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週三(3/19)舉行「ESG永續台灣 第五屆國際高峰會」,發行人梁永煌分享,《今周刊》持續透過報導及日常運作落實永續,包括舉辦「還海行動」、「自綠生活節」等活動,以響應聯合國減碳行動「ACT NOW」,讓每個人的一小步,都能成為台灣永續一大步。經濟部主秘莊銘池強調,經濟部持續透過以大帶小等方式,助企業落實淨零,畢竟淨零對企業來說不但是加分題,更是決定能否進入供應鏈、取得訂單以維持生存的基本資格「必考題」。他說,將透過「產創條例」投抵、今年更提供116億元設備汰換補助,助產業共同邁向淨零。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則是分享,行政部門積極推動三項措施淨零碳排。第一,科技賦能,發揮台灣科技與硬體優勢;第二,資金支持,預估在2030年以前,綠色籌融資金額估將達新台幣5兆元,支持產業發展。第三,碳定價,讓碳費作為最有效減碳工具,估至2030年前,可減碳37百萬公噸CO2e,約當2005年排放量的14%。
日期:2025-03-19
今周刊編按:台股周五(1/17)終場收漲122點,以23148點作收。而鋼鐵股的春天是否來了?龍頭中鋼(2002)跳空開高,盤中挑戰收復月線,漲幅逾2%,終場上漲0.65元,收在19.55元,漲幅為3.44%,其成交量也擠進前10大。從中鋼1/13盤中最低17.85元至周五盤中最高19.75來算,短短3天已經反彈超過10.6%,讓不少人問:中鋼破底翻真的確定了嗎?對於中鋼的營運困境,董事長黃建智發內部信表示,鋼鐵業雖和中華隊一樣面對不被看好的逆風,但要相信自己、凝聚彼此、蓄勢待發,更應借鏡中華隊「快速、大膽、彈性」的特色,一步一步走好,鎖定目標提升中鋼營運績效。
日期:2025-01-19
2024年8月底,環境部發布「碳費收費辦法」及「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並公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完成碳費制度三項配套子法,宣告碳費制度上路,我國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在政策利多加持下,國內企業將更重視碳排放,投資人可布局聚焦高股息、低碳選股因子的ETF,掌握低碳商機。
日期:2024-12-26
全球最具指標意義及最具公信力的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DJSI)評選結果在台北時間16日出爐,元大金控連續6年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與「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雙榜;從全球600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在與主辦方標普全球(S&P Global Inc.)和瑞銀集團(UBS)並列的標普全球企業永續評比(S&P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CSA)綜合金融服務類中,三度勇奪全球第一。
日期:2024-12-17
104人力銀行周四(12/12)公布「2025景氣展望大調查」,訪查超過1,325位企業用人主管或人資,發現有近半數受訪者,認為「明年景氣和今年大致持平」,有約27%的受訪者認為,明年景氣恐怕比今年差,原因是通膨仍壓抑市場需求。隨著AI相關應用落地,明年度各企業更加看好AI產業發展,不只理工科系如工程師、研發職缺開出。為了推廣AI至中小企業,也能看到非理工科系的業務類、銷售類職缺開出,若加上獎金,年薪可望上看150萬!
日期:2024-12-12
十一月的巴庫(亞塞拜然首都),寒風凜冽,卻澆不熄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熱情。今年金融COP(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主題大受矚目,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親自領銜,是台灣長期投入永續議題的金控代表,對金融永續有深刻體悟。
日期:2024-11-27
全球年度金融財經盛事「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World Investor Week),於10月7日至9日假台北政大公企中心舉辦為期三天國際性聯合論壇,並以【科技及數位金融、加密資產與永續金融】為本屆核心主題,剖析其如何徹底顛覆傳統金融格局,為投資者帶來更加透明和民主化的投資環境。此次論壇由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攜手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台灣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台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台灣期貨交易所以及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等9大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金融組織聯合主辦。
日期:2024-11-08
環境部長彭啓明認為,就部分國家行之有年的純粹徵收碳費或碳稅來說,他認為更適合台灣國情、更有助促進台灣走向減碳目標的作法,是建立碳交易的制度。至於政府將推動的碳排放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碳交易),鋼鐵業或石化業等受到影響較大的傳產業來說,這項制度並非只是要收碳稅,更是要鼓勵排碳大戶的減碳作為。彭啓明也提到,已經有141家上市櫃公司在其發布的ESG報告中,承諾要減少碳排,因此他有信心在台灣有機會推動建立碳交易制度及市場。
日期:2024-10-28
今年4月電價曾全面調漲,但台電2024年前7月合計虧損已達529億元,累積虧損4,348億元。政院補貼之千億活水仍未明的狀況,台電預料將提出工業電價漲14%的方案。攸關民眾生活的民生電價,能否凍漲呢?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於本周三(10/2)登場,展覽匯聚480家企業、1,625個攤位,規模較去年成長30%。展覽將聚焦創能、儲能、節能三大核心領域,完整串聯再生能源供應鏈。1、電價審議會登場 民生電費能凍漲?2、2024能源週登場 各界聚焦年底碳費上路3、新任日相石破茂上任 亞洲版北約能成真?
日期:2024-09-30
在台灣的永續發展史上,台達電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早在2007年就成立永續委員會並積極推動各項節能減碳措施,締造多項領先其他企業的永續紀錄,例如,台灣廠區綠電比例高達80%、內部碳費徵收超過1億美元,占年營收1%、發行全台灣第一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永續報告書)及連續16年參與聯合國氣候峰會。
日期: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