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應該是有沙子、貝殼的地方,如今台灣的小孩居然說:「我知道的海灘就是垃圾一大堆」。 海灘垃圾多…是人類的歷史共業,但我們現在能做的,是一起盡量讓它恢復原狀! 那天,今周刊「還海行動1095」在新北八里挖子尾淨灘,短短1小時就清出600公斤海廢! 一起看看當天發生什麼事:http://bit.ly/3EVn4e3
幸福食間提供在地學童培力一技之長的機會 教導孩子們從服務中建立自信 秉持著「手心向下」的精神,種下希望的種子 這份愛如何透過創新設計 讓「幸福食間」的理念被更多人看見 讓美好的價值能持續,善的價值被傳遞
2023年最大的棒球盛事「世界棒球經典賽」昨天3/8在台灣正式登場,台灣更是時隔十年再次得到預賽主辦權,讓我們一起當台灣隊的最強應援! 在花蓮新城,也有一群人正用自己的力量,為台灣基層棒球的孩子們努力著,他是胡文偉,是棒球教練也是書店老闆,但書店沒賺錢卻讓他負債上百萬?到底是什麼使命讓他願意留在偏鄉努力,來看他與棒球隊孩子的熱血故事。
當孩子被醫師宣判活不過20歲,該怎麼做呢?單親媽媽陳嘉齡沒有就此放棄,而是推著患有重度腦性麻痺的兒子小比,5年內參加了兩百多場馬拉松賽事,在2023年更帶著小比成功挑戰鐵人三項比賽。 她更喊話要當兒子的雙腳走遍全台,未來還計畫要登玉山,只因為不想在生命中留下遺憾,更感謝兒子是她人生重要導師!
你想像中的海洋是怎麼樣呢?參與淨灘的孩子卻有感而發的說,「比我想像中的還髒!」你忍心讓台灣的海洋被垃圾給占滿嗎? 《還海行動》舉辦超過12場淨灘活動,這次更特別的是來到新北龍洞,除了淨灘更召集潛水好手一起潛入海底,沒想到連海底垃圾量也很驚人,海底與沙灘共清出400公斤的海廢垃圾! 孩子小小的心願:「撿垃圾是為了讓海龜長大!」你我也能從生活的小地方做起,還給台灣一片美麗海洋!
為了提升教育實力,苗栗縣政府積極推動「生生用平板、班班有大屏」政策,加入數位教學資源,縮短城鄉差距,讓學習場域不再侷限於教室,學習模式打破以往框架,創造出更多元的教學方式。
教育是一座城市的基礎,更是台灣的未來。但政策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又能培養國際競爭力呢? 台中市政府從「這些地方」著手,讓學習融入生活,少了負擔更簡單!不只投入教育資源,外師數量超越230人,躍居全國第一,更積極打造健康、安全的環境,讓校園生活更幸福。 看著孩子們臉上藏不住的開心笑容,不只父母放心,也讓人忍不住大喊:好想搬到台中啊!這次就讓我們走進學校,一起看看台中教育新風貌。 #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
我們的海洋到底有多髒?淨灘志工表示,「很多人在淨灘,以為垃圾會減少,但每次依舊有撿不完的海廢垃圾。」有來自世界各地飄洋過海的垃圾、大量的漁網海廢,透過校園課堂學習,小朋友們也邀請爸爸媽媽一起參加淨灘活動,即便這些垃圾依舊沒有減少,但我們的淨灘行動不會停止! 從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開始,《今周刊》還海行動正式啟動,因為我們始終相信:「淨灘只是個行動開始,教育更是根本!」讓我們一起守護台灣土地,為孩子找回想像中美麗的那片海洋。
當孩子跟你訴說一個遙遠而宏偉的夢想時,你是打斷他的「白日夢」,還是支持他朝夢想前進,就算前方一片未知? 許幃泓從7歲開始就對玩偶的製作相當癡迷,立志成為製偶師,儘管被親友嘲笑將來沒前途、儘管台灣幾乎沒有相關的學習管道,他還是靠著自學,在20歲成立自己工作室,更在30歲時靠著超乎常人的努力,站上國際舞台,被迪士尼指定成為音樂劇《獅子王》的首位台籍製偶師!
臺灣移工的人數近年來持續增加至78萬多人,女性移工在臺懷孕、撫育孩子的困境逐漸浮現。 今周刊深入了解在臺灣工作的移工媽媽們的真實故事,來自印尼的Yuli,在2013年到臺灣工作,原本是家事工,工作2年雇主卻只讓她休息5天,體力不堪負荷下決定逃逸到山區,成為失聯移工。而她的女兒Mozha罹患腦瘤,在關愛之家協助Mozha辦理重大傷病以及臨時居留證,進行化療之後,母女持續安置在關愛之家,也安排Mozha復健以及到學校上課。 任職於力成科技的菲律賓籍廠工Jennyfer,2022年在臺灣懷孕生子,小孩父親為臺灣人,但兩人並沒有結婚,她生完孩子後這名臺灣男性就失聯了,目前Jennyfer獨自撫育2歲的小孩,獨自面臨工作與育兒的雙重壓力,幸運地是,她的公司按照臺灣的法律保障,因此享有產假、育嬰留停、生育給付等基本保障。然而,像Jennyfer這樣受公司保障的情況僅是少數,她提到,「有聽朋友說過,有些公司一旦懷孕,必須在至少3個月回家,即使允許在臺灣生產也不能延長育嬰留停假,只能申請產假,不能申請無薪假。」 許多移工在來臺灣前,便被仲介告知「不可以懷孕」,否則將被迫返回家鄉,多數雇主普遍「不希望」移工懷孕,許多移工選擇隱瞞懷孕事實,導致錯過產檢而危害母親和孩子健康,根據統計,2024年失聯移工人數創下新高,達到8萬7000人。面對這一嚴峻的社會問題,臺灣需要從制度、文化和法律等多個層面著手,逐步改善女性移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讓我們一起 #共建支持系統,#讓每個生命都被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