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共有19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4-03
投資理財

美國消費信心減弱,就業市場隱藏危機,郭恭克:降低槓桿操作,留意多空趨勢是否出現變化

川普上任後,以提高關稅政策威脅各國,除加深美國通膨疑慮,美股亦因政經政策不確定性因素干擾,2月、3月持續回檔,其中又以科技股回檔最深。2025年初以來,截至3月20日止,道瓊指數下跌1.39%,S&P500指數下跌3.72%,那斯達克指數下跌8.38%,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7.6%,顯示過去兩年漲幅較大的科技股,2025年初以來,回檔壓力較非電子股大。

日期:2025-03-24

投資理財

費半指數反彈偏弱,台積電、輝達卻領先創高,郭恭克:買高成長產業才能打敗大盤

自美國聯準會(Fed)於9月利率決策會議降息兩碼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最低下降至3.597%,創2023年6月後的最低點。但隨後公告的就業市場與服務業數據優於預期,顯示美國總體經濟硬著陸風險明顯降低,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於10月快速走揚,至10月23日走揚至4.2116%,公債市場近期空頭氣氛瀰漫。

日期:2024-10-23

投資理財

美國降息掩蓋不住房市疲弱,科技股再創新高有難度,郭恭克:可趁債券回檔調整資產配置

美國聯準會(Fed)台北時間9月19日清晨,利率決策會議後,決定調降聯邦基金利率兩碼,從5.25%至5.5%區間,調降至4.75%至5.0%,乃聯準會自2022年啟動升息循環,將聯邦基金利率從0%至0.25%,逐步調高到2023年7月的5.25%至5.5%區間,並將此利率水準維持至2024年9月後,首度轉向降息。

日期:2024-09-24

投資理財

材料-KY(4763)、福興(9924)、康那香(9919)...本益比小於10倍的3種股票,這檔「獲利猛到不行」有機會再衝高

台股上市股票平均是23.56倍,很多人開始尋找更便宜、更低本益比的股票,但本益比投資法也不是這麼無腦,只要低本益比就可以了,還要透過不同角度來評估低個股本益比的合理性。

日期:2024-09-03

投資理財

想換學區房,房價每坪要貼15萬!誰說「自住沒差」,買貴沒關係?達人點名3關鍵時刻:增值價差就是你的底氣

「自住沒差?」很多想要買房子的人,害怕現在是房價高檔的時候,猶豫遲遲不敢進場,擔心買了房子之後房價就開始下跌。這時會聽到有些人說,你買的是自住的房子,房價漲跌跟你無關,自住沒有差。買自住的房子真的沒差嗎?

日期:2024-08-22

投資理財

「限貸令」衝擊房市,房價為何仍易漲難跌?達人以美國房市為例,曝背後操作:賺到的都是建商

限貸令將衝擊房市? 房價要跌了嗎?根據報導,央行上周開始找國銀喝咖啡,原因是不想讓房市過熱,希望國銀把房貸業務的比例,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而在這之前就已傳出,國銀有放款愈來愈嚴格的狀況,主因就是台灣房貸的水位提升速度過快,新青安刺激了龐大買氣,如果房貸水位再快速拉高,勢必會對金融穩定造成負面影響。

日期:2024-08-21

投資理財

台股跌深反彈,把握機會逢高減碼,郭恭克:美國經濟持續走弱,「股轉債」防範衰退風險

美國7月重要經濟數據紛紛走低,加上物價數據持續趨緩,而美國總統大選選情競爭轉炙,共和黨候選人川普不時發表言論,引發美國科技業發展疑慮,重創上半年大漲的科技類股,那斯達克指數與費城半導體指數7月、8月連續兩個月自歷史最高點回檔。

日期:2024-08-08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504期︱5%的利率,沒啥不好的

市場投資人預期,美國聯準會2024年底將降息1碼,2025年則會降息4碼。很多財經專家都認為,降息對股市是好事,對債市會更好。總編可不這麼認為!

日期:2024-07-03

產業時事

服務業、就業、房市、車市都疲軟,美經濟出現下行危機,郭恭克:現階段最佳策略是「降低股票比重」

5月首周,美國能源資訊局(EIA)公布4月最後一周的商業原油庫存增加730萬桶,創2月以來最大單周增幅,北海布蘭特原油自4月最高點、每桶92.18美元,下跌至每桶82.77美元,加上中東戰爭出現以、哈談判曙光,加重國際原油價格跌勢。

日期:2024-05-07

產業時事

薪水是基本工資的3倍,仍負擔不起生活費…這群Z世代活在經濟最好的時代,為何日子還是苦哈哈?

生在就業市場強勁的時代,為何這群人老說「負擔不起生活」,經濟壓力讓「Z世代」幾乎喘不過氣。何謂「Z世代」?1990年代中後期(約1997-2009年間)出生的族群,被稱為Z世代(Gen Z),龐大的「財務焦慮」令他們感嘆生錯時代,認為老一輩的生活要容易得多;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這些15到27歲的年輕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日期: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