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於台灣時間週五(3/28)下午2時許發生強震,泰國氣象局稍早將地震上修至芮氏規模8.2,且震源深度僅10公里,周邊國家傳出多起房屋倒塌事件,台灣人最愛去的泰國,也傳出興建中的高樓瞬間倒塌的恐怖場景。倒塌的30層樓高泰國國家審計公署大樓,位於泰國曼谷知名觀光景點恰圖恰市集,造價約21億台幣,尷尬的是,社群搜出這間大樓由中國中鐵子公司中鐵十局承建。在發生強震倒塌後,原本在中國中鐵社群的封頂慶祝文,被緊急撤下,但還是被眼尖網友發現。
日期:2025-03-28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本會期缺席立法院重要協商,前往香港引發爭議,結果卻被外交部長林佳龍指出,同團赴香港的團員在香港被抓,至今仍被中共關押。「如果傅崐萁真的代表中央政府,怎麼保護不了跟他同團的人?」對此,傅崐萁直到6日晚間才在媒體群組回應,他只是自費前往香港協助觀光行銷,他從未說過有組團到香港參展,至於遭香港政府扣押的單一團員25年前在香港曾經發生甚麼案件,沒有任何人知曉。請民進黨不要再用網軍側翼扭曲事實製造謠言。綠營則反諷傅崐萁,身為民意代表,對同團的花蓮鄉親見死不救,也不協助,還敢在香港自稱代表台灣中央政府。陸委會主委邱垂正6日受訪指出,台灣各界都非常關注此案,希望香港的有關部門能夠在完成相關的法定程序,儘速對外說明案情,同時也保障這位國人的司法人權,避免再度傷害台港的民間交流。陸委會、駐港同仁會持續關切,並提供必要的協助
日期:2025-03-06
行政院認定立法院通過的年度總預算窒礙難行,2月27提出覆議案。外交部向本刊表示,部門業務費被凍結50%、媒宣費被全刪,重創台灣能見度並妨礙外交工作推展,甚至影響旅外國人權益。
日期:2025-03-06
台中市政府地政局長吳存金疑因特別費使用不當,被司法偵辦,且被列為貪汙被告,以1百萬元交保。吳存金今已請辭獲准,市府表示會全力配合檢調查察釐清案情,絕不護短。
日期:2025-03-03
今周刊於周五(21日)舉行《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新書發表會,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以全中文發表近10分鐘開場致詞。博明指出,中國近年崛起的海軍力量,將是中共武力犯台的作戰重心,而台灣海峽將成為埋葬對方海軍力量之所在,這本書就是在探討這個戰略。他說,台灣與烏克蘭或以色列等備受外敵威脅的國家相比,在自我防衛上的最大先天優勢,就是擁有台灣海峽,把台灣與中國隔開。博明引用《漢書》中提到的一位漢朝政治家蒯通,對於軍事策略提出的說法「金城湯池」,用白話解釋為護城河,並以此作為他闡述台灣自我防衛策略著作《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的書名。他指出,台灣、美國以及美國的重要盟國,應該採用「沸騰的護城河」戰略,運用台海天險把台灣打造為「金城湯池」,降低中共想要以武力犯台的機會。博明強調,在嚇阻戰略中,外交運作及公開聲明始有其功能,「但毋庸置疑,軍事實力才是避免中國在台灣引爆地缘政治災難的關鍵」,並強調台灣「備戰並非挑釁中國,如果台灣(在軍備、武力上)太軟弱,才是挑釁(中國)。」「在上個世紀,正是軍事實力才避免了冷戰變成熱戰。在這個世紀,軍事實力同樣是避免習近平冒險啟動戰爭的重要關鍵。」
日期:2025-02-21
總統賴清德周一(2/17)上午接見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感謝訪賓來訪展現對臺灣的堅定支持。並表示,面對威權主義為地緣政治、區域安全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唯有強化國防實力才能發揮嚇阻力量,維持臺海與世界的和平穩定。去年6月,博明和簡以榮(Ivan Kanapathy)來臺灣發表合著的新書—《沸騰的護城河》總統說,如今8個月後再次見面,《沸騰的護城河》中文版也即將在臺灣發行。這本書提供了美國專家對美中臺關係的精闢洞察,也對臺灣強化國防安全與全方位韌性提出寶貴建言。相信臺灣讀者必定獲益良多。未來,臺灣會持續提升自我防衛力量,也期盼跟美國進一步強化夥伴關係,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確保臺灣、美國與全球民主夥伴,持續保有科技優勢。
日期:2025-02-18
今周刊編按:美國國務院在上週四(2/13)更新官網的美台關係現況,刪除美國長年來的立場「不支持台獨」,新增期待兩岸分歧能以「不受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新版內容支持台灣國際參與的語氣更強,還提到台灣與五角大廈的合作。針對變動,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人週日(2/16)表示,美方政策未曾改變,始終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AIT強調,美國會定期更新對台政策內容,反映雙方非官方關係的最新發展,且美方認為中國是當前影響台海和平的主要因素,這一點不容忽視。外交部長林佳龍也表示,歡迎相關內容所展現對台美關係的支持與正面立場,並感謝新任川普政府持續恪守《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展現對於台海和平穩定、台美經貿科技夥伴關係、以及台灣國際空間的重視。「文字內容正面友我,反映台美緊密友好的夥伴關係,也注意到美方強調持續關注台海和平與穩定,反對片面改變現狀,期待兩岸分歧能以和平方式解決,也重申依據《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安全承諾」。林佳龍重申,台灣會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與經濟及社會韌性,堅定守護家園,同時深化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共同促進台灣及各國的共同利益與人民福祉,以及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針對美國務院的動作,軍事專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列出3點分析如下:1、台灣未來不是僅由在臺灣2300萬台灣鄉親所能決定,而必須in a manner acceptable to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這算不算從不支持臺獨轉化到反對臺獨?確實具有討論空間。2、美國國務院正式確認海峽對岸對於台灣未來有發言權。3、其實這些政策論述算不算是對「兩岸互不隸屬」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互不隸屬」間接駁斥,其實亦有值得討論空間。
日期:2025-02-16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加速供應鏈轉移,東南亞國家成為布局首選,近來卻傳出企業透過仲介投資遭詐騙或「老僑吃新僑」等事件,台商要如何降低風險,讓投資更有保障?除了花錢找會計師、律師了解當地法律及投資環境,由在地台商所組成的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擁有二〇個會員國、九五〇〇家會員企業,不僅可交流彼此的投資經驗,還可在急難時伸出援手,可說是台商最堅實的後盾。
日期:2025-02-07
展望新年,川普二.○颳起「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全球經貿颶風,地緣政治持續牽動全球經濟格局。在這波供應鏈重組的浪潮中,泰國憑藉「泰國4.0」政策與東部經濟走廊計畫,迅速崛起為東協經濟的核心重鎮。面對這樣的國際新局,台商如何趨吉避凶,實現「經濟日不落國」的願景,不僅考驗企業主的智慧,也需要有效的政策支持。
日期:2025-02-03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週四(1/16)因心肌梗塞猝逝,享壽73歲。他週三(1/15)還親自出席與華航企業工會的團體協約簽署並合影,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各界。中華航空董事長職務預計將由總經理高星潢代理。華航企業工會則是在臉書上發布聲明,表示華航企業工會拒絕空降酬庸,「謝董事長不僅對外有營運的本事,更是華航有史以來最善待員工的大家長,基層出身的他,深闇華航企業中潛在的次文化,努力衝營收之餘,也戮力改變舊有的陋習,以期讓公正文化不再只是笑話」。華航工會表示,若政府一意孤行執意走回頭路,為了華航的未來、為了全體華航員工的權益與福祉,將不惜再戰。
日期: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