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共有10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4-09
職場生活

這波流感真的比較毒?前一天咳嗽、低燒,隔天突然昏迷...男童染A流身亡,「壞死性腦病變」能預防?留意4徵兆

編按:流感近期仍呈上升趨勢,併發重症、死亡人數均上升,氣溫下降、元宵燈節活動,仍有傳播風險,除了留意疫情變化,最好盡速施打疫苗,避免重症發生風險。這波流感(統計自2024年10月1日至今),累計已有795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160例死亡。本周1名男童因感染A流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病變身亡,為目前流感最小死亡個案,年初至今,已有2例兒童因流感引起壞死性腦病變離世。

日期:2025-02-12

職場生活

皮膚上「小痣」不痛不癢 卻藏危機 黑色病灶別輕忽 小變化恐成大麻煩

黑色素瘤在台灣相對少見,然而惡性機率卻極高,當手掌、腳掌、手指、腳趾或指甲下方,出現像瘀青般的黑痣,應立即找皮膚科醫師。

日期:2024-12-31

產業時事

尹錫悅暴走戒嚴背後, 中韓FTA反挫財閥、中小企業倒閉潮、青年 淪低薪臨時工 韓國病 台灣能學到什麼?

(今周刊1460)韓國,一向是台灣最可敬的對手。經濟上,兩國有相似的發展軌跡;產業上,兩國也常存在競爭關係。過去10年間,韓國的經濟、貿易、政治、社會,隱然存在環環相扣的病徵,種種症狀蓄積的民怨,因為一場師出無名的戒嚴令而徹底爆發。細究之下,韓國面對的困境,其實有許多值得台灣借鏡深思之處。

日期:2024-12-11

職場生活

汪建民過世連喪葬費都籌不出...醫師嘆肺腺癌末期「病途兩極」:有錢標靶、沒錢化療「痛苦差很多」

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離世,享年56歲,人生的最後時刻因為欠債超過千萬,病榻前無意識喊要開直播帶貨賺錢,而妹妹在哥哥走後也發文,希望被汪建民欠錢的「朋友們」不要來找家人:「哥哥下輩子再還大家」。現在更傳出汪家人,連喪葬費都付不出來,目前已由社會局介入幫忙,家屬希望低調送他一路好走。

日期:2024-10-09

職場生活

56歲汪建民肺腺癌離世!不菸不酒為何罹癌...胸腔外科醫師:平常做這7件事,預防肺癌找上身

編按:藝人汪建民去年11月確診肺腺癌第4期,抗癌一年仍不敵病魔辭世,享年56歲。由於汪建民不菸不酒,仍得到肺癌,胸腔科醫師杜承哲表示,肺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一般肺部疾病混淆,建議可以定期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早期發現,存活率可以相差10倍以上。肺癌已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除了定期篩檢外,醫師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注意及保養,避免肺癌找上身。

日期:2024-10-08

職場生活

2024年諾貝爾生醫獎揭曉!2位美國小分子核糖核酸科學家獲獎,他們的研究發現了什麼?

諾貝爾生醫獎頒給美國發展生物學家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及蓋瑞.魯夫昆(Gary Ruvkun),表彰他們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以及他們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中扮演的角色,2位學者發現了基因活動如何受到調控的基本原理。

日期:2024-10-07

職場生活

婦腰痛就醫竟癌末「2年後病逝」,醫追蹤7兄妹4人罹癌!為何陳晉興說做基因篩檢不如做這檢查更有用?

台灣每年新增1.7萬人罹患「肺癌」,造成罹癌原因不只是因為菸害,有專家指出若30年暴露於空汙,風險比每天吸1包菸還高。日前就有一名婦人因為腰痛就醫,原以為是單純腰椎間盤壓迫神經,沒想到竟然癌末,醫院對其兄弟姊妹追查,發現7名手足竟然4人也都罹癌。

日期:2024-05-06

職場生活

52歲事業高峰罹癌!婦科名醫林禹宏告白:「每天5點半起床、工作到晚上12點」我不要再過這種生活

編按:52歲,在醫界同儕和病人間都頗有名氣的婦產科名醫林禹宏醫師,在事業高峰之際,突然被診斷出白血病,人生目標被迫中斷,活下去,變成他唯一的目標。經歷化療—復發—骨髓移植—12個月的等待肺臟—7度肺炎—2個月的葉克膜、肺臟移植……5年驚濤駭浪、瀕臨死亡的抗癌歷程,最後奇蹟似的活下來……閱者無不動容。書中記錄著5年來經歷病魔的折磨、抗癌的治療過程和家人一路傾力陪伴、支持的心路歷程。即使困難重重,但只要抱持希望、樂觀態度去面對,才有機會迎來曙光。

日期:2024-04-19

職場生活

為癌症治療點亮明燈!「19種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健保,最快5月上路,逾3萬名癌友受惠

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大多要透過生物標記檢測尋找基因突變,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簡稱NGS)能協助癌症患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過去必須自費且所費不貲,衛福部日前定案,最快5月起將19種癌別的NGS納入健保給付,預計每年有超過3萬名癌友受惠。

日期:2024-03-18

產業時事

台灣「精準醫療」4大優勢!對症下藥讓患者不必嚐百草 國衛院多方合作強化軟實力 精準治療讓醫療資源最大化

近年全球「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產業快速發展,透過科技化的基因定序,讓醫師能對症下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造福更多病患。2021年,台灣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選為「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亞太區第2名,顯見台灣已乘上「精準醫療」的航空母艦,走入偉大新航道。

日期: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