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電腦品牌大廠華碩(2357)在3/11公布去年第4季財報,驚見提列53.5億元呆帳,導致單季稅後純益降至16.38億元,股價大跳水、最低曾摜破600元關卡、見到595元。不過在半個月後傳來好消息,華碩表示客戶已在周一(3/24)支付該筆款,帶動週三(3/26)股價開高一度來到662元、站回月線之上,較前一天收盤的631元大漲近5%,從3/12低點595元至今,反彈超過1成、股價已經重返利空出爐前的價位。華碩指出,已接獲印度通路商通知,客戶積欠貨款已於3/24支付,至於何時認列,仍待通路商款項匯入後,依相關規定辦理。由於3/12當天有2萬張成交,不少股民在社群平台詢問,要怎麼解讀股價後市,「打呆和還清也太接近」、「呆帳收回就漲一根啊」、「所以當初只有跌一天又回到600元」!觀察外資近期賣超狀況,從3/5起即一路賣超15天,賣超張數高達1.7萬張,華碩這筆帳何時認列還未決定,再來股價是否能再戰715元歷史高點,也需要觀察外資動向。
日期:2025-03-26
(今周刊1473)央行持續緊盯銀行不動產放款,建商恐將面臨不小的財務成本壓力;從三個財報數字,觀察上市櫃建商的財務狀況,房市轉冷之際,將考驗經營階層資金調度的能力。
日期:2025-03-12
台股從去年8月至今均處於區間盤整,在方向不明確的走勢下,投資人往往易受消息干擾、進退失據。《今周刊》精選三本投資好書,涵蓋基本面、財務面以及交易心理等面向,希望幫助投資人調整腳步,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
日期:2025-02-26
昕奇雲端不同於其他做代理服務的雲端公司,它提供超出雲端服務的「福利」,客戶逾九成是新創,靠著協助新創客戶業績成長,帶動雲端用量成長、收入增加,開創出獨特的商業模式。
日期:2025-02-19
台積電37年來首度赴美開董事會,會中核准配發2024年第四季為每股現金股息4.5元,與前一次持平,除息交易落在6月12日。另外,董事會也核准2024年員工業績奬金與酬勞(分紅)約1405億9256萬元,其中員工業績奬金約702億9,628萬元已於每季季後發放,而酬勞(分紅)約702億9628萬元,將於今年7月發放。
日期:2025-02-12
台積電周一(2/10)首度證實,因為1月21日發生的地震,相關損失約53億元,加上上周五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拋出關稅議題,以及本周台積電即將在首度在美國舉行董事會,種種不確定因素讓台積電股價於周一走跌20元、跌幅1.78%,來到1105元,投資人到底該不該逢低買進?
日期:2025-02-10
是交通工具也是藝術品的法拉利,汽車銷量只占全球交車數的0.001%,市值卻能名列全球前五大車廠。其大膽聘任科技業人士,端出亮眼的營運表現與品牌轉型成績,成為企業經營突破的典範。
日期:2025-01-22
大樹(6469)股價持續走弱,跟最高點相比跌幅已超過6成,不考慮期間配股配息,單看股價的話,已經跌回2021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爆發的位置,如果你是選擇長期投資這家公司的人,獲利已經大幅縮水。
日期:2025-01-06
億光(2393)昨日(2024年12月26日)召開法說,我們最關注的是,億光這幾年以來的毛利率提升是否具有持續性?未來的成長動能在哪裡?我們針對這個議題進行探討。
日期:2024-12-27
廣達(2382)股價屢屢創高,2023年至今,盤據十大權值股也超過一年以上,目前更站穩第五大的位置。當台股持續創高,廣達自然也能受惠資金護盤的效應,維持在高檔,而每一季新出爐的輝達財報越來越強,這也直接投射在廣達伺服器接單的獲利上。以2025年展望來說,只要輝達不要轉弱,廣達獲利跟著創高就是妥妥當當,再加上集團本業還有代工電子產品及筆電,這也蕭條了好一陣子了,如果接下來獲利重返成長軌跡也是可預期。
日期: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