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最東行政區新北市貢寮區,有位「不是中醫而是西醫」的衛生所主任「林中一」在這裡服務。日本成長的他,來台灣完成台大學業後,並未選擇回日本陪伴家人,或是到台北的大醫院發展,而是在2004年龍門核電廠(核四)開工時,選擇來到貢寮服務。在這個人口老化、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偏鄉,林中一坦言當年來台灣讀書、工作時,並未感受到所謂的「台灣人情味」,是一直到他至貢寮服務後,才真正感受到,也因此被這種互相回饋的人情味「黏」在這裡,至今服務已19年餘。作為外科醫師,在偏鄉服務,相對在市區大醫院發展,起步薪水就少了一半,但林中一認為,他在服務過程中,感受到社區中人與人的連結、互動的力量,這樣的感受都是無價的,也讓他感受在這做的是「快樂的醫療」,而非「看時間到就下班的醫療」。
日期:2024-08-16
(今周刊1434)慢性病成健保「燒錢王」,高齡化社會更使情況加劇,如何強化分級醫療,在第一線提早注意到慢性病危險因子,延緩病程至關重要。健保署預計推動「大家醫計畫」,由診所家醫醫師把關,讓全民更健康並為健保續命。
日期:2024-06-12
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涉嫌挪用公款,自2007年起以「醫學院學生臨床技術學習相關活動」等名義,向輔大校產申請借款400萬元,再給非校方附屬機構輔大診所使用,檢方偵結,依背信罪起訴江漢聲。全案新北地院今(31日)審結,法官依背信罪嫌判處江漢聲10月徒刑。
日期:2024-01-31
進入2024大選最後衝刺階段,中選會網站公告本次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的選舉公報,提供選民查閱候選人資料、政見等資訊;過往選舉公報經常出現候選人提出奇葩政見,吸引選民注意,這次也不例外。像是台北市第6選區、登記5號的朱翊銘政見主張「火鍋不可加芋頭,咖哩飯不得拌」、基隆市登記2號的黃傑陽喊出「刑罰太輕,增加罰寫制度(罰寫道德經)」;現職為清潔員、登記彰化縣1選區的蘇群傑,則是繳了20萬保證金,在選舉公報上公開求婚。
日期:2024-01-04
醫療進步加上集中式醫療,帶來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等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議題。1950年代美國發生金黃葡萄球菌院內感染全國性疫情,開始重視醫院的感染管制;1970年代全美研究證實院內感染監視及回饋可以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台灣在前輩的呼籲及播種,歷經1984年某醫院發生新生兒沙門氏菌腸炎群聚感染事件,衛生署開始推行院內感染管制計劃,並培訓流行病學及傳染病防治人員。自此,在政府、學界與醫界合作,台灣的醫院感染管制迅速發展。
日期:2023-12-19
台灣面臨高齡化、少子化的挑戰,醫療體系也有缺工問題,為了協助醫療體系因應挑戰、增強韌性,智齡科技與微軟合作,協助台灣醫療體系運用數位科技強化服務品質、降低醫護人員在行政事務上的負擔,透過與地區醫院協力合作,把醫護人力留在有價值與溫度的工作上,讓高齡照護體系更加完善。「雲端科技可以解決醫院缺工的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低成本、高回饋的解決方案,符合所有醫院需求。」智齡科技執行長康仕仲說,雖然這樣的解決方案研發時間長,但是未來不僅可以協助醫院解決現有問題、提升效率,甚至可以輸出到全球市場變成商機。
日期:2023-10-19
全國新冠肺炎中重症病患已突破五千人,為保存大醫院醫療量能,雙北醫師公會號召基層診所醫師,扛起社區醫療重擔,在疫情肆虐下成為民眾眼中的安定力量。
日期:2022-06-01
昨天(5/12)是國際護師節,長庚護理之家的護理督導邱綉玲,自護專畢業後即投入護理工作,職涯迄今已逾32年,奉獻於長期照護領域已7年多,帶領護理之家獲得醫策會醫療品質系統類「卓越社區機構」獎、國家醫療品質獎主題類「社區醫療照護金獎」、生策會SNQ長照類國家品質標章、衛生福利部「開發特殊照護創新服務」等獎項,今年更榮獲「台灣傑出護理人員獎-服務奉獻獎」的殊榮。
日期:2022-05-1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1,51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1,353例本土個案及164例境外移入(11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因應疫情持續升溫,基隆市今天確診數來到504例,基隆市長林右昌宣布,基隆市立公私立國中小學生自5/3起實施實體與遠距融合上課,5/2為教學演練,學生上課不到校,5/3起教師於原班級同步直播,學生可選擇在家遠距或在校實體上課。他表示,「實體與遠距融合上課」模式是授課教師,將在原班教室同步直播課程,運用相關線上學習資源,以雙模式教學,確保每一位孩子在疫情中都能持續學習。而戶外或操作性課程部分,因屬團體互動、動作體驗及器材操作等,將以提供非同步學習任務為主。另外,行政院上午舉行院會,衛福部於簡報中指出,根據推估,5/5新增確診最高恐達3.7萬例,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即將與輝瑞BNT簽約訂購400萬劑疫苗,其中包括兒童疫苗220萬劑,最快 5月到貨。
日期:2022-04-28
國內連日確診數飆增,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首度表態「清零不可能」,未來將走向與病毒共存。國內感染相關3大醫學會、學會及中央官員、國內感染科專家等,昨晚召開不公開論壇,除了就長者疫苗接種、維護醫療量能等面向討論以外,據了解,醫界也被提醒避免使用「清零」、「與病毒共存」等詞,憂若出現重症或死亡,民眾恐產生誤解、恐懼或不信任。
日期: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