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與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以下簡稱原文會)共同製作的影視鉅作《百年原殤》,今(2)日在CORNER MAX 大角落多功能展演館舉行記者會與全片首映會,現場完整呈現三大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Cepo'戰役」、「太魯閣族抗日戰役」及「大豹社抗日戰爭」的紀錄片與劇情短片。開場透過阿美族、太魯閣族及泰雅族的族語禱詞下,將這部歷時三年淬鍊的文化鉅作獻給祖靈與這片土地。而隨後的首映會則號召了對這幾段歷史還有原住民族文化感到興趣的各方先進前來參與,掌聲在影片全數放映後瞬間響徹整個首映會。
日期:2025-04-02
距離上一回較為嚴重的花蓮地震已經一年多,去年因為顧慮災情而裹足不前、沒有到花東旅遊的遊客,趁著春天還不算炎熱的天氣,可以開始安排重新探索花蓮的小旅行。想了解後山在地的純樸風情,可以從小範圍的村落之旅做為起點,位於壽豐鄉中央的「壽豐共和村」,因為在地業者的串連、推廣,近來也成為旅遊花蓮的一個亮點。
日期:2025-04-02
臺東縣政府出版刊物《看見臺東》今年邁入第362期,本期全面改版,從原本的報刊形式升級為雜誌型態,以多元主題及細緻設計,引領讀者深入探索臺東的人文風情與生活故事。
日期:2025-04-02
大阪世博「PASONA NATUREVERSE」展館中,澤芳樹團隊開發的兩公分「iPS心臟」模型是一大亮點。此外,「iPS心肌層片」療法已完成臨床試驗,有望成為全球首個iPS細胞衍生醫療產品,造福心臟病患者。
日期:2025-04-01
宏碁共同創辦人邰中和已七十四歲,但仍持續創業、把矽谷技術帶回來,希望在台建立AI軟體生態圈。這延續近五十年的使命感,讓他不斷站上科技革新巨浪,希望世界看見台灣產業有比肩國際的實力。
日期:2025-04-01
過去一年,政黨惡鬥、行政與立法衝突升溫,讓國政陷入空轉。要打破政治僵局,扭轉惡劣局勢,除了推動罷免案,台灣社會還有更好的選擇。
日期:2025-04-01
(今周刊1476)1970年的世博,為大阪帶來超過6000萬人潮,以及對未來社會的樂觀希望,2025年夜晚的夢洲閃爍著耀眼光芒,時隔55年,大阪在人工荒島上打造新的世博會,以「閃耀的生命」主題,展示未來生活的各種樣貌,能否再次受到舉世矚目,重現70年代榮光?
日期:2025-04-01
今周刊編按:你聽過吉卜力風格嗎?最近OpenAI推出最新Chatgpt 4o模型,圖片生成功能讓網路上討論熱度破表,這次Chatgpt 4o升級亮點之一,就是能創作風格漫畫、吉卜力風格照片,Q版角色運用更靈活,甚至能生成LINE貼圖。不少ChatGPT用戶透過「吉卜力風格指令」,像是「將照片轉成吉卜力風格」或是「生成吉卜力風格的圖片」,短短不到兩分鐘就能生成一張像是宮崎駿大師作品般的照片。原本使用ChatGPT免費版能生成照片,但品質沒有付費版要來的細緻,但由於過於熱烈因此開始設限,現在僅付費版能夠無限量供應,目前免費版被限制一天僅能生成2-3張照片。此外,根據《瘋先生》網站提到,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我無法根據這張圖片生成吉卜力風格的版本,因為這個請求違反了我們的內容政策」,可以增加更多具體描述,像是人物數量、背景環境、服裝特色等等,通常這樣做之後,ChatGPT就會順利幫生成圖片。另外,想要製作專屬LINE貼圖,只要四個步驟包括:1、準備圖片素材,開啟 ChatGPT 4o網頁版,2、輸入:「請根據這張照片製作Q版LINE貼圖,每張加入想要的字眼例如早安,3、等待1-2分鐘自動生成圖片,最後則是將貼圖去背和尺寸調整為寬370px × 高320px,上傳LINE Store,即完成。不過這波「吉卜力化」圖像風潮,卻與吉卜力工作室創辦人、導演宮崎駿一貫的創作理念,似乎存在明顯落差。早在2016年,宮崎駿便在《NHK》紀錄片《無止盡的人:宮崎駿》中,觀賞了一段由AI生成的動畫展示。畫面中,一名扭曲的殭屍角色以頭部在地板上拖行前進,讓他當場表現出強烈的不適與反感。當時宮崎駿便曾直言:「我強烈覺得,這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儘管吉卜力目前尚未採取任何法律行動,但隨著AI圖像技術不斷進化、擬真度持續提高,相關爭議恐怕只會愈演愈烈。不過由於全球使用率破表,Open Ai創辦人奧特曼在X發文「請大家先冷靜下來,暫時先不要生成圖片了,現在情況太瘋狂,我們團隊需要睡覺。(can yall please chill on generating images this is insane our team needs sleep)」。目前吉卜力風格圖片,有時系統無法完成這個請求,可能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使用圖像轉換功能,ChatGPT系統已有速率限制。
日期:2025-04-01
對於要不要獨自吃午餐這件事情,一直眾說紛紜。領英(LinkedIn)社群媒體及活動專員伊什.維杜斯科(Ish Verduzco)曾經說:「獨自用餐並不是休息,而是孤立。」他的做法是每週與2個新認識的人共進午餐。他認為這樣既有助於建立關係,也能擴展自己的知識格局。很多公司為了增進團隊成員彼此間的信任和瞭解,會在特定時間舉辦午餐會。還有一些企業會專門設計「與老闆共進午餐」這類特殊表彰。當然,這些特別安排的午餐大多較為隨意,目的是讓大家輕鬆、愉快地聚在一起,分享工作心得和生活趣事。
日期:2025-03-31
近年來,台灣老街紛紛吹起「新生」風潮,不同的在地團體依照地方各自特色,設計迎合當地卻融入新創的改造計畫,不僅期待與地方共好,更舉辦活動,邀請外來客入鄉作客,一起感受獨特的地方風情。由台灣好基金會發起的「2025春潮集」,於3/29、3/30舉行,以屏東潮州百年老街建基路為起點,邀請藝術家林舜龍、鞍掛純一,以及600位潮州學子鄉親,以「春神來了!百花開」為題,為老街帶入春天的氣息。
日期: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