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農曆春節連假、228連假後,清明連假即將於4月3日(四)到來!不過,清明節假期是否為國定假日?連假薪水又該如何計算?清明連假加班費有雙倍薪嗎?時薪制跟工讀生是否也適用《勞基法》算法?《今周刊》帶你一次了解清明連假期間薪水及加班費權益。
日期:2025-03-27
全面迎接「川普2.0」,美國政府陸續與多國展開談判,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周五(2/21)重申,盼政府能協助成立國家隊,不要讓企業單打獨鬥,也期盼台灣能透過總統賴清德日前提出的「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擴大國際合作,為全球科技與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對於全教總與朝野立委呼籲勞動節、教師節都列為國定假日放假,吳東亮笑回以企業主身份來講,「放假當然是合理,但不要過頭」,也應與世界各國或產業競爭對手國來比較,希望能理性地探討此議題。
日期:2025-02-21
台灣工時全球第5、亞洲第2,被戲稱為「過勞之島」,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週五(2/21)與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等多名立委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國定假日法制化,五一勞動節、九二八教師節列為國定假日。全教總指出,目前五一勞動節僅有勞工放假,長期以來造成一國多制等放假亂象,行政院卻遲遲無意修正相關辦法,全教總肯定朝野各黨派立委推動國定假日法制化修法,期待成為本會期優先法案,今年開始實施。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過去總統賴清德曾發生「功德院」事件,呼籲不應硬拗教師做功德,希望要求教育部可以研議教師節,也把過去消失的7天假還給勞工。曾任國小校長的民進黨立委伍麗華表示,勞動節放假標準不一,僅有適用勞基法的勞工放假,造成教育現場混亂,希望能用法制化來處理此問題,也希望能夠參考鄰近亞洲國家,於教師節全國放假。
日期:2025-02-21
旅遊業向來被認為是低薪行業,可樂旅遊直售業務部門顛覆人們的想像,新進門市業務只要服務好主動上門的客人,不需要拉業務、向親友推銷產品,就能領到75萬年薪。可樂旅遊直售系統總經理李季柏表示,門市業務同仁只需要服務好網路、電話等靜態訂單,並選擇適合自己做的工作就可以,「雖然是業務,但在可樂是屬於服務性質。」他指出,旅遊業薪資調漲,最明顯的分界點是疫情,「疫情是職場很重要的轉折點,基本薪資從疫情前的2萬8千元,調到3萬6千元,不然沒有人願意來。」而在去年底,可樂旅遊已宣布,自今年1月1日起全體加薪,正職員工全員調幅最高達10%,預估每年人事成本增加近5千萬,並開出業務、線控、行政、資訊、行銷、客服等領域逾百職缺,希望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日期:2025-02-19
台灣的農曆新年是一個重要的連假,許多商務人士在向海外同事或客戶說明放假期間的安排時,容易因直譯或語境不當而使用錯誤的英語表達。以下整理了一些常見錯誤及其正確用法,幫助你避免誤解,清晰地向國際夥伴傳達資訊。
日期:2025-02-12
春節9天連假,許多上班族有的出國、有的返鄉,不過也有不少服務業、觀光旅宿業必須正常上班。對於月薪制、時薪制、排班制的春節加班,計薪有何不同?人力銀行羅列出5種春節常見加班型態,幫助甘苦人維護自己的權益。其中,春節9天連假包含2天例假日、3天休息日與4天國定假日。除夕、初一、初二、初三這四天「國定假日」能領雙倍薪,不過真正能領高額加班費的其實是「休息日」。人力銀行點出,當天加班「前2小時」應以2.34倍薪資來計算,後6小時薪資以2.67倍計算。
日期:2025-01-27
2025農曆過年放9天!春節長假即將來臨,有人已規劃好出遊行程,也有人春節期間需要上班,若民眾因工作性質必須上班,薪資如何計算?對此,勞動部出面說明了。
日期:2025-01-18
114年春節連假長達9天,而台股休市時間則長達11天,僅次於112年的12天;預計從114年1月23日休市至2月2日,1月22日為農曆春節前最後交易,1月23、24日不會開市交易,僅辦理結算交割作業。值得留意的是,114年1月交易日僅有15天,是114年交易日最短的月份,2月估有19天,為次短的交易月份。除了春節之外,股票市場還有哪幾天放假?《今周刊》本篇整理2025(114年)台股行事曆,帶讀者一探究竟。(原文刊載於2024/12/24,更新時間為2025/1/13)
日期:2025-01-13
想當台積電(2330)股東,不必花大錢,只要動動手指頭就有機會!專屬HAPPY GO App會員的好康,即日起至2025年1月31日,開啟HAPPY GO App內綁定的財政部發票手機條碼(發票載具),存到「尾數末四碼2330」雲端發票,即可獲得台積電股票抽獎資格,獎項就是台積電股票10股購買金,有5名幸運兒獲得。至於如何綁定呢?以下有教學步驟。此外,綁定也有好康唷,即日起至2025/12/31,於HAPPY GO App首次綁定財政部手機條碼,即可獲得HAPPY GO限時點數50點。
日期:2025-01-03
在日本,租車選擇極為豐富,有國際大車商自營,有代理商製作比價網站,也有二手車商專攻便宜取向,再加上有台灣代理商簽約銷售,租車渠道可說是四通八達,在疫情之後更是百家爭鳴。鹬蚌相爭,我們這些旅人當然是漁翁得利啦!但租車問題多,包括線上比價時一定要選最低價嗎?羊毛有沒有出在我這頭肥羊身上?如何預約車輛?怎樣的車輛才適合?如何付款?到了機場後,租車公司在哪?在國際線大樓還是在國內線大樓?如何與對方聯繫?怎麼搭乘租車公司提供的接駁車?到了租車公司之後,要交付什麼證件?簽署什麼文件?要不要將保險加至「天花板」?甚至有些租車公司還有簡單的測驗。完成手續後,準備取車又要注意哪些事項?隨便看一圈就好嗎?車內的功能是不是盡數都會使用呢?最後,終於可以開車離開停車場,鬆了一口氣嗎?先不要,經驗告訴我們,一出停車場就發生車禍的機率不是零,而且還滿常見的喔!魔鬼藏在細節裡,做好準備,我們即將開始大解析囉!
日期: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