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1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27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哪一隻鵝發燒了都知道」張麗善如何透過智慧農漁業,帶雲林走出新道路?

《今周刊》週三(6/26)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雲林縣長張麗善以「氣候變遷下雲林的韌性與創新」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雲林縣如何透過智慧農業,讓農業大縣走出新道路。「雲林是台灣的廚房!」專題演講一開始,張麗善以雲林為農業大縣的背景開始談起,「你吃的三把蔥裡面,有一把是雲林的;你吃的三條豬,有一條是雲林的!」她舉例。張麗善指出,雲林是台灣糧倉,是最大的蔬果中心、畜產中心,他在2018年上任縣長時,雲林的農業產值769億元,到了2022年,成長了130億元,達到了890億元的規模,甚至還打出自己的「雲林良品」的品牌。只不過,雲林的農業產值提升,但對於雲林廣大的農業人口而言,卻依然不夠多。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有66萬人口,有49.7%、將近33萬人口從事農業,換算下來,所有從事農業的人,一年收入約25萬元,遠低於勞工基本工資。「雲林要兩脫,第一要脫胎換骨、第二要脫離貧窮」,張麗善坦言,雲林的背景相對艱困,除了高齡化還有少子化,「50歲以上的人佔雲林人口比例超過65%,65歲以上超過20.7%」,還「生不如死」,每年死亡人數超過7、8千人,出生人數3、4千人。雖然面臨挑戰,但張麗善表示,雲林仍不遺餘力要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2020年就已經透過縣務會議成立SDGs團隊,也有出版自我檢視報告,透過大健康產業、永續農業建立韌性的綠色產業,更成立極端氣候變遷辦公室,因應未來氣候挑戰。

日期:2024-06-26

投資理財

台灣大未來》日經指數1年飆21%,東京證交所社長岩永守幸揭「PBR改革心路」:日本終於擺脫陰霾

因PBR(股價淨值比)改革、以及受惠日圓貶值,日經指數過去一年以來上漲21%,今年3月更衝上40,888點歷史新高。東京證交所(下稱東證)社長岩永守幸周三(6/26)接受《今周刊》專訪,並於《今周刊》2024 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發表專講,針對PBR改革進展、日本經濟分析,展現日本吸引海外資金、在整體企業利益向上當頭趁勝追擊的展望。

日期:2024-06-26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劉和然暢談「新北市淨零轉型3大計畫」:一群社區志工默默努力...台灣環保是「世界之光」

《今周刊》週三(6/26)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以「淨零宜居 智慧領航」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新北市如何透過智慧AI,與淨零結合,打造永續的新北市。劉和然分享,他最近代表台灣、以東亞區執行委員身分到巴西聖保羅市出席「地方政府環境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世界大會,讓他感到,「台灣不只有科技、半導體,在環保永續,也做得很努力。」「新北市需要城市觀點,又要有農村意識」,劉和然指出,新北市有板橋的四鐵共構,有像金山、萬里、石碇的農村,人情味豐富,新北市必須兼顧,才能讓新北變成有韌性的城市。劉和然說,面對極端氣候,減緩跟調適,一直是未來城市要面對的,所以新北市以「淨零宜居 智慧領航」作為對策。

日期:2024-06-26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AI的極致就是「多拉A夢」?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看AI投資標的:半導體上游、軟體、邊緣運算

輝達(NVIDIA)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讓台灣刮起「仁來瘋」,而輝達的股價漲勢驚人,也讓AI成為全球投資熱搜關鍵字。對於永續和AI的連結,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秀出一張大型海藻圖舉例,海藻對於緩和溫室氣體排放有很大效果,且透過AI輔助運算,可看到更多復育海藻的可能,甚至應用到其他領域。對於AI投資契機與各階段型態,許家豪說,「AI的極致就是多拉A夢!」他認為AI最終階段就是機器體可以自動判斷使用者的想法、情緒,自動給予回應和解方,並且與使用者互動。他認為,目前AI還在早期發展階段,因此較好的投資是半導體和軟體,因為晶片的反應模式需要「訓練」,以及大量算力去支持運算,最後才能變成推論、對話,所以現階段半導體上游的設計、製造、伺服器、散熱、零組件,以及軟體處理的演算角色,都是投資區塊。許家豪也建議投資人可以關注「邊緣運算」,由於商業用途較廣泛,AIPC(可執行AI運算的個人電腦)會比AI手機更有機會。

日期:2024-06-26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經濟部三策略打造「台灣製造」國際化 ... 加強淨零永續、數位轉型,與國際夥伴攜手擦亮MIT招牌

地缘政治接連撞擊全球經貿、大國權利更迭,持續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不僅如此,美國降息、日本終結負利率、資金環境驟變,隨之改變經濟與金融格局。其次,AI算力、應用領域日進千里,技術革命加速,台灣強化其科技關鍵角色;尤其碳費上路、碳定價時代來臨,永續浪潮升級,產業如何適應、被淘汰?

為掌握未來科技與大趨勢,《今周刊》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緊扣時下最夯趨勢及主題「AI永續 世界新賽局」。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副署長李冠志,以「全球市場新機遇與挑戰:MIT的國際化戰略」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並分為「台灣經貿穩健」、「分散市場布局全球」、「全球經貿挑戰與機會」、「MIT(Made In Taiwan)國際化策略」四大主軸論述。

日期:2024-06-26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獲利和永續能同時達成?連兩年受邀聯合國氣候峰會周邊會議演說 玉山不藏私分享

各界關注全球淨零碳排與碳費徵收議題,台灣企業該如何落實ESG指標、打造循環永續,在淨零時代找到新興機會?玉山金控永續長張綸宇在《今周刊》「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中分享,玉山如何連續兩年受邀聯合國世界氣候峰會周邊會議—世界氣候峰會(WCS),並且連續十年入選DJSI (美國道瓊永續指數),並協助客戶在永續的同時,找到最關鍵資源,節省成本,有更好的效益。「ESG和EPS(每股盈餘)真的可以平衡嗎?」張綸宇指出,玉山今年邀請國際級永續大師、前聯合利華執行長保羅.波曼Paul Polman分享。波曼在任期間,連續11年獲得全球永續企業第一名,同時股東報酬率300%。

日期:2024-06-26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2050年淨零碳排,氫能成轉型要角 … 群翌能源總座:靠單一公司不易成事,需跨產業合作、找出最佳商業模式

「氫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儲存形式多樣、應用多元,在使用時不會釋放有害氣體,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群翌能源總經理陳致源在《今周刊》舉辦2024 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中以「氫能在能源轉型中的角色」為題指出,該公司投入氫能17年,發現想要發展出商務模式很困難。「氫能需要跨非常多部門合作,包含電能、再生能源、化學機械、化工等,很難單靠一家公司就能夠做起來,在日本、歐洲、美國、中國都是一樣,必須是一整個區塊、不同行業聚集起來,一起合作打造商業模式。」陳致源強調,「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開始行動、去做、去試,並且跨不同領域,共同地找到商務模式,如此氫能的應用才有可能在台灣真正的商業化和產業化。」

日期:2024-06-26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賴清德:政府將抓準AI革命契機、全力推動AI產業創新 打造台灣為人工智慧之島

地缘政治接連撞擊全球經貿、大國權利更迭,持續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美國降息、日本終結負利率、資金環境驟變,隨之改變經濟與金融格局。此外,AI算力、應用領域日進千里,技術革命加速,台灣強化其科技關鍵角色;尤其,碳費上路、碳定價時代來臨,永續浪潮升級,產業如何適應、被淘汰?為掌握上述未來科技、大趨勢,《今周刊》舉辦2024 第七屆「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緊扣時下最夯趨勢及主題「AI永續 世界新賽局」,以人工智慧(AI)主播敏熙為活動暖場,並由《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開場致詞,最後,總統賴清德預錄影片,為活動致上祝福與肯定。

日期:2024-06-26

投資理財

大師專訪》鮑爾的遲疑、鬼牌般的川普、習近平的頑固…馬丁沃夫:有絕對理由擔心另一場金融風暴發生

受邀於今年「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發表演說,國際知名經濟評論家馬丁‧沃夫坦言,關於下半年,自己可以列出一籮筐的風險,但若論最擔心的事,他把矛頭對準了地緣政治,以及被他稱為「鬼牌」的川普。

日期:2024-06-26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疫情前低利率時代回不去了?馬丁沃夫:脫鉤正在發生「貿易戰恐越演越烈」

全球經濟正在復甦,不當利率政策、地緣政治、貿易戰等風險因子卻潛伏不散,前景難測。《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家馬丁.沃夫(Martin Wolf)於《今周刊》2024 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發表專講,針對通膨與利率政策、國際貿易兩大主題進行重點分析,直言世界或將迎接新常態。

日期: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