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在辦公室裡吹冷氣領高薪的工作,跑去田裡養殖蝸牛,親朋好友都勸他放棄,經歷17年的波折,這位擁有上百萬隻白玉蝸牛的詹俊傑,創業過程就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緩慢的爬,終於爬上頂端,締造每年二千萬的營收!
他是黃國良,是台灣第一個靠虱目魚拿到歐盟認證的超級養殖戶。 他的魚蝦更是一般價錢的三倍! 但他卻回憶:「受極端氣候影響,常常一夜醒來,魚蝦全都暴斃,兩三百萬眨眼就沒了。」 極端氣候下,經驗已經不可靠,到底他是如何靠AI人工智慧翻轉危機,而AI又是怎樣拯救台灣的養殖業呢?
汶萊第三大外銷出口產業:藍蝦,是全球第一家獲得歐盟有機水產認證的養殖業者,然而他們最近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最後竟由台灣幫忙解決。 同樣由台灣協助解決的農業事蹟還不少…以後在國外走路可以驕傲地抬頭挺胸啦!
台灣海底的垃圾密度是全球平均的1.45倍!但你知道嗎?你以為的海廢,其實只有20%是海漂垃圾,80%則是來自我們陸地上。政府每年砸16億淨灘、淨海,真的有清對地方嗎? 今周刊帶你實地走訪,台灣最嚴重的垃圾真相,在國家級濕地和沿岸養殖區,竟然佈滿塑膠和超標重金屬!一起來看看,到底是誰在謀殺我們的海!
在雲林養殖友善水產的阿正,創業第三天遇到砂石車酒駕撞電線桿,停電造成魚苗全數死光而慘賠百萬,一路走來挑戰不斷,因為回到熟悉的家鄉能更快速串連在地資源,克服創業難關。 國發會在2020年啟動「地方創生2.0」,串聯在地青年,設立青年工作培力站、增設多元徵案途徑,促進青年返鄉,達到「均衡臺灣」願景,一起來看這些返鄉青年,為在地產業努力拚搏的熱血故事!
22歲少年船長楊博宇出生捕蟹船家,18歲開始就跟著父親一起上船工作,至今已4年多,擔心漁業人力出現斷層,「捕魚的人都高齡化,等到有一天老一輩的人退休了,難道臺灣人只能去吃養殖魚或進口海產嗎?」 近來,更觀察到氣候變遷下,造成漁獲、螃蟹數量銳減,海漂垃圾情況更是嚴重,楊博宇在捕蟹同時,也會順手將垃圾帶回岸上,用實際行動找回那片美麗海洋!
極端氣候下,暴雨、高溫越來越頻繁,看天吃飯的漁民非常有感, 甚至造成收成損失慘重,一次慘賠近千萬! 其實,現在台南的魚塭不只養魚,還靠太陽能發電增加收入, 一地多用!業者進駐後投入資源、改善魚塭環境, 希望更多年輕人返鄉參與養殖工作, 一起來看台南的漁電共生,怎麼做到土地共好的目標?
暴雨、酷暑高溫的頻率增加,讓漁民只能看天吃飯?台南將軍區的養殖戶夏耀麟無奈表示,「暴雨造成龍膽石斑苗死光,一次損失高達600萬。」 戶外魚塭更容易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誠新綠能在台南將軍區開發室內漁電共生案場,透過AI智能管理,讓白蝦收成更穩定,魚塭上方建置太陽能板發電,降低漁民的養殖成本,讓土地多用達到雙贏!
台南北門區是海埔新生地,有8成土地都用來養殖文蛤,因為「純海水」讓文蛤長得又大又肥美,更是北門區主要的養殖作物! 一開始雲豹能源來到北門開發時,永續長暨發言人張建偉每星期親自南下,跟漁民們「話家常、搏感情」,與他們建立信任感,堅持原地原養,更配合漁民需求設計漁電共生案場,讓魚塭不只養文蛤,還能兼具發電,一舉兩得,張建偉更喊話,「不只為了台灣好,而是要幫地球降溫!」一起來看他們怎麼辦到的?
七股潟湖供應8成以上的居民生計,開鑿魚塭引用海水做養殖、養牡蠣、文蛤,現在魚塭不只養魚,而是有了新樣貌! 電纜龍頭業者大亞集團跨足儲能領域,在台南七股開發漁電共生案場,讓養殖戶參與討論,以不影響養殖戶原有的養殖方式進行設計,就連鄰近案場的紅樹林也一起承租保留,形成自然保護區,讓在地環境更優美。 整理魚塭環境,讓養殖門檻降低,希望鼓勵年輕人回鄉加入養殖行列,落實與土地、居民共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