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具有中國政府背景的中資企業「認和科技」,繞道新加坡來台設立子公司,承接國內銀行信用卡核心系統升級專案,引發資安疑慮。經濟部長郭智輝周二(3/18)表示,經調查新加坡商「認和科技」確為陸資公司,將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3條之1,處以新台幣217萬元罰鍰。國泰世華銀則是回應,為消除社會大眾的可能疑慮,經審慎評估後,已於2/24依約通知認和科技提前終止契約關係,且本行迄今均未使用認和科技提供之系統。另外,本行亦委請中華資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就認和科技交付之原始碼進行檢測,該公司於3月14日出具報告顯示檢測結果確認:無可疑的後門、惡意網路連線、加密或混淆等內容,並無資訊外洩之虞。
日期:2025-03-18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與總統賴清德舉行記者會,說明赴美投資議題,國民黨、民眾黨都提出質疑,對此,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林楚茵則是揭露,國民黨一邊在唱衰台積電,一邊買台積電股票。包括藍委王鴻薇、翁曉玲、陳菁徽、林倩綺、蘇清泉等至少5藍委都持有台積電或台積電ADR股票。「嘴巴說不要,身體最誠實!」對於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發文痛批賴政府「台灣半導體未來的優勢在哪裡?」郭國文也酸,國民黨可以問問黨籍立委翁曉玲、陳菁徽,他們這麼捧場台積電股票,一定是很看好台灣半導體發展。
日期:2025-03-07
國泰世華銀行近日遭到媒體報導,其信用卡核心系統承攬商雖為新加坡公司,卻具有中資背景利用海外子公司繞道來台承接資訊系統升級專案,引發個資外洩疑慮。國泰世華第一時間澄清,並發聲明強調合作的承攬商無論是股東結構、合作過程都符合法規,與客戶個資無涉,部分網友仍不買單,質疑其說法、揚言退卡、移轉資產;國泰世華2/14也再次聲明澄清。
日期:2025-02-15
某次參訪行程中,幾次早起都遇到一位晨跑回來、人稱「P哥」的團員,黝黑的面容掛著汗珠,看起來精神奕奕,於是成為點頭之交。逐漸熟悉後問他:「請問你怎麼培養出這個習慣,下雨天怎麼辦?」他淡然的說:「我一旦下決定,就會持續下去,雨太大就在室內小跑步,如果是小雨,我一樣出門。」我豎起大拇指喊讚,他笑笑跑步離開。回台灣後,彼此偶爾會通電話或碰面討論行情,逐漸對他更深入的了解。
日期:2025-02-10
在野黨團大砍政府預算政府總預算,不只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喊話立委手下留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罕見發文「跪求立委諸公高抬貴手放過防疫」,他以被砍八成的大陸旅費舉例,3.4萬元的經費只剩下6800元,連去武漢考察的機票都買不起,根本是編心酸的,擔憂讓防疫工作有排擠效應。
日期:2025-01-19
房市在2024年6~7月來到高點,下半年因央行打房,房市量縮。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2025年台北市房價不會跌,不用擔心,而蛋白區因量、價、買氣創新高,成為「妖市、妖產品、妖價」,房價面臨拋售壓力,房價肯定下修,但不至於跌破持有成本。至於央行會不會有第8波打房?他認為,只要以下3個紅線沒有越過,就不會有第8波。一是銀行落實放審,不集中不動產;二是讓首購順利取得貸款;三是反轉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對於2025年,他看好商辦,「辦公室沒有被打,蛋黃區辦公室房價上漲,CP值高,新舊都可以買,我認為會上漲。」
日期:2024-12-18
AI浪潮至今已逾一年,投資者應該冷靜回看公司業績數字,對比同業或上下游,找尋低估值、低基期價值投資標的,方能穩中求勝。
日期:2024-11-27
PCB大廠競國(6108)日前宣布,因有重大訊息待公布,經證交所同意自10月8日起暫停交易,這是競國今年以來第2度停牌。由於競國先前爆出關廠,台灣廠將在年底前全數關閉,並裁員400人,公司也證實,12月25日停止生產。這次再度宣布股票暫停交易,外界猜測,是否與台灣廠關廠後續有關,至於競國是否有股票下市疑慮?競國於下午4時召開重訊記者會表示,台灣廠自疫情結束後,因消費性電子產業不景氣,加上原物料成本上漲,致使台灣廠本業自111年度起已連續虧損3年,考量未來巿場情況及維護股東權益,公司擬自113年12月25日起,停止台灣廠生產計劃,未來將訂單轉移至子公司競陸電子(昆山)有限公司生產。競國表示,公司台灣廠部分人員配合需求留任,其餘人員依據勞動基準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員工終止勞動契約,並依就業服務法列冊通報主管機關,辦理大量解僱員工。資遣通報日:預計113年10月9日、資遣生效日:預計113年12月下旬。競國週三(10/9)恢復交易,股價開低至15.4元跌停價。
日期:2024-10-09
Gogoro遭爆出使用中國零組件的風暴,經濟部產發署週二(10/1)公布審議結果,並說明「並沒有足夠證據」,認定遭檢舉車款VIVA違反國產化。不過,由於申請文件中馬達控制器供應商,「誤填」為廣達,未來將更正為睿能。產發署提到,未來會全面清查Gogoro在售車款,是否符合國產化標準。產發署說明,由於目前資料均是由Gogoro方提出,若正進行的司法調查有新事證提出,產發署也會隨時留意。
日期:2024-10-01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當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指控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時「把美國晶片賣給中國」,變相促使中國軍事現代化,川普則反嗆「這些晶片來自台灣」。關注半導體產業的科技專家許美華指出,「但這句話還真的很難反駁」,台灣確實一直在賣尖端晶片給中國,或嚴格來說,台灣一直在幫中國製造尖端晶片。這些尖端晶片的使用包括軍事用途,台灣政府應該做出強而有力的禁止政策。筆名「翁達瑞」的旅美學者陳時奮則是認為,川普「講的是外行話」,賀錦麗的說法貼近事實,雖然出口到中國的高階晶片在台灣製造,但台灣只是晶片代工廠,無權決定最終成品的銷售,「中國能否買到國防用途的高階晶片,決定權在美國政府」。曾於2018、2022提案修訂相關敏感科技保護修法的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他已經在週四(9/12)行文給行政院和相關單位,要求今年應儘速依法公布第二波台灣國家關鍵核心技術,回應美國盟友關切,並不是像他們所想像的那樣。不過多位財經專家和立委受訪時都坦言,每次要立法或是要進行管制時,台灣業界的壓力很大,台灣要跟進美國之前對中國半導體的各種嚴格禁令有實務上難度。
日期: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