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8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11-25
競爭力

海上交朋友!一隻花紋海豚名叫「來」... 黑潮執行長:動物保育治標,棲地保護治本!

台灣花東海域是鯨豚活動熱區,具高度生物多樣性,但因人類活動造成鯨豚生存的壓力。該如何保護這些鯨豚?棲地保育才能治本。2021年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發起海洋綠洲計畫,期待為世界的鯨豚保留一片綠洲,並期待達到人跟海洋,人跟鯨豚和平共存的願景。

日期:2024-10-24

投資理財

回歸住宅本心 森鉅建設如何突破傳統,打造讓心棲息的幸福場域?

「一棟建築物的設計和建築風格並不是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社群。它會對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建築大師貝聿銘曾說道。反思身處於快速發展的世界社會中,AI帶來了無限可能,對於「家」更是因為科技而顛覆過往想像,然而不變的始終是家的溫度。融合科技人的理性及創意人熱情,傳承建築老字號森聯機構近半世紀40年底蘊,成為孕育新創建築品牌<森鉅建設>豐厚沃土,專業淬煉,夢想發芽,打造符合新世代生活樣貌,以「歸屬感」為命題,從土地、建築空間到人的連結,用一件件美好的建築代表,賦予「家」最美好的詮釋。

日期:2024-06-28

產業時事

「HSBCⅩTWSE Taiwan Conference 2024」登場 證交所今年臺灣首場實體引資

臺灣證券交易所向來致力引資,今年來臺股迭創新高,加上人工智慧(AI)應用掀起第四波工業革命,臺廠供應鏈站在浪尖上,證交所趁勝追擊,攜手香港上海滙豐證券共同舉辦「HSBC×TWSE Taiwan Conference 2024」,以期吸引更多資金投入臺灣股市,持續增進經濟成長動能。

日期:2024-06-12

產業時事

曾為20倍的薪水心動考慮去巴基斯坦...「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大學恩師的一句訓誡,推動了我創業之路

自京瓷創立至第二電電(今KDDI)成立,再到2010年協助日航自破產中重生,稻盛和夫這位當代的卓越企業家從心出發,堅持以創新與熱情,走在「敬天愛人」的正道上,為台日眾多企業樹立典範。

日期:2024-03-21

產業時事

「黃仁勳的魅力來自平易近人!」他點名9家潛力企業如報明牌,謝金河:和馬斯克光芒減淡成強烈對比

黃仁勳是超級票房保證最近我給同仁一個功課,把2023年財經雜誌的銷售數據整理一下,列出每個雜誌賣得最好的三期及銷售最差的三期封面故事,列出來研究一下,發現賣得最好的封面一定有黃仁勳,要不然一定有AI,或是與AI有關的人物,例如,林百里或林憲銘。

日期:2024-01-27

投資理財

總統大選將近,房市怎麼走?李同榮點出:長線置產重在增值與抗跌!一表整理未來4觀察重點

2023年1月,農曆春節收關前,房市利空罩頂,在平均地權5重拳修法3讀通過後,市場氣氛轉至非常悲觀,到底政策打房是否就是此波房市第6循環榮景的終結殺手?我認為,房市榮衰有其基本面與技術面的市場機制軌道,房市表現轉弱,表面上是政策打房效應,其實是市場循著自由機制的軌道在走,打房只是政府順勢落井下石收割政績的策略,政策打房對原本就已經降溫的房市影響有限。

日期:2023-09-08

職場生活

北光設計 白珮蓉 | 所有美好 都來自微小細節的加總

「把無形的設計,化成有型的產品與服務。」讓客戶有清晰的空間輪廓是白珮蓉一開始踏入業界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日期:2023-08-04

競爭力

全球第一台「移動工廠」,每2秒處理一支寶特瓶!他從世足賽獲靈感、萬華回收起家,把棄瓶變布料、背包...

「看世界盃足球賽時,注意到國際大品牌用台灣寶特瓶製作周邊,才開啟這條寶特瓶回收再製之路!」台灣寶特瓶回收率高達95%,居全球之冠,但受限於一些成本及技術問題,並不是每個寶特瓶皆能再利用,人稱「蔡蔡」的FNG世代設計創辦人蔡僅鵬2018年在台北萬華成立FNG世代設計,向弱勢族群收購寶特瓶,製作成寶特袋等生活用品,提高寶特瓶再利用率。

日期:2023-07-13

產業時事

郭台銘訪美/他說每天仍⼯作16、17⼩時,但已不再為錢⼯作 「台灣需要⼀個很棒CEO,把台灣當成公司來經營!」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台灣時間周五(3/31)一大早(美東時間3/30傍晚),在波⼠頓與哈佛⼤學學⽣交流,暢談台、美健康醫療等領域的合作願景,並分享如何從全球⼯業化進程中學習經驗。 在問答環節中,郭台銘表⽰,他已不再為錢⼯作,⽽想為年輕⼈做事,並且⼼⼼念念的是,「怎麼樣能讓台灣變得更好?」 他認為,台灣未來如何重新定位,與紐約灣、舊⾦⼭灣和東京灣結合,是很重要的課題。

日期:2023-04-01

投資理財

「種田的人怎樣都要有土地!」聽爸爸的話,按摩師傅攢3間房:股票曾賠700萬,要不然現在就更好過了

由於這3天實在沒睡好,還是去找按摩老師傅把筋骨舒展一下,這位師傅60出頭歲,以前雲林人,她說當年18歲不到就來台北打拼,學剃頭、學抓龍、什麼都要學,就是為了賺錢,家裡是種田的,倒是沒說為什麼當時會跑來台北,對話過程大多是閩南語,也許比較能拉近距離,這時總會心裡感謝以前小時候阿嬤帶我,北中南走透透,拉近距離很好用。

日期: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