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共有6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4-02
保險稅制

「我死了,財產房子都留給另一半」頂客夫妻想把遺產全給配偶繼承,該怎麼做?立共同遺囑一定要注意的事

立遺囑對於很多人來說,與其說是財產的分配,但有時更像是一種情感的凝聚,很多夫妻感情好,甚至到死都願意一起離開,因此有許多夫妻想要以共同遺囑來對人生做個交代。

日期:2025-01-15

投資理財

退休女醫7千萬被騙光,譚艾珍遭詐騙98萬...假檢警常用話術公開!5招防止長輩被詐騙:來電顯示「這3個號碼」不要接

編按:今日傳出兩起長輩被詐騙案件,70歲資深藝人譚艾珍遭假檢警詐騙98萬、台中一名70歲退休女醫師4700萬積蓄被掏空、7間房產全抵押!這是怎麼回事呢?台中一名70歲的退休女醫師,2022年11月遇到詐騙集團假冒檢警,以女醫師涉嫌洗錢為由,必須監管現金。由於擔心觸法,女醫師陸續交出了現金和金條合計4700萬。然而詐騙集團並未就此罷休,更進一步將目標鎖定在女醫師名下7間房產,以各種理由誘騙女醫師到地政事務所辦理質押登記,最終成功騙走了借貸的2600萬,累計損失7300萬元。而資深藝人譚艾珍同樣是遇到假檢警詐騙,2個多月前,有個自稱檢察官的詐騙分子,稱譚艾珍誤介入一齣毒品刑案,要她幫忙辦案,因為是協助警方秘密辦案,所以不能對任何人說,對方利用譚艾珍的善良與正義感,讓她一步一步踏入圈套而不自知。直到派出所員警找上門,及時攔截了詐騙集團,譚艾珍才恍然大悟。原來她已經跟詐騙集團聯繫好一段時間了,之前匯款過一次98萬元,當天本來還要再匯第二次110萬元,她以為這樣就能幫助警方抓到壞人。女兒歐陽靖飆淚「媽媽賺錢不容易,一路走來看她省吃儉用地過日子,平價衣服洗到爛掉都捨不得買新的…每天吃50元的素食便當,存下來的錢就拿去濟貧跟國際賑災。」歐陽靖表示,我媽媽70歲了,現在終於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壞人,但她寧願相信人性本善。到底該如何防止長輩被詐騙呢?5個超實用方法一次看,幫爸媽守住養老金。

日期:2024-12-12

產業時事

從街頭走進立院 她為弱勢織起社會保護網 推社福法案三十年 陳節如八十歲還不退

家有智能障礙的孩子,讓陳節如投身社福工作,還搖身成為立委。從民間到國會,她一路來的奮鬥歷程,就是台灣社福制度發展的縮影。

日期:2024-10-30

保險稅制

頂客族約好8千萬遺產全給配偶,手足只拿特留分...遺囑寫得好好的,為何被分走1/3?繼承順序的隱藏地雷

李先生上禮拜帶著一份遺囑來協會諮詢,但這份遺囑並不是他的遺囑,而是他太太生前立的遺囑,而這份遺囑裡面有一個令人遺憾的故事。

日期:2024-10-25

投資理財

爸爸過世,兄弟姊妹不配合辦理遺產繼承怎麼辦?不想遺產收歸國有,先做1個動作「1個人也能申請」

李小姐的父親過世後,留下了一間透天、一些存款與股票。李小姐和她的兄妹成為了這筆遺產的繼承人。然而,因為李小姐的哥哥認為男生負責祭拜祖先,應該由他繼承透天厝,三兄妹對於如何分配遺產無法達成共識。

日期:2024-09-04

保險稅制

當年繼承全部遺產,對天發誓照顧智能障礙的弟弟終老,擔心孩子做不到怎麼辦?遺囑加1條件,手足晚年無憂

第一次看到陳老先生的時候,是在三月某個週末上午,他風塵僕僕地從桃園來到我們遺囑協會,希望能完成自己的遺囑。像一般案件般,我逐一跟他確認繼承人、遺囑內容等資料後,準備幫他預擬遺囑內容,但我發覺陳老先生卻似心事重重,欲言又止。直覺告訴我,他一定有掛心的事情,但不知該如何處理,於是我先停下來和他聊聊,沒想到竟然聽到一個令人很感動的故事。

日期:2024-08-29

保險稅制

養愈多人愈節稅?4種人報扶養「少繳稅還能退稅」!扶養怎麼報?免稅額有多少?條件、門檻懶人包

綜合所得稅申報5月開跑,申報扶養親屬可抵扣稅額,讓不少民眾想知道,除了父母、小孩,還有哪些親屬或家屬可以報扶養?據財政部說明,報養愈多人節稅效果愈大,甚至可以退稅,不過,相關年齡規定不同,報稅前需確定符合申報資格。《今周刊》這次就來向須報稅的人一次說明,綜所稅申報的報扶養大哉問。

日期:2024-05-07

保險稅制

2024報稅攻略》所得低就不報稅?可能錯過退稅機會!搞懂「一般扣除額」省荷包,ETF領股利要課稅?

5月綜合所得稅開徵,許多人若對所得稅法規定不了解,又不知節稅之道,往往導致申報錯誤、荷包失血。報稅有哪些眉角要留意?如何才能最省錢納稅?2024報稅時間自113年4月26日8時起,開放使用憑證及查詢碼下載所得資料;5月1日~5月31日開放線上申報上傳;113年5月1日~6月11日開放附件上傳。今年綜所稅申報,除了特別扣除額外,還有一般扣除額可以扣除,又分為大家常聽到的「標準扣除額」及「列舉扣除額」2選1,究竟選哪個比較有利?自2023年1月1日起,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也就是說,2005年出生的人,年滿18歲可以選擇單獨申報。會計師提醒民眾,不要以為自己所得低就不報稅,這樣反而有可能錯過退稅的空間;此外第一次申報的「報稅小白」,應先釐清申報觀念,避免誤踩報稅地雷。

日期:2024-04-30

保險稅制

2024報稅攻略》年薪多少免繳稅?60萬、100萬要繳多少?7筆錢可節稅…成年子女「3情況」可報扶養

5月報稅季要來了,民眾最在意的就是到底要報什麼稅?誰要報?怎麼算要繳多少稅?財政部日前列出「7筆特別扣除額」幫大家節稅。此外,除了單身以外,有4種雙薪家庭都不用繳稅。《今周刊》整理了「2024報稅攻略」讓民眾搞懂報稅、節稅撇步。

日期:2024-04-28

職場生活

如何接納自己與孩子的不完美?「身障運動平權推手」姜義村從陪伴身障者運動中得到啟發

台灣超人,是超越自我的人。是真心付出、不畏艱難,在通往夢想的路上不斷前行的人。台灣首席3D導演曲全立,用鏡頭與文字記錄30個激勵人心、觸動你我靈魂深處的熾熱生命。

日期: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