰,提高價格,並顛覆數十年來的貿易秩序,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10.5個基點,來到4.064%。而在川普重申美國將對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後,歐元兌美元進一步走高,升至1.0895 美元,漲幅達 0.92%,而日圓兌美元報150.20日圓,不過隨即避險資金湧入日圓,日圓兌美元匯率盤中一口氣勁升1%,報147.83日圓。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 (DXY) 下跌 0.3%,報 103.85,美元指數在 3 月累計下跌 3.1%,創 2022 年 11 月以來最差單月表現。至於金價則是再創新高,現貨金價勁揚1%,創3167.84美元新高,原物料則是走勢大跌,布蘭特原油、西德州原油期貨重挫超過3%,LME銅價也一度下跌1.6%、紐約商品交易所銅價重挫4.2%,LME鋁期貨也跌逾1%。

日期:2025-04-03

產業時事

川普關稅大刀還沒砍下,美股已蒸發8兆美元、「中國版科技七雄」趁勢崛起!謝金河揭最慘是這群人

川普2.0,誰是朋友?誰是敵人?時序進入四月,川普入主白宮第70天,世界已出現天旋地轉般的巨大變化!3月的最後一天,台股重挫906.99,日本日經指數大跌1502.77,美國股市一開盤全面重挫,費城半導體指數一度大跌155.3,幸虧台積電力挽狂瀾,聯電因為市場消息要跟Globalfoundry合併,一度大漲12%,美股化解頹勢。

日期:2025-04-01

產業時事

聯電、格羅方德合併有可能?「抗台積電陣營」要成形,英特爾角色是關鍵!

昨晚(3/31)美股明顯修正,但聯電在美國掛牌的ADR大漲9.16%,因為《日經新聞》傳出聯電與格羅方德洽談合併的重磅消息。不過,聯電已對外否認這個傳聞,至於格羅方德則尚未表示意見。根據日經報導,兩家公司有意創建一家規模更大的美國公司,將生產業務範圍深入亞洲、美國和歐洲,藉此確保在兩岸局勢緊張與大陸力推自主生產晶片政策下,讓美國能獲得更多成熟製程晶片。在大家關注焦點還放在先進製程的英特爾與台積電是否合作之餘,兩家在成熟製程領先的廠商洽談合併,成功機會大嗎?

日期:2025-04-01

投資理財

台股跌破年線,清明會變盤?楊忠憲:櫃買指數早在去年已現空頭「一波比一波低」...止跌5大關鍵

今年台股受多重因素影響,表現不如去年,尤其加權指數近日正式跌破年線,有轉入長空之虞。清明長假後能否回穩甚至反彈?專家提供5個止跌條件供投資人參考。

日期:2025-04-01

投資理財

今年還要大漲有難度!川普關稅政策添變數…「股六債四」3大投資長抗震布局:買點落在這時間

川普關稅政策為美國經濟蒙上陰影,聯準會也坦言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導致美股波動加劇。在操作難度更高的環境下,三位投資長剖析當前資產配置應對最佳策略。

日期:2025-03-26

投資理財

DeepSeek顛覆產業格局,美國關稅政策趨嚴 美銀亞太科技論壇:資金正回流中國,逢低布局

美銀全球研究部首席中國策略師吳旖今(19)日在美銀亞太科技論壇指出,美國經濟的不確定因素,讓資金開始慢慢回流中國市場,DeepSeek 的成功也逐漸獲得市場認同,中國的創新應用將成為推動全球 AI 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日期: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