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黨團大砍政府預算政府總預算,不只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喊話立委手下留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罕見發文「跪求立委諸公高抬貴手放過防疫」,他以被砍八成的大陸旅費舉例,3.4萬元的經費只剩下6800元,連去武漢考察的機票都買不起,根本是編心酸的,擔憂讓防疫工作有排擠效應。
日期:2025-01-19
對於許多遭受雄性禿困擾的民眾而言,一頭豐盈的秀髮不僅是美觀的代表,更是自信的來源。在北中南均設有據點的米蘭時尚診所,由人稱「植髮皇帝」的陳克剛整形外科醫師領軍,憑藉其數十年的植髮經驗,幫助了無數落髮患者,回到他們曾經的風華世代。
日期:2024-12-10
疾病管制署(以下稱疾管署)近日說明,公費流感及JN.1新冠疫苗第2階段已經開打,今年為提高疫苗接種率,再度與全聯福利中心合作,於全聯及大潤發指定門市設置接種站,方便民眾就近施打疫苗。而本階段開放接種對象包括:流感疫苗為50~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及JN.1新冠疫苗為出生滿6個月以上之民眾(未列於第一階段者)。
日期:2024-11-07
今天偶然看到一位網紅提到的一個論點,覺得很有意思,就提出來讓大家參考!他的標題是:只買富邦台50(006208)「月月領10萬元」 ,因為這位我以前還蠻喜歡看他的YT,口條非常清晰,所以,認真看完他的想法及作法,然後提出我個人的一些建議。
日期:2024-11-05
在美中關係的後交流時代,未來互動的性質仍不明確,不過目前看來其方向與兩國及其人民長遠、全面的利益背道而馳。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因為兩國對彼此的安全焦慮都日益加深,而且先前保持正面態度的選民或者支持者也逐漸疏離,種種原因推動著國內政治,致使兩國關係愈走愈遠。
日期:2024-07-29
今周刊編按:年紀及健康問題一直備受關注的拜登(Joe Biden),連任之路一直出現不少人勸退的聲音,綜合外媒報導,已有多位黨派國會領袖與身旁親近朋友,包括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還有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都說服他退選,否則川普很有可能在11月以壓倒性的優勢獲勝。據傳,拜登似乎已經動搖,最快可能週末就會宣布退選;而市場在權衡美國大選政治不確定性,加上科技股早盤漲勢消退,美股主指週四 (18 日) 大多收黑,道瓊挫跌逾 530 點,標普連續第二天收低,羅素 2000 指數回吐 1.8%。
日期:2024-07-19
新冠肺炎疫情再升溫,自6月25日到7月1日增加932例、單週死亡人數64例創下第6波Omicron疫情以來新高。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預估7月中旬將達到高峰,屆時單週就診人次可能上修至12萬。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提醒,年紀大於65歲、癌症、免疫力低下的病患仍需特別注意;感染這波新冠可能出現更嚴重的症狀,像是發燒、寒顫、頭痛、肌肉痛等,大部分人則以呼吸道症狀為主。近期不只新冠疫情,還有各種病毒大亂鬥,像是腸病毒、感冒病毒等等,還有民眾透露最近感染一個病毒,不是新冠也不是流感,發高燒4天,伴隨著劇烈頭痛、肌肉痠痛,但呼吸道卻沒有異狀,醫生也不確定是什麼病毒,只能針對症狀開藥緩解。面對上述病狀卻不是感染新冠,那到底是什麼病毒?有過來人分享應該是hMPV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我也是發燒好幾天,結果檢驗新冠跟流感都是陰性,最後去大醫院才發現是hMPV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病毒非常強!」那麼hMPV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究竟是什麼?《今周刊》整理hMPV相關Q&A,一起來認識病毒、防範病毒。
日期:2024-07-03
新冠(COVID-19)疫情再度延燒,再加上流感同時升溫,使得各大醫院及診所的患者明顯增加。據了解,這波疫情令許多人再次染疫,甚至在醫院等看診「全程戴口罩」也仍難逃病毒侵襲。專家預估第6波高峰將落在7月中旬,直到9月之後才可能會緩步下降。
日期:2024-06-27
本土新冠疫情有捲土重來的趨勢,疾管署週二指出,上週(6/18至6/24)新增817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預期近期仍呈現上升趨勢,評估7月中旬後可能進入高原期。對此,台大醫院也證實,已重啟「控床」機制,將隔離病房交回院級管理調度,恢復疫情期間的感控機制,病人確診,就送到單人房或負壓病房隔離。
日期: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