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週一在國會山莊圓形大廳,發表了他的第二次就職演說,承諾推動一場「常識革命」,並宣告「我們正處於一個令人振奮的國家成功新時代的起點」。在這場30分鐘的演說中,他提到了「變革的浪潮」將拯救美國,擺脫他所認為由前任總統拜登政策帶來的「衰退」。他預計在演說後簽署約200項行政命令、行動和公告。川普表示:「美國的黃金時代從現在開始。從今天起,我們的國家將再次繁榮昌盛,並重新贏得全世界的尊重。」
日期:2025-01-21
編按:川普拿下七個搖擺州中的賓州、北卡羅來納、喬治亞、威斯康辛州,選舉人票已達277張,篤定成為新任美國總統,重新奪回白宮。民主黨在這場選戰中,甚至連參議院、眾議院恐怕都會拱手讓給共和黨。這場選戰,看似是川普擊敗了賀錦麗。但紐約時報在選前曾經分析,如果共和黨不是推選訟案纏身、個人風評不佳的川普,民主黨、賀錦麗在這場選戰,恐怕會選得更艱辛。紐時點出,在一場選前民調中,僅有40%選民認同拜登表現,此外,在強硬防堵疫情、通膨飛漲,及移民激增、犯罪率提高等因素下,民主黨正喪失他們堅守20年的強大優勢,美國人民的「政黨認同」。紐約時報點出關鍵,選前各方民調都顯示,這是自2004年以來,共和黨的政黨認同度首次超越民主黨。這恐怕也代表自由主義的抬頭走到盡頭。
日期:2024-11-06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2輪投票,左翼政黨聯盟跌破眾人眼鏡成為最大贏家,意外躍居國會第一大黨,總統馬克宏領導的中間聯盟緊追在後。投票前勝券在握的極右派國民聯盟反落為第三,雖未能成為國會最大黨,但也拿下史上最多席次。
日期:2024-07-09
五年一任的歐洲議會選舉,今年無疑是衝突性最高的一次,勢必改變歐洲既有的政治路線,甚至可能重新定義「移民」、「綠色新政」等歐洲視為驕傲與進步的核心價值,歐洲正在巨變的轉折點上。
日期:2024-06-05
提供對抗氣候異常與減少碳排的解方,持續在研發下功夫,是正瀚成立十年來每年都賺錢、平均毛利超過八成的關鍵。
日期:2023-12-13
在「綠色新政」的鼓吹者當中,有一位對「經濟成長」的部分寄予厚望的人,那就是擔任經濟新聞記者的佛里曼。他將這個希望稱為「綠色革命」,並且這樣說:「我們必須把綠色革命視為一種商機。對我們來說,那是能讓美國重生的、最重要的機會」。長久以來佛里曼一向主張,蘇聯解體後的全球化與通訊技術的發展,讓世界「扁平化」,把所有的人都串聯在一起。如果我們為這扁平的世界加上「綠色革命」,那它將成為真正能永續的世界。從佛里曼的發言可以看出,氣候凱因斯主義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希望」—如果我們把握氣候變遷帶來的機會,說不定能持續經濟成長,更勝於從前任何時代。換個方式說,仰賴氣候凱因斯主義的「綠色經濟成長」,正是資本主義持續「如常運轉」的「最後堡壘」。
日期:2023-06-09
戰爭尚未結束,烏克蘭重建計畫已經如火如荼展開,歐盟與英美日等國將在單一平台並遵循共同的價值,以透明法治的架構打造嶄新的烏克蘭。
日期:2023-05-24
編按:美國聯準會(Fed)近日再宣布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也是連續第4度升息3碼,使聯邦資金利率區間來到3.75至4%。 2008年金融海嘯和COVID-19大流行期間,全球政府為了救經濟,紛紛「大撒幣」;現在為了經濟過熱和一去不復返的物價指數,由美國的中央銀行──聯準會帶頭搶救,不斷調高利率(升息)。從金融危機的刺激景氣政策,到通膨升溫下的全球升息潮,央行的所作所為讓民眾不解,直呼吃不消,甚至對未來茫然、恐懼。這其實是因為民眾對於「金錢」與「聯準會(央行)」的理解不夠。為什麼央行「升升不息」?說是為了救經濟,央行究竟在做什麼!
日期:2022-11-09
第二十七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本週召開,台灣雖非締約國,但據國際能源總署統計,台灣人均碳排量為全球第十九名,仍須跟上國際減碳腳步,才能鞏固氣候外交、產業競爭力。
日期:2022-11-09
今年3月,政府多個部會一同對外宣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將在2030年前編列高達9000億元的預算執行八大計劃,這也代表台灣在淨零碳排的項目上,正式與國際接軌。除了台灣持續在淨零碳排上持續努力外,如歐盟《綠色新政》透過包括2030年農藥減量50%、肥料減量20%、減少50%肥料流失為目標,透過各種規範,同樣也瞄準2050淨零碳排的全球目標。由此可見,除了傳統排碳大戶的工業、科技業外,特別是自身具有光合作用固碳力的農業,更是協助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日期: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