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由數據以衛星資料搭配AI,預測農作物收成時機和產量,準確率高達九八.八%。協助擺脫傳統農業經營痛點,不僅台灣農企業搶合作,就連印尼稻米大戶、馬來西亞榴槤農都要靠它。
日期:2024-11-13
一座結合農業、美食、旅宿及藝術的有機農場,還有近九千片光電板實現能源自主,不僅吸引青年返鄉、也帶動地方發展……。如日本KURKKU FIELDS農場的「農電共生」新模式,有可能在台灣發生嗎?
日期:2024-05-15
光電滅農爭議,在台灣延燒十年,種田與種電的二分法,引爆搶地大戰。但實際上,「農電共生」的想像可以很多元。今年三月初,《今周刊》前進「太陽能大國」日本,探訪位於千葉的「KURKKU FIELDS」農場:他們主打有機循環農業,更藉光電自給自足,靠著永續理念,讓農電共榮,與在地共好。台灣能否借鏡,開創新的發展型態?停滯不前的農電政策,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日期:2024-05-15
常常聽到有些有錢人會買農地投資,或是退休後買塊農地享受開心農場。之前小代書在當助理的時候,突然發現有個建設公司集團董娘的名字好常見,常常在買好幾千萬的土地,實在太好奇了所以就問前輩知不知道什麼八卦,難道是那邊準備開發土地,地價要暴漲了嗎?(是多想發財)一問之下才知道……
日期:2024-01-25
(今周刊1400)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綠電需求孔急,政府擘畫的2025綠能藍圖,已宣告跳票,在缺口逐年擴大、須加速追趕的關鍵之際,肩負近7成發電重任的光電,卻陷入缺地危機,關上一道道種電大門的台灣,該如何走出困局?
日期:2023-10-18
為衝刺光電目標,經濟部「綠能發展區」政策,將從「低地力」土地篩選出光電專區,鬆綁農地種電限制。但劃設原則、區位範圍、參與機制仍不明,就準備倉促上路,引發國內超過八十位學者連署反彈。
日期:2023-08-16
520農民運動即將滿35周年,立法院院會周二(5/16)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將負責辦理全國農業、林業、漁業及蓄牧業行政業務,並掌理農業政策與法規規劃、研擬、管理、監督等10大事項,下轄8個三級行政機關(7署1中心)以及7個三級試驗研究機構。
日期:2023-05-16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石正人,從東大教授鈴木宣弘引述古巴革命家、日本詩人的字句「無法做到糧食自給自足的國家,是奴隸之邦⋯⋯算不上真正獨立」為引子,闡述其對台灣逐年下降的糧食自給率的憂慮,提議以「黑水虻」妙用來解決廚餘、雞糞等廢棄物問題,盼能達成政府推廣的「循環農業・和諧共生」境界。
日期:2023-04-11
一位退休的昆蟲系教授,和他的護理師妻子,買下了一個山頭,他們如何構築出夢想中的生態城堡?蜻蜓石的故事,將帶大家一窺他們從城市陀螺到山大王的奇幻人生。
日期:2022-12-22
近年極端氣候頻繁出現,捉摸不定的環境,加上臺灣農村人口老化、人力短缺,農業生產風險升高,生產力大受衝擊。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經濟部以「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研發智慧感測、人機協作、循環永續等三大面向技術,大幅減輕農民負擔,有望開創農業經營新典範。
日期:202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