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又來了!只是這次他是越洋連線,在鴻海(2317)的年度嘉年華發表祝賀感言,而非親自出現。鴻海嘉年華於過年前最後一個上班天,在台北大巨蛋登場,創下國內科技業者在大巨蛋舉行年活動首例,全集團近3.5萬員工及眷屬參加,甚至還有20多位鴻海寶寶登場表演。嘉年華最後的員工摸彩,總共抽出20位百萬現金獎得主,以及20位MODEL C電動車車主。
日期:2025-01-24
(今周刊1464)一年半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用一份業績報告掀起AI巨浪,引爆輝達股價狂飆走勢。類似的故事,在2024年末再次上演,這一回的主角,是晶片大廠博通與其執行長陳福陽。而他所掀起的,則是名為ASIC的AI算力新趨勢。不同於黃仁勳,陳福陽的舉手投足不算具有明星魅力,在半導體產業亦是半路出家;但這位非典型的科技產業執行長,卻用他的財務專業快速打造30兆市值博通帝國,成為AI戰場上不可忽視的另一位領銜旗手。
日期:2025-01-08
鴻海想要把代工事業從陸地做到天上,甚至做到太空?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鴻海集團已經布局約四年的進度,而且已經在本月初由國家太空中心在高雄舉行的《2024台灣國際太空年會》展場,做初步的成果展示,並吸引了多家涉足低軌衛星(LEO)業務的歐美廠商興趣。當然,現在距離鴻海真正要吃到代工生產低軌衛星商機,還要很多年,但在鴨子划水四年後,不難看出,鴻海在董事長劉揚偉擘劃下,眼光已經放到10~15年後可能出現的新商機,或是更久之後的潛在機會。
日期:2024-12-24
今周刊編按:鴻海近年來積極推動ESG,增加員工幸福感與工作滿意度是重要的指標。本月在永續公民獎中,培育和照顧員工的「企業承諾」,奪得冠軍,呼應員工照護獲獎的肯定,今年再次提高整體員工分紅。今年至目前為止,公司市值增加八成,大幅提升了股東權益,因此專家認為,公司透過今年整體分紅比例的提高,反應公司對員工貢獻的重視、激勵員工,希望達到留才的目標。鴻海 (2317-TW) 法人年度分紅獎金維持近年傳統在 9 月底發出,已經於今 (30) 日匯入員工帳戶。鴻海今年股東會通過員工分紅 82.66 億元,連續三年成長,績效好的單位、員工,個人分紅應可維持去年的百萬元水準。
日期:2024-09-30
原本以為僅是初期討論階段,實際上已在「摸石過河」的步調中正式上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宣布輪值CEO制度已在4月實施,積極推動新制的背後,他究竟有哪些盤算?
日期:2024-04-24
電子代工巨頭鴻海(2317)公司治理將有重大改變?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記者,鴻海有意導入輪值執行長制度,將董事長和執行長角色分開,增進公司決策的制衡機制,避免過度集權,並做好接班準備。
日期:2024-04-11
聯發科與輝達在車用領域聯手,從車用座艙系統到自駕車晶片市場,可能出現變化。它們的互利合作,目標就是挑戰高通在車用市場打下的多年基礎。
日期:2023-07-17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0-16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0-16
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正在為「越南製造」譜寫一篇以科技業為要角的新樂章。回顧貿易戰開打之初,台灣電子業從中國四散到東南亞各國,那時的越南,僅被網通業者與兩家組裝廠青睞;然而,4年過去,台灣電子五哥,已有四哥插旗越南,中國蘋果供應商:立訊、比亞迪、歌爾、藍思、領益,也猶如餓狼般撲向越南。
日期: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