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243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2-16
產業時事

他為澳門2歲女童飛車搶命!4分鐘飆4km上公車專用道「一路超車喊救人」…影片曝光網求:別開罰單

今周刊編按:台中新光三越氣爆釀4死35傷,澳門一家七口遭掉落磚瓦玻璃擊中,造成2歲女童重傷、她的爺奶死亡。當天一位熱心駕駛蔡姓男子見義勇為,看到女童媽媽抱著她在路邊哭泣,他大喊「我載你們去醫院!」,並沿途超車闖紅燈、上公車專用道,往澄清醫院的路程原本要7-10分鐘,最後只花了4分鐘狂飆4公里,將女童送到急診室。目前女童病情算是穩住沒有繼續惡化,但腦部受傷嚴重,送澄清醫院急診插管恢復呼吸後,緊急送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進行開顱手術,目前以藥物和低溫療法穩住生命徵象,家屬淚崩但不願放棄,醫療團隊希望能挺過關鍵7日後有轉機。不少網友看到他的義勇行徑,除了捏一把冷汗外,也期盼交通大隊別開他罰單,但也有網友認為,還是把救人的事交給專業的救護車「萬一中間又有閃失,恐怕會留下更大遺憾」。

日期:2025-02-16

職場生活

62歲骨科名醫吳明峯猝逝…曾84秒看一病人,年看診量6萬人!感染流感照常看診,感覺不對勁已救不回

高雄骨科名醫吳明峯驚傳因流感引發心肌梗塞,不幸病逝,享壽62歲。吳明峯是高雄市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院長,在骨科醫界頗負盛名,任職民生市立醫院骨科主任時,曾1年看診量逾6萬人,創84秒看1個病人,因超收病患、門診常開到深夜,還遭監委提案糾正主管機關。吳明峯上週六(2/8)寒流夜卻突感身體不適住院,2/12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家屬忍痛決定拔管。同樣出身雄中的醫界好友不捨感慨,透露吳明峯救人無數,卻過勞把身體搞壞,「好人沒好命!」

日期:2025-02-14

職場生活

他狂拉肚子1年...大腸鏡一照「腸子冒多顆瘜肉」 元凶竟是那個用「清水沖洗」的保溫瓶

許多人喜歡隨身攜帶保溫瓶盛裝茶、咖啡等熱飲,不過事後清洗總是會擔心太深的瓶身,萬一使用洗碗精會洗不乾淨,因此選擇用清水沖洗。怎料,一名網友近期常拉肚子,就醫都找不出原因,最後發現竟然是用清水沖洗的保溫瓶惹禍。

日期:2025-02-12

職場生活

韓國政策扶植 單次費用逾三四○新台幣可辦退稅 K-Beauty掀熱潮 「美」滿返台全攻略

在韓星、韓團、網紅宣傳下,愈來愈多台灣人到韓國接受醫美手術,然而醫美是最常發生醫療糾紛的項目,到韓國做醫美,應留意哪些細節與風險?

日期:2025-02-12

職場生活

美國推翻墮胎權 女性權利倒退半世紀

一九七三年,美國最高法院在「羅訴韋德案」中判決,女性擁有合法墮胎的權利;然而二○二二年最高法院更改該判決,將墮胎權交還給各州,引發激烈爭議。

日期:2025-02-12

產業時事

「別再說我們是工業電腦!」強攻品牌、拚新時代贏家 研華劉克振 親揭邊緣AI轉型大計

早在工業電腦產業稱霸的研華,今年即將乘AI大浪開啟新紀元。《今周刊》獨家專訪劉克振,聽他如何從改革品牌定位與內部組織開始,拚做邊緣AI領域的新贏家。

日期:2025-02-12

投資理財

美債沒你想得那麼糟?專家拆解川普新政市場3誤區…債券短中長期布局,衝報酬率首選它

川普戲劇性重返白宮,相較前一任期,在無法連任的前提下,政策方向與節奏變化恐遠超市場預期。路博邁固定收益投資長巴施亞精闢解析川普新政,指出投資人不可忽視的三大關鍵誤區。

日期:2025-02-12

職場生活

天喜旅行社郭正利40億身價一夕負債14億,賣麻油雞抱憾去世...為何能讓600名員工情義相挺至死?背後故事讓人淚崩

二十幾年前,我到日本旅遊時,參加的旅行團叫做天喜。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天喜這家旅行社,對他們的服務品質非常驚艷,如此周到細膩又溫暖的服務,讓我日後參加其他的旅行團都覺得差距頗大。

日期:2025-02-10

職場生活

有365張0056就能安心退休,一天3千元「夠花了」!勒令退學不再當好學生,施昇輝:人生成就解鎖

「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不同的看法。」暢銷書作家、理財達人施昇輝在《今周刊》於台北國際書展舉行《樂活大叔的幸福本事》分享會時指出,書中他寫了38篇小故事。「這本書的書名是『幸福本事』,但我沒有教大家怎麼追求幸福,幸福本事是不再追求幸福,就不會不幸福。」他笑道,只要有一篇故事對讀者有啟發、改變人生,就值得買,「我保證會有一篇」。

日期:2025-02-10

職場生活

被月薪70萬挖走,台大醫院1年損失4個神外醫!吳明賢:健保制度不改,醫療體系5年內面臨崩壞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日前批評,健保資源錯置,讓年輕醫師犧牲善良才獲得應有報酬,引發各界討論,有人認同有人認為他拿醫德勒索年輕醫師。吳明賢今天(2/8)接受本報專訪時說,自己不但無意苛責年輕人而是贊同他們,他盼自己在退休前,還能「當烏鴉」為醫療前景發聲,盼健保制度能轉變,別讓台灣步入南韓無人想當急重症醫師後塵。

日期: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