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做公益,你會怎麼做?捐錢捐物資?台中市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的一群小朋友,探索歷史、發揮創意,手繪位在台中市中區的第一廣場地圖,並且用導覽的方式,讓民眾重新認識從日治時代就十分繁華,而如今早已沒落、充滿外籍移工的地方,打破大家對移工的刻板印象,也讓老台中人重溫當年的繁榮景象。原來公益可以這麼做! 他們用這項行動參加了由瑪利亞基金會舉辦的「小學生公益行動競賽」,榮獲台中區第一名和全國第四名。 延伸閱讀:https://goo.gl/6Jg1NS #微小的光翻轉世界 #瑪利亞基金會 #第一廣場 #移工 #今周刊
臺灣移工的人數近年來持續增加至78萬多人,女性移工在臺懷孕、撫育孩子的困境逐漸浮現。 今周刊深入了解在臺灣工作的移工媽媽們的真實故事,來自印尼的Yuli,在2013年到臺灣工作,原本是家事工,工作2年雇主卻只讓她休息5天,體力不堪負荷下決定逃逸到山區,成為失聯移工。而她的女兒Mozha罹患腦瘤,在關愛之家協助Mozha辦理重大傷病以及臨時居留證,進行化療之後,母女持續安置在關愛之家,也安排Mozha復健以及到學校上課。 任職於力成科技的菲律賓籍廠工Jennyfer,2022年在臺灣懷孕生子,小孩父親為臺灣人,但兩人並沒有結婚,她生完孩子後這名臺灣男性就失聯了,目前Jennyfer獨自撫育2歲的小孩,獨自面臨工作與育兒的雙重壓力,幸運地是,她的公司按照臺灣的法律保障,因此享有產假、育嬰留停、生育給付等基本保障。然而,像Jennyfer這樣受公司保障的情況僅是少數,她提到,「有聽朋友說過,有些公司一旦懷孕,必須在至少3個月回家,即使允許在臺灣生產也不能延長育嬰留停假,只能申請產假,不能申請無薪假。」 許多移工在來臺灣前,便被仲介告知「不可以懷孕」,否則將被迫返回家鄉,多數雇主普遍「不希望」移工懷孕,許多移工選擇隱瞞懷孕事實,導致錯過產檢而危害母親和孩子健康,根據統計,2024年失聯移工人數創下新高,達到8萬7000人。面對這一嚴峻的社會問題,臺灣需要從制度、文化和法律等多個層面著手,逐步改善女性移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讓我們一起 #共建支持系統,#讓每個生命都被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