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是一間連鎖餐廳老闆,她兒子今年準備結婚,所以她想買一間新房送給兒子。她看中一間市價1500萬的房子,她知道替子女買房,若超過免稅額範圍,需要繳納贈與稅,所以她請代書先算一下。代書告訴王女士說,若贈與房子,贈與稅的計算並不是用實際交易價格,而是用房子的評定價格和土地公告現值來計算。代書調出資料後,確認這間房子的評定價格和土地公告現值合計不到244萬元,還在免稅額範圍之內,王女士聽到後很滿意。買賣雙方約定三天後簽約,王女士因要出國,所以請助理先匯1500萬到兒子的帳戶內,以利兒子順利簽約付款。一個月後,房屋交易順利完成,兒子也開始裝潢準備新房,但隔年王女士竟接到國稅局通知,說她逃漏贈與稅,還要加計罰鍰。王女士非常意外,房子價值不是在免稅額範圍內嗎?怎麼會逃漏稅?
日期:2025-01-28
105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後,不動產受贈與取得及繼承取得的案件,取得成本的認定是房屋評定現值及土地公告現值,因為取得成本偏低,大約只有市價的10%~20%,繼承人未來出售時,可能會有一筆高額的房地合一稅必須繳納,所以如何節稅?成了繼承人應該注意的事項。
日期:2025-01-10
(今周刊1455)政府又開支票了!去年產出269億度綠電的台灣,在經濟部部長郭智輝信心喊話下,預期到2026年,將發出破天荒的550億度綠電。官員的豪語,再度成為綠能業者眼中的笑柄。現實是,弊案拖垮進度,今年光電併網量幾乎腰斬。真相是,外商不堪環境惡劣,正加速逃離台灣市場。曾受政府大力扶植的綠能產業,從金童變棄嬰。市場迎來史上最嚴峻的寒冬,賴政府,該醒醒了,光打弊還不夠,還須行政機關展現更積極有效的作為!
日期:2024-11-06
男尊女卑的時代,夫妻一起打拼的財產,許多都登記先生名下,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群人已經來到花甲之年,有的身上有慢性病,有的已經不良於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特點,資產都是先生多太太少。
日期:2024-10-18
父母親若要將大筆資產轉移給兒女,與其直接給錢,不如先幫忙購置房地後再贈與,更能起到節稅作用。專家舉例,4,300萬元現金贈與子女,扣除免稅額244萬後,4,056萬還需繳483.4萬元稅款;若是將該筆資金拿來購置辦公室,就能用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申報,能發揮節稅效果。
日期:2024-09-26
一般民眾對於參與都更後,需要支付哪些稅金?又有哪些稅賦可以減免?這些都更的稅賦問題,特別邀請國富浩華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林松樹及政大地政士聯合事務所地政士藍天佑,來協助讀者們釐清。
日期:2024-09-24
遺產中的農業用地和地上的農作物,由繼承人或受遺贈人繼續作農業使用,可扣除土地和地上農作物價值,免課稅,但小心被有心人利用。地政士表示,就曾有老農民接到姪子電話,表明簽完切結書後,就會將土地賣給他,沒想到這一切竟是場詐騙,對方只是想找替死鬼,免繳50萬元的遺產稅。
日期:2024-09-02
少為夫妻,老來伴!年輕時吵吵鬧鬧,老年時卻是最好的伴侶,老夫老妻相依為命,所以,爸爸走了,媽媽少了伴侶,很容易就跟著走了,這就是我們實務上常常在1~2年內夫妻相繼離世,先辦理完爸爸的遺產案件,接著又辦到媽媽遺產案件的原因。
日期:2024-08-16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二親等親屬間「假買賣、真贈與」不動產,小心兩個連鎖效應。第一,可能會被國稅局視為贈與,超過免稅額還要課贈與稅,第二,未來出售申報房地合一稅也要留意取得成本認定。
日期:2024-06-12
6月10日(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即將來臨,各縣市也推出發放敬老金的計畫,金額從300元至10000元不等,《今周刊》整理出全台各縣市端午節敬老金、慰問金資訊,包含發放對象、禮金金額、入帳時間、資格規定等,符合資格的民眾千萬別錯過了!
日期: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