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歌歲月成長!弟弟幫我買了票,招待全家人一起來聽民歌,我也放棄捷兔跑步,和兄弟姐妹一起來小巨蛋聆聽民歌50高峰會!
日期:2025-01-13
64歲民歌手王新蓮曾唱紅《風中的早晨》、《往天涯的盡頭單飛》等歌曲,今天在臉書揭露自己罹患肺腺癌的消息,讓粉絲紛紛湧入集氣。王新蓮4年前從美國返台,在台東池上開始駐村藝術家生活,並在今年10月發行第一套《懸浮人生》作品集,也宣布將登台參與「民歌50」演出,未料竟驚傳罹癌消息。
日期:2024-12-19
第35屆流行音樂金曲獎頒獎典禮於周六(6/29)晚間7時在台北小巨蛋舉行,本屆特別貢獻獎頒給資深歌手、創作人鄭華娟,她於3/21在德國離世,享壽61歲。金曲獎主辦單位指出,鄭華娟是1980到199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黃金時期極難得既能寫詞、也能作曲的專業創作者,更是才華橫溢的歌手。她的經典作品如潘越雲《謝謝你曾經愛我》、陳淑樺《聰明糊塗心》、鄭怡《天堂》、張清芳《加州陽光》與《Men's Talk》、江蕙《落雨的暗暝》、優客李林《少年遊》,不但傳唱極廣,亦常是歌者演唱生涯的轉捩點。她和詞人慎芝合作的《情字這條路》,更成為劃時代的「新台語歌」里程碑。當時女性普遍仍受社會壓抑,鄭華娟的才華與膽識,在激烈競爭的音樂產業樹立了女性創作人的專業高度與尊嚴,她的作品經常展現勇敢探索世界、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陪伴千萬聽眾迎向開放多元的新時代,也默默推動了台灣社會的改變。金曲獎主辦單位說,謹以特別貢獻獎致敬並追思這位冰雪聰明的歌壇才女,謝謝她帶給人們的感動與啟發。
日期:2024-06-28
資深歌手、創作人鄭華娟傳出3/21在德國離世,享壽61歲。滾石唱片在臉書官網證實,鄭華娟的後事目前已有德國親友細心處理。鄭華娟長達近40年創作生涯累積近300首詞曲作品,密集多產展現過人的天賦才華,包括陶晶瑩《太委屈》、張清芳《加州陽光》、《Men's Talk》、優客李林《多情種》、林志炫《蒙娜麗莎的眼淚》、潘越雲《謝謝你曾經愛我》、陳淑華《聰明糊塗心》等都出自她之手。她在中廣青春網主持的「Music Box 音樂盒」,也是不少人在求學過程中必聽的廣播節目之一。
日期:2024-03-25
身兼歌手、詞曲創作人、作家等多樣身分的鄭華娟,驚傳3/21在德國離世,享壽60歲。她於1993年遠嫁德國,幾乎淡出台灣演藝圈,目前後事由先生Michael等親友處理。她的老東家滾石唱片也證實噩耗,表示「我們摯愛的如同家人的朋友華娟,在3月21日早上離開了這個她一直真心擁抱、熱愛的世界。」唱作俱佳的鄭華娟,長達近40年創作生涯累積近300首詞曲作品,曾推出專輯《旅途與歲月的紀念品》、《鄭華娟的招牌歌:創作精華輯》,另外也替張惠妹、梁詠琪、林慧萍、陶晶瑩、優客李林、鄭怡等人寫歌。民歌歌手鄭怡發文憶鄭華娟過往,表示「她是那個年代的文青歌手,皮膚白晰超有氣質,好似不食人間煙火的精靈」。鄭華娟22歲時前往歐洲旅遊,遇見德國老公Michael,於1993年遠嫁德國,之後還考取咖啡師證照,生活相當多彩多姿。曾發表多本觀察德國人日常生活的散文小品,皆膾炙人口。擅長從尋常日子取材的她,在2015年接受《今周刊》越洋採訪,都能隨口舉出鮮活故事,凸顯德國年輕族群的金錢觀與財務邏輯:一種以「能夠財務自立」為傲的基本價值。以下為2015年9月採訪:
日期:2024-03-25
爲周華健、張清芳創作出《心的方向》、《天天年輕》、《你喜歡我的歌嗎》等暢銷金曲的知名作曲家陳揚,週日(12/4)傳出病逝消息。陳揚近年因身體狀況不佳,住進深坑療養院,在11月初即因病過世,享壽66歲。音樂人馬世芳在臉書貼出哀悼訊息。
日期:2022-12-04
說她是近二十年華語音樂史的標竿,一點也不為過。現在,這位音樂人轉身成為行政法人的董事長,挑戰和趣味,正如同她腦中創作的音符跳動著。
日期:2020-08-26
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54歲就決定離開職場,過起「第三人生」。她說,退休是早晚的事,「我不希望是時間到了被逼退,不如選擇華麗地轉身。」每年她會列出3件想做的事,包括寫書、騎單車環島、到國外long stay(長住)、開畫展…,生活極為忙碌,「到現在為止,我還蠻滿意我的人生。」她笑道:「我的未來志願是一路玩到掛!」
日期:2019-09-06
民歌曾經熊熊燃起台灣社會某個時代裡的創作動能,後來也帶動台灣音樂產業,走在華語樂壇的領先地位。那是一段音樂人心中的good old days(美好舊時光),在他們眼中,民歌運動帶給他們的生命意義,歷久彌新。
日期:2015-04-02
讓我們搭乘時光機回到四十年前,那時候的台灣,剛告別「香蕉王國」的黃金歲月,那時候的台灣,只有三家電視台,一份報紙只有三大張,那時候的台灣,已退出聯合國,外交處境步步邊緣化,當時有句潮話:「莊敬自強,處變不驚」。這座島嶼上有一群可愛的年輕人,他們成長在豐衣足食的環境,他們聽著美軍電台長大,他們想像中的「祖國」,和「世界」一樣遙遠,他們抱起吉他,幾道和弦就逼出心中的千言萬語,於是另一句潮話出現:「唱自己的歌」。從「金韻獎」到《大學城》,來自校園的「素人歌手」風靡全台,從鄉土情懷到民族大義,名為「民歌」的清新歌曲,串起台灣社會的情緒,如果每首歌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許多歌連在一起就是一個時代,二○一五年,「校園民歌」問世四十周年,《今周刊》特別企畫,用五個關鍵字,帶你一窺台灣曾經最有生命力的一場文藝復興。
日期:201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