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11-22
產業時事

跨域創新 韌性未來

面對內外在環境挑戰,工研院第十二屆院士,匯聚智慧之光,帶領產業跨域突破,迎向創新及美好的韌性未來。

日期:2023-10-20

職場生活

10大癌症殺手》為何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貧血也是腸癌前兆!名醫提醒:3大症狀是警訊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日期:2023-06-28

職場生活

生有2子卻罹肺癌4期,妻子盼他看到小孩長大!名醫嘆沒做1件事:他恐半年內離世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日期:2023-06-19

職場生活

原來不是胃食道逆流!58歲建築工人發現早期食道癌「喝酒會臉紅,朋友還以為是他酒量很好」

案例/王文倫醫師,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病例:58歲的李先生是建築工人,平常香菸不離手,檳榔不離口,每天工作結束後都要喝半瓶高粱酒才能入睡。朋友注意到他喝酒時都會臉紅,還以為是他酒量很好。三個月前李先生開始覺得喉嚨總是像有東西卡卡的,咳不出來,朋友認為他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好心拿了胃藥給他吃。然而,李先生的的喉嚨異物感持續存在了兩個多月,甚至偶爾會咳出血絲,在太太的勸說下他才至耳鼻喉科就診。

日期:2023-04-03

職場生活

化療吃藥吃到肝壞了…她胃癌4期花逾200萬,為省錢將做人體實驗…胃癌早期難察覺,8症狀要小心

藝人唐玲2019年被診斷出罹患胃癌,她積極抗癌,經過8次化療原本情況良好,沒想到去年竟發現癌細胞轉移,已是第4期,她周五(2/3)接受訪問時透露,因為長期接受癌症治療,吃藥吃到肝功能都已經受損。她並表示,醫療費用超過2百萬,元宵節過後要去台大醫院接受人體實驗,「可以省一些醫藥費」。醫師表示,早期胃癌因為腫瘤還小,症狀常常不明顯,一直到腫瘤愈長愈大,才會開始出現這些不適,或因腫瘤出血而有黑色大便,以及食慾減退及體重下降等症狀,建議養成定期健康檢查,或有一些良性疾病,例如胃部發炎或胃潰瘍等表現時,應該尋求胃腸相關專科醫師釐清病因。

日期:2023-02-05

職場生活

發現胃癌,一周就走了…今周刊發行人:正面看待癌症,擁有10倍存活率

近期俄羅斯總理普丁驚傳罹癌,在台灣也有無家族病史、非高風險族群的36歲藝人朱芯儀確診乳癌;同樣罹患癌症,前副總統陳建仁、廣達電腦創辦人林百里、台北市長柯文哲夫人陳佩琪等知名人士,皆曾罹肺腺癌治療康復;但劇場鬼才李國修、秀場天王豬哥亮等知名人士,則因不敵大腸癌逝世。造成癌症的原因是什麼?其中,又是什麼關鍵的「救命稻草」能預防憾事發生?

日期:2022-05-06

職場生活

癌友請注意!別讓Google 成為醫生的最大「敵人」

許多醫師不約而同表示,通常知識水平愈高的人愈是依賴Google的資訊,卻又常選擇負向那一面,難免變成收集愈多網路資訊愈是悲觀。這樣的患者只要一進到門診,厭世的氣場是任何人都感受得到的。

日期:2022-03-04

職場生活

癌症不再是絕症!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

從研究數據即可洞悉一二。國人十大癌症早期五年存活率達八成以上,若是末期,存活率大幅下降。其中,乳癌、肺癌和子宮體癌症,第一期早期發現,五年存活率都在九五%以上,甚至百分百可消除阻斷。

日期:2022-03-04

職場生活

「大仁哥」的真實故事,早期篩檢爭取治療先機

「癌症,對於現代人來說,可以說是『慢性病』,如果早期發現,控制得宜,即使罹患癌症也能度過相對健康的餘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林肇堂

日期:2022-03-04

職場生活

台灣發生率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掌握「這三點」即可早期發現

有家族史且有基因突變者,二十歲時就要注意,可能衍生出不同的癌症。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糞便篩檢相對經濟實惠。貧血也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症的病徵之一,勿掉以輕心。

日期:20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