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流感近期仍呈上升趨勢,併發重症、死亡人數均上升,氣溫下降、元宵燈節活動,仍有傳播風險,除了留意疫情變化,最好盡速施打疫苗,避免重症發生風險。這波流感(統計自2024年10月1日至今),累計已有795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160例死亡。本周1名男童因感染A流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病變身亡,為目前流感最小死亡個案,年初至今,已有2例兒童因流感引起壞死性腦病變離世。
日期:2025-02-12
藝人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和家人赴日旅遊,沒想到罹患流感併發肺炎猝逝,享年48歲。彰基婦產部醫師翁銘佑周二(2/3)分享自己半年前的臉書貼文,指出不同廠牌的流感疫苗不是一樣好。英國疫苗機構JCVI強烈建議,65歲以上不要使用保護力很差的雞蛋培養型疫苗,18至59歲高風險者、包含孕婦,則優先建議「細胞型」流感疫苗。
日期:2025-02-04
由於人口老化、飲食西化、三高慢性病增加等原因,讓腎臟病成為民眾健康的巨大威脅,台灣每年血液透析人數約八萬至九萬人,洗腎人口比率高居全球第一,中醫治療能延緩腎病惡化速度。
日期:2025-01-23
常有人說,每天睡滿8小時能讓身體更健康,但新的大規模研究發現,規律的作息比拉長睡眠時間更能預測出健康風險,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擁有高度規律睡眠的人,死亡風險會比作息不規律的人還要更低!
日期:2025-01-13
醫院麻疹群聚再擴大!疾管署周三(12/25)公布新增7例麻疹確定病例,都和12月10日越南境外移入引發醫院相關麻疹群聚事件有關。這7例分別是中部某醫院20多歲女性護理師共3位、30多歲女性環境清潔人員1位、40多歲女性醫師1位、50多歲就醫接觸者之陪病家屬1位,以及20多歲男性工務課人員1位,整起事件至今累計12例確診。疾管署表示,衛生單位已掌握相關接觸者共1014人,由於麻疹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傳染力極高,醫師指出,目前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也提醒3大高風險族群,盡速施打疫苗。
日期:2024-12-25
2024年台灣醫療展於12月盛大舉行,眾多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和創新應用在展會中亮相。作為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領域的領軍企業,亞太區總經理蔡慈予Kalucia Tsai代表設備大廠The Baker Company在此次展會中展示了其在GMP細胞治療製劑與低氧操作技術上的應用,吸引了來自醫療研究、臨床應用及產業界的廣泛關注。
日期:2024-12-17
近年來,對於永續社會的追求,已經成為一種普世價值。鮮有人知的是,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並非單只在環境議題上著力,「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更是永續概念的核心。然而,在政府資源有限的狀況下,究竟該如何接住每一個人?近年越來越多公益機構從「自己人」著手,在政策倡議、大眾推廣的同時,先補上體制的破網,發展出從內而外的照護力量。
日期:2024-11-28
當你發現腳開始發麻、腫脹或抽筋時,常覺得只是疲勞、走太多路或運動過度嗎?其實,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症狀,恐怕是你身體的求救信號!足部的每一處疼痛,都可能藏著更深的健康危機,像是糖尿病、痛風或動脈阻塞等慢性疾病,甚至是肌腱發炎、關節結構異常或疲勞性骨折,千萬不要輕忽。《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出網友最常討論的足部不適8大症狀,一起細心觀察這些變化,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
日期:2024-11-15
華語樂壇重量級團體草蜢,近期忙著「草蜢RE:GRASSHOPPER」演唱會巡迴,57歲蔡一傑卻在週日(10/21)突然秀出自己光頭照片,說剛做完一個切除腦部腫瘤手術,手術非常順利。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歌迷震驚,蔡一傑說,要謝謝家人一直在身邊支持鼓勵,「還有多謝我兩位兄弟在我手術期間兩人在美國的落力演出,最重要多謝所有醫護人員和主診醫生用高超醫術來幫助我,使我重新站起來」。他說,希望給一點空間和時間「讓我慢慢康復好起來,我相信我往後的人生一定更精彩,我們會繼續唱歌、跳舞,繼續Party,OK?跟大家約定啦」!
日期:2024-10-20
2024年諾貝爾獎化學獎於台灣時間下午5時45分公布,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貝克(David Baker)、Google旗下DeepMind人工智慧AlphaFold蛋白質結構資料庫開發人員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與強普(John Jumper)共享殊榮。學者認為,AI設計抗體,不僅減少臨床試驗的失敗率,更省去動物實驗的過程,有助於擴大設計與開發藥物、疫苗的可能性,不過跳脫大自然演化,能否應用於臨床有待商議。AI已廣泛應用於各領域,今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的3名學者專家,以AI準確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有助於設計全新的蛋白質,並識別新藥物標靶。
日期: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