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持續推出「永續臺北好企機」計畫,號召中小企業加入ESG創新轉型行列,並發行的《Taipei SElect:ESG 錦囊妙計》,協助更多國內企業發掘ESG發展的「創新解方」,以期能在社會發揮更大的永續創新行動影響力。
日期:2024-11-11
在競爭激烈且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多角化經營策略不僅能有效分散風險,還能充分發揮企業的核心優勢和資源,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益、保持企業競爭力。以海外貿易為主的正啟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多角化經營的最佳典範!
日期:2024-10-04
「我一直在想怎樣將百合賣給消費者,卻一直無法突破包裝的問題。」曾是駕訓班教練、轉行投身農業的黃智鴻說,過去他只能將百合賣到批發市場,想直向消費者又碰壁。他參加由農業部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辦理的「「農產電子商務包裝及品牌輔導計畫(簡稱ACO計畫)」,媒合小農與設計公司,協助農業轉型。他坦言,和設計公司中間經歷過幾次的碰撞,「只差沒有打架而已」,終於做出可以宅配到府的百合包裝。ACO計畫每年選出10家農場合作,從電商、品牌專業顧問諮詢挖掘獨門特色,今年網羅全台各地10家農產品牌、16位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青農投入農業創新,除了包裝設計優化,也協助在電商上架。
日期:2024-06-19
台中大安在地酒莊安貝斯,擁有超過20年的釀酒歷史,使用天然發酵古法,嚴選在地小農食材做原料,釀出濃郁香醇的美酒,還將台中的歷史建物融入酒標設計中,出色的釀造品質與設計,獲得舊金山世界烈酒大賽雙金獎肯定,成為台中之光。
日期:2024-06-03
(今周刊1406)「我們這裡房子有一半是沒有住人的,聚落中127人,平均64歲。」在雲林縣水林鄉灣西村一座小黃瓜農場內,36歲的青農黃衍勳,指著周邊一片寂靜的老舊房舍侃侃而談。
日期:2023-11-29
旅行,不只是欣賞沿途美景,現代旅人更希望透過旅行深入社區、了解在地風土民情。易遊網因應「環島之星夢想號」增停花蓮瑞穗,推出系列行程,其中主打行程是「花蓮瑞穗天合黃金湯泉+私廚、食農香草醋/雲南美饌、香料奶茶(二選一)2天」。瑞穗的「果子俠農創果品」由鍾曜任與潘惠霞夫妻經營,他們將老家的果園變成食農場所,讓遊客DIY,了解各種花草植物,也可在樟樹下用餐,來一趟農場知性之旅。位於光復「勝利不廢商號」的主人是虞薪澄,她的爺爺虞際唐早年從雲南來到台灣,落腳花蓮,經營「勝利商號」雜貨店。她重新打造這間店,轉型為餐廳,並提供客人DIY雲泰美食。
日期:2023-10-26
當旅人造訪台東關山,這座東臨海岸山脈、西傍中央山脈,處處可見稻浪翻騰的山城小鎮,除了嘗一口早年進貢日本天皇的御用米,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勤勞客家人竟在二期稻的短暫農閒時,以種植蘿蔔取代油菜花、波斯菊等田間綠肥,收成後的蘿蔔根莖葉皆有妙用,新埔社區自發成立「蘿蔔銀行」,契作保證收購,讓手工日曬蘿蔔乾售價翻3倍,更遑論準備放20年的陳年老菜脯,吹起另類「黑金」熱潮,保留下客家勤儉精神。鎮公所舉辦拔蘿蔔體驗、社區內各式以蘿蔔為主題的農遊小旅行,為小鎮帶來更多旅人,挖掘獨有人文風情魅力,帶動經濟、社會與環境永續三贏共好。
日期:2023-10-23
新竹女中改隸陽明交通大學案,遭校友強烈反彈,不只攸關「校名」保衛戰,更牽涉敏感的教育資源分配。近年高中職吹起大學「聯姻」潮,已有逾10所學校成為「附中」,改隸背後,關乎一場場經費爭奪戰。
日期:2023-09-06
全球的環境變遷與人口成長面臨極大挑戰,從農業發展至飲食問題,永續是唯一的路。台灣「好食好事加速器」多年來以輔導飲食農業新創公司出發,目前已累計輔導45家,存活率超過9成5,更已邁向第6屆。未來更期望以台灣為基地,放眼全球為民眾帶來更便利美好的生活。
日期: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