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郭智輝先前拋出正評估與菲律賓合作開發綠電,並透過海底電纜或電池船兩種方式,將電力輸送回台。對於在野黨質疑可行性與成本效益,經濟部日前提出「台菲電力合作評估報告」,並強調跨境綠能合作是國際趨勢,也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機會。對於此構想,郭智輝、經濟部與在野黨各有不同看法與解釋,一時讓人難以看清全貌。《今周刊》訪問中央大學永續與綠能科技研究學院院長許樹坤、海事工程促進會理事長曾國正等學者與產業專家,就鋪設台菲電力合作的海底電纜或電池船方案,多面向探討可行性、成本效益、路徑、未來效益。
日期:2025-03-24
2025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周二(3/18)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登場,「台灣虛擬電廠與發展趨勢與商機」論壇,邀請產官學研共同商討,如何從政策面、法規面,促進虛擬電廠發展。當國內「看天吃飯」的綠色能源占比愈來愈高,如何提升電網韌性,成為台電的重要課題。此時,不僅透過儲能系統、需量反應來應對,透過「虛擬電廠」的概念,更能善用分散電力資源,提高電網韌性。
日期:2025-03-19
今周刊今(19日)舉辦「ESG永續台灣第五屆國際高峰會」,其中上午場的「零碳雄心的實踐,科技、金融與城市協作」,邀請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加雲聯網總經理廖佑晟進行專題演講。林修銘從資本市場的角度,闡述 ESG 議題在全球及台灣的重要性。他指出,即便面臨國際政治局勢的變化,永續發展仍是不可逆的趨勢。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將視野聚焦於台灣的城鄉發展與地方經濟的活絡,陳美伶提出企業參與地方創生的多元途徑,包括採購地方創生團隊的特色產品、鼓勵員工參與體驗經濟與志工活動,以及建立長期的策略夥伴關係。加雲聯網總經理廖佑晟點明能源轉型的急迫性,並深入剖析面對間歇性再生能源,傳統電網所面臨的嚴峻挑戰。透過數位化、整合化與智慧化的新一代電網技術,以及創新的 iVPP 智慧虛擬電廠平台,能有效協助企業進行能源管理、綠電採購與儲能優化,不僅降低營運成本,更提升永續競爭力。
日期:2025-03-19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3-12
中國產能過剩在全球掀起的紅海殺戮海嘯,身為台灣石化業龍頭的台塑集團,處於風暴第一排,股價下跌反映獲利急凍,大盤5年漲58%,台塑四寶市值卻平均大跌近6成,總市值已跌破2009年金融海嘯的低點,創下15年來新低。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在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時,坦然談到這波空前的衝擊。王文淵直言,轉型是企業的必走之路,若沒有持續進步,整個集團向來引以為傲的優勢,最後也會被迎頭趕上甚至超越。原本轉型就是集團的現在進行式,風暴來襲則讓轉型腳步10倍速加快了。
日期:2025-02-26
(今周刊1471)中國產能過剩,加上減碳、禁塑、綠電趨勢等不利因素,讓台灣石化業正處於完美風暴中。其中,最具指標意義的台塑集團,更遭遇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戰。本刊獨家專訪總裁王文淵與四董,台塑集團如何靠轉型升級抵禦石化業最冷冬天,迎來新的春天?
日期:2025-02-26
WEA2025亞太國際風力發電展2月25日起一連三天在高雄展覽館隆重登場,該展為台灣唯一專注風電供應鏈的國際級B2B展會,匯聚中央與地方政府、風電龍頭、國際企業與產業領袖,共同探討風電市場的發展動能與商業趨勢、產業供應鏈升級與技術突破,打造最強風電產業交流平台。
日期:2025-02-25
全球暖化引發的氣候變遷,已成為21世紀最嚴峻的挑戰,多國政府與科學家積極投入低碳轉型,試圖尋找兼顧經濟與永續的能源方案。
日期: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