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排、鹹酥雞、牛肉麵、珍珠奶茶是台灣人的最愛,卻也容易引起大腸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二○○六年以來,大腸癌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的第二名,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三名。行健醫療肝膽胃腸科醫師黃欣智表示,飲食西化及家族遺傳史,是造成大腸癌最主要的原因。
日期:2025-04-07
「我跟你說,我真的好感恩,四年前我有來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全身健康檢查!我真的覺得自己非常、非常幸運!」一見面,蕭彤雯就難掩感激之情。當時,她正是在那次健康檢查中,發現自己罹患肺腺癌。所幸發現得早,處於第零期,她立即接受左下肺楔狀切除手術,並在復健後恢復了健康。
日期:2025-04-07
好萊塢著名演員方基墨(Val Kilmer)病逝,享壽65歲。他的女兒梅賽德斯·基默 (Mercedes Kilmer) 證實是在週二(4/1)晚間離世,死因是肺炎,她說父親在2014年被診斷出患有喉癌,但後來已經康復。方基墨的IG最後發文是在一周前3/23,他發布一則畫作,寫著簽名落款後將掛上牆面,突如其來的肺炎,讓這篇發文成為他最後與粉絲間的互動。
日期:2025-04-02
感冒為何要多喝水 ? 這是給免疫系統最好的支援補給。事實上,感冒大多數時候都是靠自己好起來的,真正幫忙的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每當我們感冒,媽媽總會反覆叮嚀那句聽起來有點老派的建議:「多喝水!」乍聽之下像是習慣性的關心,但如果我們從分子醫學與免疫反應的角度理解水在體內扮演的角色,就會知道,這句話其實是一句高明的「免疫支援指令」。當您真的明白水是如何幫助身體打仗的,下一次感冒,不用媽媽提醒,您也會主動喝水,因為您知道:您不是在應付感冒,而是在支援自己的免疫系統。
日期:2025-03-24
編按:這本書是謝長廷派駐日本將近3千個日子中,把經歷的點點滴滴整理成冊。除了台日重大事件的幕後第一手記錄,謝長廷也記述在日生活與心得。提到日本人的養生觀,謝長廷指出,他們把「衰老」視為一種病,很多節目、新聞都在討論保健、抗老。而他每次參加活動,遇到一些現場民眾,很多已經超過80、90歲,相比之下他頓時覺得自己很年輕。謝長廷從日本的「9宮格便當」中,發現長壽的重要條件:少量多樣、少量慢食,還要注意進食時保持身心愉快。主食有魚、稻米、豆腐、味噌、蔬菜和海菜等,這些食物糖分低,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降低罹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駐日期間也改變謝長廷的飲食習慣,回到台灣後,他仍盡量維持這樣的飲食模式,不過調整成上午吃一份均衡的早餐,通常中午就不再進食,晚上再吃豐富且均衡的晚餐。
日期:2025-03-24
台灣人非常愛吃保健食品,每人平均一年花費逾八六○○元購買,追求身體健康。然而,關於保健食品的研究結果,卻總是正反兩極,一般人要怎麼吃,才能安心?
日期:2025-03-19
近年來,台積電一直被塑造為「護國神山」,如今因美國總統川普高度重視美國需有本土半導體產能,前往投資千億美元,許多人頓覺得「地動山搖」,擔心台積電是否遭佔便宜?更因先前篤信台灣安全基於護國神山,如今擔憂「川公移山」損失「矽盾」。這種兩極化的高度政治化討論,其實對國家戰略與長期產業發展並沒有幫助。
日期:2025-03-18
當大家聽到 「我們每天都在吞塑膠」 這件事,大家最想問的是「怎樣排掉這些塑膠微粒?」,有些人較悲觀「逃不掉啊!人類共業,無奈的現實」。
日期:2025-03-18
28歲自行創業的廖育斌,只懂得奮力加速前進,直到48歲時,公司遇上財務危機、健康也亮起紅燈,他才理解慢下來的必要,並讓大雪山中的一塊園地走進他的生命,逐漸療癒了他的身心。
日期:2025-03-12
許多人都有熬夜習慣,但往往覺得週末放假時再補眠就好,不過重症醫師黃軒卻直指熬夜「熬的不是夜,而是透支生命」,不但可能造成免疫系統崩潰、損害心血管健康、腦力下降、誘發癌症等問題,調查35歲以下猝死案例中,更有超過80%都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
日期: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