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立法院的落槌聲,《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三讀通過,3753億元的人民稅金將從中央轉移到地方政府手上,這套遊戲規則上一次大規模翻修,要追溯到1999年。
日期:2024-12-31
(今周刊1463)隨著立法院的落槌聲,《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三讀通過,3753億元的人民稅金將從中央轉移到地方政府手上,中央既有的施政計畫勢必遭受衝擊,且因修法倉卒,未經全面溝通,造成社會分裂,到頭來,全民將成最大受害者。
日期:2024-12-31
明(一一四)年起,最低工資將調漲,月薪來到二萬八千五百九十元,時薪為一九○元,對邊際勞工來說,是一大福音。面對最低工資調漲,政府也對小、微型企業提出配套方案,期能達到勞資雙方互利共榮的局面。
日期:2024-11-21
位於彰化縣的中州科技大學退場,價值約新台幣23.6億元的校產,近期完成過戶給內政部,作為替代役全民防衛及保二總隊機動中隊使用,成為校產轉移給中央機關的首例。
日期:2024-09-28
全民健保明年將屆開辦30年, 總統賴清德周四(8/22)召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首會。賴總統說,自2020年起,國人對健保的滿意度都超過9成,「健保是台灣的驕傲」,因為有健保,國人才能免於因病而貧、因貧而病的惡性循環。對於健保財務議題,賴總統表示,除關注健保「點值」,也要展現健保「價值」。他說,政府會持續精進總額制度和治理,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和穩定點值,持續優化健保財務,提升健保效率和品質。賴總統期待一起努力讓健保永續發展,讓台灣醫療更平權,也讓台灣醫療水準能更加提升。
日期:2024-08-22
今周刊編按:大學院校掀起「集體倒閉潮」,包括明道大學、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環球科技大學4所大學,8月1日起退場,合計898名學生,安置到鄰近或同等級學校,以明道大學來說,學生被安置到北部的淡江及輔大等校。教育部表示,這4校編制內的458位教職員已全部資遣或退休。有媒體報導,明道大學所在的北斗中華路商圈,出現店面退租潮。有業者表示,中華路以前有明道大學學生,晚間11點還很熱鬧,現在8點過後就「夜深人靜」。這兩年少了明道的學生,「招租」公告貼了快半年仍乏人問津。
日期:2024-07-31
今年六月台北國際電腦展,吸引不少國際大咖出席,加上輝達創辦人黃仁勳的鋒芒現身,帶起了一陣AI旋風,讓台灣頓時成為國際媒體焦點。AI伺服器、AI電腦及相關硬體廠商廣達、華碩、技嘉等公司股價大幅上揚,台積電股價更創歷史新高,全台籠罩著AI風潮,不可一世。台灣經濟由高科技產業領軍,享受AI股市紅利的同時,我們還得關注科技急速發展給現實社會帶來的衝擊與風險,少子女化的趨勢下,人力短缺,人才又被磁吸至半導體科技等產業,獨厚硬體製造,造成軟體或傳統產業人才供需不均。台灣雖在AI晶片、半導體晶圓製造、CoWoS技術上傲視全球,但我們的數位暨軟體相關產業則明顯落後。全球企業市值排名前五名的公司,除輝達外,其餘四家(微軟、蘋果、谷歌、亞馬遜)都是軟體起家的美國公司。
日期:2024-07-10
臺中科技大學的五專部,至今仍是全國學生人數最多的公立學校,憑藉在業界豐沛的校友資源,以及優異的辦學品質,讓這所擁有105年歷史的名校,無懼少子化衝擊,招生創紀錄。
日期:2024-05-29
《人工生殖法》上路16年多,僅限不孕夫妻適用,也未納入代理孕母制度。多年來,國人被迫到海外接受療程,民間團體和立委紛紛高喊修法,但對開放程度產生歧見。
日期:2024-03-27
台灣少子女化問題影響甚廣,不少學校找不到學生面臨停招問題,嘉義縣私立同濟中學不僅招生困難,財務狀況持續惡化,學校從全盛時期的上千名學生到現在只剩下55人。2022年被教育部列為專案輔導學校,即使校長跟老師2年多沒領薪水,財務缺口仍有200萬元。校長高作屏日前發出公開信向校友求援,陸續收到善心捐款,週三(3/20)校方在臉書PO文表示,收到一筆署名「教育的同路人」高達100萬元的捐款,「校長說她拿起這張劃撥單時,手不住地發抖,眼淚不自覺地直往下流……。」
日期: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