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在阿里山神木的見證下,浪漫雲海圍繞,在這樣的氛圍來場世紀婚禮嗎?阿里山「神木下的婚禮」邁入第19周年,今年擴大舉辦,結合台灣好行的觀光品牌推出系列活動,首度推「阿里山星光婚旅」行程,希望將客群延伸到情侶、蜜月、親子旅遊。有趣的是,由於名額有限,往年報名都相當踴躍,因此會採用「遴選制」。不只得附上個人資料,若附上「70字」阿里山愛情故事,甚至能提升入選機會。回顧近10年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入園人數,從中國旅客減少、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去年天災頻仍,讓入園人次難回百萬。阿里山浪漫系列活動開跑,力拚重回「兩百萬」旅客人次。
日期:2025-02-19
48歲女星大S(徐熙媛)驚傳過年赴日旅遊時,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猝逝,妹妹小S(徐熙娣)已於稍早證實了這個悲痛的消息。大S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1/25參加知名製作人王偉忠女兒的歸寧宴,當時健康狀態都相當不錯,如今卻傳出憾事。徐媽媽也向外界喊話,拜託懇請大家幫忙,當家人帶熙媛回台灣時,不要追拍、路上追蹤跟隨,完成大S她這一輩子「想要而不可得的願望」。回顧大S主演的每部戲劇都是經典,尤其《流星花園》中飾演「杉菜」一角,更是令人印象深刻。2022年和20年前的初戀南韓團體酷龍前成員具俊曄結婚,2人的愛情也成為當時娛樂圈的甜蜜佳話,她曾寫道「人生無常,我珍惜當下的幸福,感謝一切讓我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所有。」
日期:2025-02-03
知名華語小說家及編劇瓊瑤辭世,享壽86歲。她的逝世不僅震動華語世界,還引起英國權威媒體《經濟學人》的高度關注,罕見地刊登訃告。該刊於本月9日發表的內文,不僅回顧了瓊瑤的一生,更深入探討了她的作品及個人經歷如何塑造華人世界的愛情觀與文化價值。
日期:2025-01-26
今周刊編按:華語文學界翹楚、知名作家瓊瑤,創造出許多文學經典,其改編的戲劇更視捧紅無數藝人,怎料週三(12/4)卻傳出在淡水家逝世,享壽86歲的消息。而她和丈夫平鑫濤曾在東區住了40年的別墅「可園」,過去劉文正、林青霞等影視大咖都到訪過這,但2021年通過危老重建案拆除,與建商合作改建豪宅「將捷之琚」,預計每坪將落在250萬元、市值約25億元,她的媳婦何琇瓊表示,大概花3、4年就可以完工。《今周刊》2011年曾報導瓊瑤的舊居,這棟占地200多坪的7樓獨棟別墅「可園」,根據地籍資料顯示,瓊瑤是在1980年買下這塊土地,也就是她與平鑫濤結婚隔年取得,產權登記在瓊瑤、瓊瑤與前夫所生的長子陳中維、孫女陳可柔、陳可嘉名下,由於取得時間長達30年,若以當年成本換算,增值幅度至少數10倍。不愛出門的瓊瑤,丈夫平鑫濤為了她把「可園」布置成溫馨的家兼辦公室,兒子陳中維、媳婦何琇瓊以及兩位孫女,一家六口住在一起。隨著危老重建案拆除遷出「可園」搬到淡水的瓊瑤,搬到淡水「雙映樓」,她今年3月在臉書上發文「我覺得,自從搬進雙映樓,我好像越活越小了!我所謂的小,不是容貌,而是心境。」如今,心愛舊址改建完工的樣子,瓊瑤已經來不及看到了。最後,她的臉書上家人好友代發其最後遺言給親愛的朋友知音們,「不要哭,不要傷心,不要為我難過。我已經『翩然』的去了!」
日期:2024-12-04
「我想做市場上沒有的東西。」養心茶樓創辦人洪國席是餐飲業的門外漢,31歲那年一口氣就開了3間餐廳,更同時挑戰蔬食、台菜及麵包坊。養心茶樓在2013年一開幕就為蔬食界帶來一股旋風,餐廳不但天天客滿,還很難預約。他笑道:「養心茶樓比我們預計的還要受歡迎,一個月營收近千萬元。」好成績的背後有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這是他為了太太而開的餐廳。洪國席的太太從小吃素,兩人相識後,經常一起用餐,「那時候吃素的人很不方便,而且素料偏多,我吃不習慣。」全家一起去吃港式飲茶,選擇更少,他心想:「能否以港式飲茶的方式做蔬食和點心,還要讓吃葷的人感覺不到是素食?」他的策略很成功,養心茶樓在蔬食店已成為名店,持續拓展。因台菜競爭激烈,去年收掉滿穗台菜,轉型為「Yache韓式蔬食」,去年9月主打年輕的副品牌「養心沙龍」進軍新店裕隆城,目前養心餐飲集團年營收3億。
日期:2024-11-11
編按:加拿大籍知名華文作家李怡,本名李秉堯,曾先後草創《伴侶》半月刊、《文藝伴侶》月刊、《九十年代》雜誌。早年關注臺灣黨外運動,志切兩岸三地現況,悉力政經局勢發展,曾撰寫《香港蘋果日報》的社論《蘋論》,經常公開批評中國共產黨,是華人地區重要意見領袖。因立場反共,2020年《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李怡選擇移居台灣,2022年10月於台北國泰醫院病逝,享壽86歲。獲當時的總統蔡英文明令褒揚。2022年6月,李怡與《九十年代》台灣版負責人邱近思在台北登記結婚。《我與李怡》這本書是作者邱近思在李怡離世之後的療傷之作,也是她允諾心愛之人,以文字還予一個完整人生的作品。本文摘自摘錄自《我與李怡》,同時是李怡《失敗者回憶錄》未完成的篇章。
日期:2024-10-25
「是誰在微亮的坑道演奏/那琴韻,為我們遞送音信/於流水波光中盪漾」2024年金門坑道音樂節將於10月12、13日兩天舉行,票券今天啟售。今年首次邀來國藝會董事長、詩人向陽為音樂節創作一首現代詩「翟山坑道之歌」;以及作曲家林佳瑩創作一首弦樂四重奏,在音樂節的第一天首演。金門坑道音樂節創辦人、大提琴家張正傑表示,坑道音樂會被譽為台灣人「一生一定要聽一次」的音樂會,每次啟售,幾分鐘之內2000張票就會秒殺。
日期:2024-07-20
江坤俊醫師在2020年《單身行不行:名醫背後的偉大女人》節目中分享與太太劉藺秦的愛情故事。始於大學時代的牌局比賽。江醫師回憶道:「我在大一的時候第一次見到她,那時我剛開始學打橋牌,還不太熟練。有一次比賽中,我注意到了她。打橋牌的女生本來就少,而她又是其中非常厲害的一個。她長髮飄逸,身材瘦削,正是我理想中的女孩。她的技術高超,吸引了很多男生圍著她轉,但我心中充滿了競爭意識,總覺得她應該會注意到我。」後來幾次比賽,我們漸漸熟悉。有一次在淡江的比賽結束後,我追上她,要了她的電話號碼,這才有了後來的故事。我們剛開始交往時,我感覺非常舒服。她從小生活刻苦,早早社會化,而我只專注於讀書,對社會上的事一無所知。她懂得撫平我內心的不滿,知道如何讓我開心。婚前,她總是順從我,讓我感覺跟她在一起沒有壓力。結婚後,剛開始並沒有太大變化,隨著各自事業的發展,彼此的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江醫師說:「結婚後,她有了自己的事業,眼界也越來越高。生活上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甚至買房買車的事,我都交給她決定。」劉藺秦則表示:「現在他回到家就東西亂丟,叫他收拾或準備東西都不會。對他來說,他是個理工男,連擦桌子都想用吹風機。」她打趣道:「在家裡,我就像個全能工人,負責所有雜事,從換燈泡到馬桶。」
日期:2024-07-05
20241204編按:知名作家瓊瑤周三(11/4)下午被發現在淡水住家輕生,救護人員到場時已無生命跡象,享壽86歲。知名作家瓊瑤辭世:一代愛情文學巨擘的璀璨人生瓊瑤(本名陳喆),是華語世界家喻戶曉的言情小說作家與編劇,以細膩的筆觸與感人的愛情故事打動無數讀者的心。她辭世消息震驚文壇,也引發廣大粉絲的無限追思。早年生活與文學啟蒙瓊瑤於1938年4月20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成長於知識分子家庭,自幼受到文學的薰陶。因為父母的嚴格管教與成長過程中的內心掙扎,讓她的作品中常充滿對自由與愛情的渴望。瓊瑤在高中時期開始嘗試寫作,並於1960年代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窗外》,一舉成名,揭開了華語愛情文學的新篇章。創作巔峰:愛情小說與影視改編瓊瑤的創作以細膩的愛情描寫著稱,她筆下的《窗外》、《我是一片雲》、《在水一方》等經典作品,成為幾代讀者的共同記憶。她的作品屢次被改編成電視劇與電影,其中以《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影視劇最為膾炙人口,奠定了她在影視界的地位。瓊瑤不僅是文字的創作者,也是華語影視產業的重要推手,她與丈夫平鑫濤共同創辦的「瓊瑤工作室」和「皇冠出版社」,對推動台灣與大中華地區的影視創作影響深遠。人生後期:深情與失落瓊瑤晚年經歷丈夫平鑫濤的失智與離世,重重擊垮了她。她在社群平台多次撰文緬懷愛人,展現出她對感情的執著與深厚情誼。丈夫去世後,瓊瑤也開始關注生死議題,她曾公開探討自主選擇人生終點的權利。瓊瑤傳出辭世消息後,友人代她發出於12/3寫下的絕筆遺書如下:各位親愛的朋友知音們:不要哭,不要傷心,不要為我難過。我已經「翩然」的去了!「翩然」是我最喜歡的兩個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飛翔」,優美而「輕盈」,我擺脫了逐漸讓我痛苦的軀殼,「翩然」的化為雪花飛去了!這是我的願望,「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後一件「大事」。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上蒼對於生命的過程,設計得不是很好。當人老了,都要經過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醫院、治療、不治」的時間,這段時間,可長可短,對於必將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萬一不幸,還可能成為依賴「插管維生」的「臥床老人」!我曾經目睹那種慘狀。我不要那樣的「死亡」。我是「火花」,我己盡力燃燒過。如今,當火焰將熄之前,我選擇這種方式,翩然歸去。我要說的話,都錄在我《當雪花飄落》的視頻裡了。希望我的朋友們,多看幾次視頻,瞭解我想表達的一切。朋友們,不要為我的「死亡」悲哀,為我笑吧!生命的美好,就在於「能愛,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說、能跑、能動、能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能嫉惡如仇,活得轟轟烈烈……」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擁有過了!我「活過」了,不曾辜負此生!我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人和你們。「愛」緊緊的繫著我心,你們都是我最最不捨的。為了讓我的靈魂(不知道人類有沒有靈魂),也能「翩然」,大家為我笑、為我高歌、為我飛舞吧!我在天之靈,會與你們「共舞」的!別了!我至愛的你們!慶幸此生,曾經和你們相遇相知。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終站實行的!年輕的你們,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希望你們經得起磨練,像我一樣,活到八十六、七歲,體力不支時,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但願那時,人類已經找到很人道的方式,來幫助「老人」們,快樂的「歸去」!親愛的你們,要勇敢,要活出強大的「自我」,不要辜負來世間一趟!這世間,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各種意外的喜怒哀樂!別錯過那些屬於你的精彩!千言萬語說不盡,最後,祝福大家健康快樂,活得瀟瀟灑灑!瓊瑤 寫於淡水雙映樓2024、12、3
日期:2024-06-04
在前往德里機場的途中,我們順路去看了在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印度塔。來到印度,我們到Agra一定會去紅堡及泰姬馬哈陵,尤其是泰姬馬哈陵被泰戈爾形容是情人的眼淚,甚至是臉頰上一滴愛的淚珠,更是把這個17世紀的愛情故事發揮到極致。
日期:2024-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