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某國小六年級學生今年3月和老師起衝突,手持樂樂球棒揮打到老師,老師隔天報警,2名警員到校將學生帶回派出所,並移送少年法庭,引發討論。市長盧秀燕日前在市議會答詢時痛斥是最壞的教育示範,批評該教師「不適任」,卻引來基層教師及網友怒火。台中市教師職業工會在臉書發出聲明強調,「老師也有基本人權,請不要搞錯究責對象」,要求收回「不適任教師」的說法。對此,盧秀燕稍早在臉書發文表示,教養孩子真的不容易,「身為家長,我完全能體會過程中的辛苦」,在議會資訊不明的狀況下,對於老師適任與否太早下結論,必須向老師致歉,市府會再調查釐清事實並加強改正,也已責成市府針對這類案例訂出清楚SOP。有媒體報導,盧秀燕之所以態度改變,是因為學校內部調查當天學生道歉後,老師立即表明不提告,但警方認為已通報仍須帶老師和學生回警局做筆錄,讓老師背了「告學生」黑鍋。
日期:2024-12-03
今周刊編按:台中市日前發生一起警察逕自進入校園抓走學生,最後移送少年法庭的離譜事件。該事件起因是該名六年級國小學生和體育老師發生衝突,學生手上拿著軟式樂樂球棒,揮舞打到老師,引發教師極度不滿。事後學生致歉但老師不接受,並在隔日報警,2名員警就在沒有任何相關校方人員的陪同下,將學生帶回派出所做筆錄,還移送至少年法庭,而校方竟還對家長解釋「只是嚇嚇學生」。事件爆發後,台中市長盧秀燕一度氣到說不出話,震怒質問孩子已經道歉為何老師還不放手?警察在沒有傳票、校方陪同帶走孩子,連分局長都渾然不知此事,學校也竟然讓員警就這樣把學生帶走「毫無法律觀念!」事後老師撤告,但因涉及幼童案件仍須通知相關單位,盧秀燕要求教育局重辦該校相關人員,而台中市警方也對2名帶走孩童的警察記1支申誡,分局長則因督導不周而被撤職。不過盧秀燕周一說了重話,週二接受訪問時則是說要向老師先致歉,因為昨天先說了老師不適任,就像教師會所說,應該先了解前因後果,老師有辛苦的地方,「我覺得我話說得太快了,太早下結論,必須向老師致歉」。但盧秀燕還是強調,學校或警方在處理此事的程序需要改進,孩子當時並非現行犯,按法由法定監護人或家長陪同才可以,一定要加以檢討,否則孩子有可能就這樣被帶走,而且還違法。
日期:2024-12-03
台北市1名15歲少年上週四(10/17)無照駕車,「油門當煞車」失控撞進小吃店釀3死2傷,3個家庭也因此破碎。這名闖禍的少年被依過失致死罪移送,士林地院少年法庭週五(10/18)訊問後裁定收容,並解送法務部矯正署少年觀護所,死者家屬也對少年提出過失致死告訴。外公返國後到案說明,他說自己把鑰匙放在很隱密的地方,不知道外孫把鑰匙拿走,外孫都沒有跟他說,外公也說「會向死者家屬道歉。」他的父親日前現身鞠躬道歉表示,「對不起大家,我不會教小孩,我會為我兒子負責」。對此,律師林智群在臉書發文指出,「小孩成年之前,父母負連帶責任」,強調「要好好教啊!」,另外,車主為少年外公,也將通知到案,依過失致死罪函送士林地檢。靖娟基金會則認為,無照駕駛肇事逐年攀升,台灣對無照法令罰則過輕,「代價不痛不癢」,近5年無照駕駛涉入交通事故案件每年平均4萬起以上,造成約7萬人死傷,且案件量成長幅度高達約22%,顯示我國無照駕駛違規事故的嚴重惡化。
日期:2024-10-21
台中豐原高中2023年2月有學生因師長霸凌輕生,臺灣青年民主協會TYAD在臉書上,將人本教育基金會公布的「豐原高中案事件處理大事記」整理成事件經過,以第一人稱的角度悲訴長達4個月被霸凌的日子有多苦,最後才決定選擇走上絕路。原本校方函報霸凌調查給台中市教育局,認定霸凌不成立,僅以涉及不當管教處理,但台中教育局認為懲處與調查結果不相等,要求重啟調查。台中教育局週三(10/16)表示,調查後確認霸凌成立,涉案的前學務主任已經停聘,前主任教官也由教育部核予撤職並停止任用2年,在涉案的前學務主任已停聘,2年不得介派為軍訓教官,即日起生效。
日期:2024-10-16
今周刊編按:1歲童被保母虐死事件震驚社會,殘忍行徑讓外界質疑具有高社會信任度的兒福聯盟、社工,這層保護兒少的安全網是否出了問題。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心痛不捨,該處理的都會處理,也呼籲中央、地方精進相關措施,像是提高醫療專責醫師制度涵蓋率、過渡時期安置的保母需比照寄養家庭標準,及建置保母推薦評鑑平台。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3/14)也向家屬及全國人民道歉,表示會要求中央、地方提出改善措施。早在2017年7月,《今周刊》即以封面故事「誰讓他們來不及長大」探討虐童問題,雖引起迴響,然而令人鼻酸的事件仍一再發生。以下為《今周刊》2017年報導。
日期:2024-03-14
深夜的分局偵查隊,派出所警員送來一名高中生竊盜嫌犯。員警告訴我,他是分局常客,正等待製作筆錄,之後要移送地檢署。
日期:2024-01-03
新北市國三生以彈簧刀刺殺同窗致死,少年法庭調查期間,凶嫌入少年觀護所,未來會移高雄市矯正署明陽中學收容。國三生在少觀所待的時間短促,難施以教化,於判刑確定後進入矯正學校收容,如何教輔要接受少年法院指導。
日期:2023-12-30
新北國三生遭同學割頸命案引起社會公憤,然基於《少年事件處理法》,新北地院12/28發聲明,要求散布涉案少年個資的民眾下架相關資料以免觸法,未料反讓民怨再度沸騰,《國際橋牌社》導演汪怡昕表示,「當人民的憤怒高到不在乎你罰的時候,怎麼辦呢?」而對該命案,媒體皆未報導少年犯身分個資,部分民眾痛批為何要保護加害人?前主播蕭彤雯透露,其實媒體受法律管控,這類新聞不是簡單處理就是不報,否則罰款誰來付?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但最應該要思考的是,法庭給少年犯寬容後,要用什麼方式讓他們知道真的做錯了。
日期:2023-12-29
新北市一名國三生遭同校男學生持彈簧刀割頸,身中10刀搶救不治,不只震驚社會,更讓人關注此事件的後續發展。一名老師寫下對這名受害學生的印象,不捨他寶貴生命就此離去,也讓他對教學使命感到困惑,「這世界究竟怎麼了?法條規章是伸張正義還是保護加害者。」然而,涉嫌教唆的女學生(乾妹)由少年法庭責付家長管束後,竟還不斷在社群媒體上嗆聲網友「我又沒有錯、是在擊敗(諧音)什麼。」讓不少人直搖頭認為根本毫無悔意。
日期:2023-12-28
新北市一名國三生遭同校生持彈簧刀割頸,最後宣告不治。檢警初步驗結果,死者總共被刺10刀,傷勢分布在頸部、左胸、右下背,幾乎刀刀致命;這起事件引發社會譁然,再度掀起校園安全問題的探討。被害家屬也發聲,表示孩子是一個正義感爆棚的人,無奈喊話:「希望我家人的死可以換來修改《少年事件處理法》。」一名老師吐露現在教學一線老師們的困境,也直指現存校園輔導管教辦法是錯誤的,「學生輔導與管教辦法中,很多條例都保障學生的立場,而所有學生在輔導管教辦法中的流程,也都是一樣的,所以你如果是現場教師,也無法對這個兇惡的學生做任何的事情!」至於該名行兇少年與涉嫌教唆的女學生將面臨什麼刑責?律師廖芳萱表示:「少年殺人最輕判5年,而且不會判死刑。」全教產(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週三(12/27)發布新聞稿指出,有基層老師反映,此類校園安全事件,教育部要負全責,教育部主管的《學生攜帶危險物品管理辦法》窒礙難行,學校不敢處理違禁品,不能搜查、不能單獨詢問,否則就會被家長或是人本基金會投訴,或提告說是「針對」學生。針對此起事件,教育部回應相當重視各界提出的建議及呼籲,並承諾會檢討現行中介教育後的輔導評估機制、強化校園高關懷對象的輔導措施與管教作為,並提升現場執行人力經費。
日期: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