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熱潮從雲端燒到邊緣,不管是筆電、手機甚至是監視器、汽車都在積極導入。有研調預估,到二○二八年,全球邊緣AI裝置將超過二十億個,摩根士丹利也預測,二○二七年邊緣AI晶片將創造逾二四○億美元(約七八○○億新台幣)商機,而台灣IC設計公司已經端出不少產品,準備好迎接這一波成長。
日期:2024-07-24
中芯今年第一季營收成為全球純晶圓廠第2名,但淨利率竟只剩下3%,台廠如聯電毛利率仍有3成。中芯的中國營收節節攀升,台廠有機會迎來轉單。
日期:2024-05-28
二○一八年聯發科發表軟體開發平台NeuroPilot,希望透過軟硬體整合,加速AI應用開發;今年,主攻高階市場的高通也推出具類似功能的AI Hub平台。晶片大廠支持軟體開發、經營開發者社群,有何目的?
日期:2024-04-30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邊緣AI運算競爭日趨白熱化,吸引愈來愈多IC 設計業者投入開發AI晶片,英業達未來的升級轉型之路,仍將面臨考驗。
日期:2023-12-29
成功大學第三屆「成電論壇」週五(11/10)舉辦、聚焦「生成式AI」議題,此次講者包括東台精機董事長嚴瑞雄、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華邦電子總經理陳沛銘、奇景光電副總經理陳有棟、耐能執行長劉峻誠參與,到場聆聽系友還包括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南茂董事長鄭世杰、奇景光電董事長吳炳昇、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以及創惟董事長王國肇。
日期:2023-11-10
聊天機器人ChatGPT不僅點燃全球對人工智慧(AI)的興趣及投資熱潮,炒高了「AI軍火商」輝達(Nvidia)的知名度,更使得該公司創辦人黃仁勳在台灣成為近期話題人物。包括AI在內,不少新興技術或前瞻技術,都有軍民兩用的現象,像美國國防部旗下的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為確保美國在AI關鍵技術上持續保持全球領先的優勢,2018年就啟動人工智慧探索計畫(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ploration,AIE)。 我國中山科學研究院也在2019年啟動「智慧國防」十年計畫,要整合AI、物聯網、5G網路等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與跨單位運用,強化戰況先知、智慧決策,提升國軍保家衛國的能力。那麼,AI要用來抗中保台,應用場景可能是什麼?真實性有多大?
日期:2023-05-30
驅動IC雙雄奇景光電、聯詠過去競爭激烈,現在卻攜手合作在CES展示AI解決方案,奇景執行長吳炳昌究竟看到了什麼商機?
日期:2023-01-04
在AI晶片界小有成績的新創公司耐能智慧,一開年就獲全球電子專業代工龍頭鴻海、台灣記憶體大廠華邦電注資,耐能執行長劉峻誠透露,背後下了不少功夫與苦心才能走到今日。
日期:2021-02-03
為推動經濟部工業局所「AI智慧應用服務發展環境推動計畫」,由資策會所主辦的AI創新應用共學團-趨勢分享會暨實務媒合會七月二十五日正式開跑,為為期一個多月的系列活動投下敲門磚,首場產學界代表包括成大資工系主任兼教授高宏宇、清大動力機械系教授暨副系主任丁川康,以及成功打敗中國億元級獨角獸、成為另類台灣之光的耐能智慧公司產品行銷總監陳宇春,分別從AI閱讀理解應用、AI倫理以及邊緣計算的應用等AI關鍵課題切入,希望可以引領大家一窺AI的堂奧。
日期: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