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7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11-23
產業時事

長度要14cm以上,厚度不能低於27mm,一手至少有4根,挑剔的德國人為何這麼愛吃香蕉?

先前在歐洲德語區旅行,一進超市最先入眼的是香蕉,根據統計數據,2023年德國每人每年消耗香蕉約11公斤,相較2006年的10.1公斤高10%,至2023年德國人口為8470萬人。

日期:2024-09-18

產業時事

2030年前核三都無法發電,不只吳東亮發聲、童子賢:我非擁核派,安穩營運40年退了可惜

工商協進會周五(7/12)召開會員大會,並邀請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以「產業發展與世界局勢」為題進行專講。近期,核三廠1號機即將在月底停機,時常「挺核」的童子賢,同時出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會如何和同時出席的閣揆卓榮泰互動,受到關注。卓榮泰說明,各國都在發展新核能,對於新能源抱持任何可能。只是,預計7月27日停機的核三廠1號機勢在必行。他強調,即便核管法修法完成,核電廠仍需要經過安檢才能研議,換句話說,2030年前核三廠都無法發電。童子賢也解釋,他並非「擁核派」,近期言論僅是針對安穩營運40年的核電廠,如今即將退役「感到可惜」。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也表示,能源策略和方向尚未整體研究前,核電廠停機有點可惜。

日期:2024-07-15

產業時事

從大航海時代發跡到先進半導體重鎮 百年大商幫、南瀛第一世家獨家口述風雲史 台南400年蛻變記

(今周刊1430)環泥1962年在路竹廠蓋了第一座水泥窯,但因為90年代台灣西部禁止採礦的政策,這裡已經不再做水泥業了。環泥掌門的侯博義一家卻在這塊土地上,蓋起了「利永環球」無塵室及石膏板產線,至於起家厝所在的台南民權路,「是我們心靈的錨」,侯博義父子說,「利」就是祖師爺侯雨利的「利」,「永」則是侯博義父親侯永都的「永」。嶄新的事業、念舊的名字和土地,濃縮了台南幫侯家對「台南」、對「傳統」,以及對「未來」的願景,直到現在,他們都以台南這塊發跡之土為榮。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築造熱蘭遮城,台南「建城」,走過4百年的悠長歲月。1624年,台南接上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史,讓原本就承載數千年原住民歷史的土地,混入了更多血脈。再經歷清領、日治,直到今日,上世紀原本是一片甘蔗田的南科台南園區,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重鎮,與老城區充滿層次肌理的宮廟、巷弄相輝映。不只侯家,被稱為「南瀛第一世家」的劉家,出身台南的醫師作家陳耀昌、也是世家子弟的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每個人都依戀著這塊土地,更從這裡獲得了值得珍視的精神。

日期:2024-05-15

產業時事

台灣困局》農地篩選、廠商遴選、監督除役不明確 「低地力」圈地種電 綠能發展區爭議難解

為衝刺光電目標,經濟部「綠能發展區」政策,將從「低地力」土地篩選出光電專區,鬆綁農地種電限制。但劃設原則、區位範圍、參與機制仍不明,就準備倉促上路,引發國內超過八十位學者連署反彈。

日期:2023-08-16

職場生活

獨自穿梭山頭,從晨跑認識竹北面貌!謝金河曝眼前所見:馬路成分界線、稻田與高樓成對比

又見梨頭山!這趟參訪行程,我們從高雄路竹科學園區的川湖,再到斗六科技園區的南俊,看了兩家導軌廠,我們又住進竹北的喜來登。每次參訪行程,我們入住喜來登的頻率不小,飯店的外國人愈來愈多,我問了飯店經營,她說外國客人比重約35%,比率正在提升中。

日期:2023-08-16

職場生活

永續旅遊 涼夏宜蘭

消暑的島內旅行,從宜蘭出發,在求新求變的旅遊景點和旅行模式中,老牌農場和漁夫餐廳不急著譁眾取寵,而是從好幾年前就以保護自然環境為初衷,帶遊客體驗文化、支持地方經濟,吻合近年世界提倡的「永續旅遊」話題,接軌國際。

日期:2023-08-02

產業時事

科技農工 減碳增值

農業作為人類食物來源,也是人與自然間的重要紐帶,位居淨零排放要角。結合工業與高科技所帶動的農業低碳循環模式,透過更完善的農業減碳行動,在生產、享受美好食物的同時,也為地球的永續貢獻一份心力。

日期:2023-06-20

投資理財

「盼了3、40年重劃,本以為有生之年等不到了」2張圖對比:塭仔圳如何在侯友宜大刀闊斧下贏來新生?

侯友宜施政計畫最核心的目標,是要在十年內翻轉新北市,具體計畫包括縮短城鄉差距、改變市容、開創經濟活源等,而整理土地資源、興建便捷的交通網,更是必須隨即著手進行的基礎建設。首當其衝面臨整頓的土地資源,除了五股垃圾山,還有同樣聚集非法鐵皮工廠的塭仔圳。

日期:2023-06-11

產業時事

專訪/老家遭逢口蹄疫情、被迫棄豬賣地還債…從農青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見證拔針:是早注定的因緣

出身屏東萬丹農家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年輕時經歷家裡遭1997年口蹄疫情衝擊,得棄豬賣地還債的窘迫,他也是個曾參與1988年520農民運動的青年、農經學者,到最後進入體制擔任農委會官員,在主委任內見證台灣口蹄疫拔針成為非疫區,他感慨這段經歷是「早已經注定好的因緣」。回想當年520農民運動,陳吉仲親眼目睹戴著斗笠的農民及參與者,以及總統府後面滿滿的鎮暴警察,還有警方以高壓水柱鎮壓及逮補的場景,讓當年還是大三學生的陳吉仲,也擔心地連夜搭乘中興號巴士回屏東避風頭,這些經歷至今他仍歷歷在目。

日期: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