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妳被所有人不看好的過程中,還是有一個人可以對自己好,那就是妳自己,就看妳要像無賴一樣躺在地上,還是要花力氣往自己身上增能」。從一個親職教育講師、開兒童書店的老闆、故事媽媽,突然變成在立法院朝野衝突的第一線,陳培瑜的人生畫風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不管是人生或職涯,陳培瑜屢次從板凳球員躍上舞台。「成功裡,卻忘記了自己的好,若能了解自己、走自己的路,就能繼續翻開新頁」。
日期:2025-03-14
嚐一顆來自山野間放養蛋雞的鮮美雞蛋,品味土雞結實緊緻的肉質,光是想像便令人垂涎。但這不只是味蕾的享受,更承載著一座部落的嶄新可能——台灣首家立案的社會福利組織「基督教芥菜種會」,與九二一震災後投入台中部落重建的「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皆以養雞為起點,為人口流失的部落尋找自立之道。他們透過自然農法,催化整個部落運作的深層變化,讓養雞不只是生計,更成為振興部落的契機。
日期:2025-03-04
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邁入50周年,也同時是該所榮譽首席顧問陳玲玉律師執業50年。陳玲玉於早期加入國際通商後,主導國際通商合併第一聯合法律事務所,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件律師事務所的合併案。不僅如此,國際通商夥伴們與陳玲玉在這50年來,經手過許多具時代意義的案件,包括經辦多件大型併購與仲裁案,因此被譽為「台灣第一的幕後推手」。國際通商經辦的知名重大商業法律案件,正是台灣這半世紀以來,社會與產業發展的縮影。這些知名案件,諸如1997年起擔任台灣高鐵法律顧問,見證台灣首個暨全球民間投資金額最高的BOT案,抑或是1987年引進台灣首家大賣場「家樂福」、2015年為台積電打贏首件「營業秘密法」禁止離職高階主管任職國外競爭對手案等等,案案都是經典。「律師執業50年,讓我學會以『愛心及巧思』,協助『心中有事』的客戶『豁然開朗』!」陳玲玉這短短一行文字,道盡她50年來執業生涯心聲。不僅如此,她也題上「國際通商五十載,律師能幹又勤快;客戶業績滿堂彩,大家攜手創未來」短詩,為國際通商的客戶、夥伴們許下深深的祝福與肯定。
日期:2025-02-24
編按:美國上流家庭的生活是什麼樣子?耶魯畢業的富家女為什麼選擇當全職媽媽?3歲小孩上每小時1萬6千元的親子課程是在學什麼? 出身底層的史蒂芬妮,雖然努力成為家族第一個上大學的人。沒想到,畢業後竟墜入學貸地獄,窮途末路的她,只好展開從未想過的職涯:幫紐約上東區富豪家庭——富太太紗夏一家人帶小孩,每週實領3萬8千元現金,依照不同家庭的工作狀況,年薪上看240到480萬台幣。本書作者史蒂芬妮寫出了對頂層社會的貼身窺奇,生動描述富豪家庭生活的真實面貌。(為方便讀者理解,書中所有金額數字皆依出版時的匯率換算為臺幣呈現。)
日期:2025-02-14
編按:晚婚、晚生,加上經濟獨立也晚,象徵著現代年輕人的青春期往前後「延展」。然而,當10歲孩子就要用青少年方式因應,25歲青年卻無法獨立面對社會,爸媽該如何在管也不是、放手又不安的教養兩難裡,苦撐15年而不崩潰?輔導、陪伴超過一萬個青少年家庭的資深校園臨床心理師告訴你:少緊盯、別老想、省規劃!把自己活好,就是把孩子教好的第一步。
日期:2025-02-09
(今周刊1466-1467)人生在世或許就是一場漫長的征途,有人的征途是為生活賣命,有人的征途被社會環境定義。但也有些人,選擇在深思熟慮、做好準備後,自己定義了自己的征途,上馬,出發。
日期:2025-01-22
台灣有許多資源匱乏的經濟弱勢家庭,導致兒少在成長過程中,面臨難以想像的發展阻礙,更遑論追逐夢想。有病痛纏身的孩子,無力負擔龐大醫療支出;有一家六口生活在貧窮線下,難求一餐溫飽;某些人甚至連安全的居住空間都沒有。
日期:2025-01-22
租屋族注意,2025年租屋補助開始了!自1月1日上午9時起至12月31日下午5時止,採「隨到隨辦」方式辦理,本年度申請額度為75萬戶,一旦補貼核定件數額滿就會停止受理,而育有3名未成年子女的租屋家庭,加碼最高補助為1萬4400元「2025租金補貼」如何申請、哪裡可以申請、申請資格、檢核與試算、租金補貼線上申請、需準備什麼文件?家庭成員可以分開申請嗎?單身與新婚家庭定義為何?相關疑問本篇2025租金補貼懶人包一次詳解!
日期:2025-01-09
編按:台北市立建國中學近來爭議不斷,除了校友30重聚餐會上,菜單涉及性別歧視,在校生又因逆風分享揪團吃麥當勞的照片,甚至寫下「沒有女權的世界真好」這樣不適切的言論,引發各界撻伐。同樣畢業於建中的老學長呂秋遠律師,也針對麥當勞事件在臉書寫下他的想法…
日期:2024-12-30
台中市某國小六年級學生今年3月和老師起衝突,手持樂樂球棒揮打到老師,老師隔天報警,2名警員到校將學生帶回派出所,並移送少年法庭,引發討論。市長盧秀燕日前在市議會答詢時痛斥是最壞的教育示範,批評該教師「不適任」,卻引來基層教師及網友怒火。台中市教師職業工會在臉書發出聲明強調,「老師也有基本人權,請不要搞錯究責對象」,要求收回「不適任教師」的說法。對此,盧秀燕稍早在臉書發文表示,教養孩子真的不容易,「身為家長,我完全能體會過程中的辛苦」,在議會資訊不明的狀況下,對於老師適任與否太早下結論,必須向老師致歉,市府會再調查釐清事實並加強改正,也已責成市府針對這類案例訂出清楚SOP。有媒體報導,盧秀燕之所以態度改變,是因為學校內部調查當天學生道歉後,老師立即表明不提告,但警方認為已通報仍須帶老師和學生回警局做筆錄,讓老師背了「告學生」黑鍋。
日期: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