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2454)業績報喜,2024全年營收年增22.4%至5305.86億元,合併淨利年增更近四成至1071.41億元,使得每股純益(EPS)年增38%至66.92元,創下史上第三高紀錄。AI熱潮大大推升了聯發科的財報數字,不論是之前與輝達(NVIDIA)的技術合作開始拿出成果、最新高階手機晶片天璣9400於去年第四季放量,或是近期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投下的震撼彈,都刺激聯發科股價站上1525元的歷史新高。累計2025年以來,聯發科股價已經大漲13%,完全沒受到川普關稅大戰對於台股及美股市場的衝擊。
日期:2025-02-07
台股蛇年春節連續休假期間,因中國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DeepSeek推出號稱成本遠低於Open AI與ChactGPT的模型,加上川普掀起關稅戰火,美國科技股股價劇烈震盪或重挫影響,台股2月3日開紅盤,單日重挫830點、下跌3.53%,創史上單日第四大跌點,成為台股紅盤開盤日僅次於2020年下跌5.75%的紅盤日第二大跌點。
日期:2025-02-06
私人博物館除了展現主人品味,也是探索歷史與藝術的寶庫。在這裡,物件不只是物件,更是時間的見證者,從這些寶物能看見、聽見不同時代的技藝、故事與情感。
日期:2025-02-05
(今周刊1468)DeepSeek的崛起,顛覆了市場對AI發展模式的想像,也讓高算力雲端AI供應鏈個股,面臨評價修正的壓力,究竟這樣的台股震撼彈,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在AI供應鏈的布局上,又該有哪些與以往不同的思惟?
日期:2025-02-05
受到中國DeepSeek橫空出世震撼,美科技股包括輝達、台積電ADR過年期間跌幅不小,台股周一(2/3)開紅盤直接摜殺超過1023點或4.3%、最低來到22502.2點,一度跌破半年線支撐。台積電最低殺到1060元、下跌75元或6.6%,鴻海一度跌幅高達9.1%,而廣達更是亮燈跌停來到243元,至於緯創跌幅也高達8.6%,下探100元整數關卡。而聯發科卻是一枝獨秀,上漲超過2%之多,最高來到1525元,主要是外資看好DeepSeek有望為AI手機帶來殺手級APP,首季營收淡季不淡,目標價1688元。若台股收盤仍舊維持下跌,那就是是2021年以來首見紅盤日收黑。而日股開市也遭屠殺,重挫逾2%、超過1111點,最低來到38461點。法人提醒,就算DeepSeek帶來短線上的亂流,但在川普加大美國AI投資、CSP大廠紛紛擴大資本支出、龍年封關前台積電法說釋出的正向訊息等,都將催化AI股仍是交投最重要亮點。法人指出,台股今年高低點震盪會拉大,投資人操作上必須更謹慎,建議可聚焦六大次產業的精選個股。
日期:2025-02-03
是交通工具也是藝術品的法拉利,汽車銷量只占全球交車數的0.001%,市值卻能名列全球前五大車廠。其大膽聘任科技業人士,端出亮眼的營運表現與品牌轉型成績,成為企業經營突破的典範。
日期:2025-01-22
台積電在法說會上,再度繳出亮麗的成績單,以及對2025年的樂觀展望。兩位專家認為,在全球AI產能持續暢旺之下,台積電未來幾年將處於高速成長期,若回檔可逢低布局。
日期:2025-01-22
大腸激躁症是腸胃科門診常見的疾病,雖不至於要人命,但由於病因極其複雜、很難「藥到病除」,讓病患相當困擾;它有時甚至比較類似精神問題,而非生理疾患。
日期:2025-01-15
本屆CES展最大亮點,就是AI應用產品浮現,尤其是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演講與推介最受矚目。專家認為,二○二五年是AI應用大爆發元年,台股會出現不少受惠的新族群與個股,值得好好把握。
日期:2025-01-15
展望2025年,AI相關題材仍是投資主軸,且大浪延伸至上下游及周邊產業。眾多AI概念股中,有哪些2024年營運成績亮眼、未來還可望持續乘勢上揚的公司?
日期: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