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與清大的希望入學與特殊選才公布,國立基中數理班王辰瀚雙上榜,背後有感人故事,他是中低收入戶,國中曾無法付學費獲瑞芳鄉親扶助,基中3年來提供助學金助他度過難關,不向命運低頭發奮苦讀,家中漏水擺滿水桶陣,也無礙他在餐桌上念書。他喜極而泣,「我曾覺得上天很不公平,但眾多援手讓我學會感恩」。
日期:2025-01-03
過去四年,新加坡如同在疫情後振翅高飛,發展突飛猛進,許多指標顯示其發展成就位居世界前列,甚至在亞洲名列第一。
日期:2025-01-02
教育部12/27公布113學年大專校院的新生註冊率,雖有9校跌破6成快溺水,但仍有8校招生力超強,註冊率衝上百分百,而老牌私校中原大學包含資通訊擴充名額在內,實際註冊率更衝上101.23%,連7年居公私立綜合大學之冠。校方分析2大主因,除公私立大學學雜費差距拉近,學生自主意識提高,傾向據興趣和職涯選讀系所,不再盲從校名。
日期:2024-12-30
距離畢業季才過了短短6個月,人力銀行調查發現,這批Z世代職場新鮮人,已有半數曾換過工作,更有超過3成新鮮人已換了3份工作,顯示台灣職場對Z世代吸引力嚴重不足。調查顯示,「低薪」、「工作沒有成就」、「不適應企業文化」、「常態加班」, 顯示Z世代寧可果斷離職,也不願屈就「有毒」的職場文化。2024年職場新鮮人平均起薪為3萬1650,有1/4仍領基本工資。在通膨、缺工背景下,與新鮮人的期望起薪差了將近7千元,或許這也導致新鮮人寧可延遲就職或另闢新路。
日期:2024-12-06
台積電在國內掀起的半導體人才爭奪戰,早已從台成清交等頂尖大學,擴散至科技大學、私立大學,甚至是技職教育體系。由於台積電執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的牛耳,更是先進封裝技術的先行者,各家半導體設備大廠莫不紛紛加碼台灣,還要延攬更多本地人才,而且從非頂大的國立大學到科技大學的人才都要找。不僅如此,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ASM (台灣先藝科技)喊出未來持續擴展台灣員工,「未來三年將實現每年雙位數的人數成長」。日本半導體設備商龍頭東京威力科創則已推出為期兩年的儲備工程師計畫,招募理工科系背景的大學畢業生,以有給職的身分從頭培養起,而且是一邊培訓成為工程師,一邊教授日文,希望兩年後學員可以達到日文檢定N2或N1的水準。
日期:2024-12-04
編按:根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最新的「2025世界大學排名」,在這份備受矚目的榜單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蟬聯冠軍,倫敦帝國學院與牛津大學分居二、三名。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共有8所大學成功躋身世界前500名。其中,國立台灣大學表現亮眼,成為台灣唯一進入百大的大學,排名68名。而新加坡致力國際化,成績卓越,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都名列世界前15名、亞洲前3名。
日期:2024-11-21
國際知名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發布2025年全球就業能力大學排名調查(GEURS),台灣共有3家院校進入前250強,除台灣大學名列第79名,台灣科技大學更以第82名擠身前百強,超車清華大學的第189名。
日期:2024-11-16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2025年亞洲大學排名,台灣有8所大學擠進前百大,而台灣大學依舊是排名最佳的學校,為第26名,不過名次比去年下滑了5名,其餘7所大學依序為清華大學、成功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台灣師範大學、中山大學以及台北科技大學。若以私校來看,前400名裡面排名最好的是台北醫學大學、長庚大學、亞洲大學、東海大學、中原大學、元智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等,其中也不乏在今年大學分發入學時,滿招的私校。
日期:2024-11-14
「連腳邊的一個紙屑都不撿的人,成得了什麼事?」── 森信三 (日本哲學家)撿垃圾可以累積運氣!沒有比這個更簡單更實際讓你好運的方法了!
日期:2024-11-14
國立大學採購涉弊、校長自肥爭議頻傳,不僅影響師生權益,也有損大學校譽與社會觀感。現行法規下,各校校長運用校務基金缺乏獨立稽核制度,被認為是一切亂象的源頭。
日期: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