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3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11-22
產業時事

向施振榮學習

創投業存在台灣超過40年,第一家創投公司宏大創投的發起人是宏碁創辦人施振榮。高齡80歲的他,5月底時剛完成一個8億元的募資案,用來投資一家建造零碳排環保船的新創公司,並且擔任董事長。

日期:2024-08-21

產業時事

10年來新創家數大增209%,從1年獲200億投資飆到近900億 獨角小獸島內大爆發 2024年新創100大

(今周刊1444)台灣新創公司家數年年成長、早期投資金額、件數創新高,百隻獨角小獸嶄露頭角⋯⋯;台灣新創產業生態系正以可見的速度,形成物種多元、植物繁茂的熱帶雨林。機會存在,但挑戰也未歇,獨角小獸們如何茁壯、出海,仍是首要課題。

日期:2024-08-21

產業時事

吳東進與吳東亮兄弟同框!父親吳火獅創立的大台北瓦斯慶60週年,讓台北人不再「出門白領、回家灰領」

大台北瓦斯公司於民國53年7月1日成立至今,在週一(7/1)舉行歡慶60週年的茶會,在致詞時,大台北瓦斯董事長吳東進分享,當初父親(新光關係企業創辦人)吳火獅因應社會民生需求,接手台北市政府煤氣公司的情境,也呼籲台灣應該加速推行氫能發展。

日期:2024-07-01

職場生活

誰說少子化就招不到學生?臺中科大新生註冊率95%,五專百分百大滿貫…校長親解百年名校額滿關鍵

臺中科技大學的五專部,至今仍是全國學生人數最多的公立學校,憑藉在業界豐沛的校友資源,以及優異的辦學品質,讓這所擁有105年歷史的名校,無懼少子化衝擊,招生創紀錄。

日期:2024-05-29

產業時事

家登小金雞家碩暫定以215元IPO 馬上締造多位內部億萬富翁!當初邱董分拆時,為何要員工認股?

護國神山重要供應商家登精密(3680)分拆出來的小金雞家碩科技(6953),預定上半年從興櫃轉上櫃,日前公告董事會通過,IPO前現金增資發行新股的發行價暫定215元。同時擔任家登及家碩董事長的邱銘乾透露,隨著家碩科技的股票上櫃,家碩內部將產生多位千萬富豪,甚至是億萬富豪!邱董認為,想要致富的年輕人不應該靠高薪,而是透過自己事業的投資夥伴來致富;對於公司老闆來說,如果要真正吸引人才,並留住人才,就要設計一套制度,讓員工把工作及事業結合在一起,才能激勵員工全力以赴。

日期:2024-04-15

產業時事

人人都值得擁有真愛 Coffee Meets Bagel伴你尋愛 拒絕9億收購!創辦人Arum Kang實踐理念經營主導權

「不!我們不接受這筆收購!」3姊妹站在5位資深創業家面前,斷然拒絕富豪馬克·庫班(Mark Cuban)提出以3千萬美金,約9億台幣的價格,買下他們公司「Coffee Meets Bagels(CMB)」的請求,令所有人大感意外!這個場景出現在2015年的美國實境秀《創智贏家》(Shark Tank)中,節目提供新創者和資深創投面對面募資的機會。Arum Kang 3姊妹竟然對節目有史以來最高的收購價格不為所動,大膽say ”No”,反而讓她們一炮而紅。

日期:2024-04-02

產業時事

RIN年會12國頂尖機構齊聚!工研院大秀機器人協作解決勞動力,經部:讓世界看見台灣創新技術

全球最大應用研究機構組織RTOs International Networm(RIN)首長年會首度前進亞洲,一連於3/26、3/27在台灣舉辦,包括芬蘭、法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12國頂尖研發機構的首長齊聚台灣,突顯台灣在創新研發的深厚實力,受到國際認可。本次RIN主席、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表示,RIN是全球最重要國際應用研發機構鏈結平台之一,年會移師台灣,突顯台灣獲得肯定,此次聚焦氣候變遷、勞動力短缺等挑戰,台灣會和國際互補,建構韌性社會。

日期:2024-03-27

產業時事

一位親身歷經半導體創谷的老矽谷人揭密:「矽谷」從何而起?它為何能一路走到今天的地位?

我居住的社區,最近搬來了一位經歷最早矽谷成形時代的鄰居, 羅傑波若佛(Roger Borovoy)先生。他在由我好友龔行憲也是大家熟悉的光纖教父主持的演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參與矽谷開創的趣事,以及為何此地被全世界尊稱為矽谷的來龍去脈。

日期:2024-03-05

職場生活

創投該有創業經驗嗎?

創投不一定要創過業,但有過創業跟產業經歷,絕對是同理創業者跟提供有效資源的背景之一,創業過也不一定適合做創投,因為在場上跟場邊的技術與心態,其實很不一樣。

日期:2024-02-05

職場生活

高中讀建中,大學聯考卻落榜連吊車尾的志願也上不了...洪惠風:「沒面子」3個字改變我一生

早上的門診結束時,已經下午3點多,診間的門又被推開,進來了一對母子,兒子看起來17、18歲,他們送給我一盒水果。「醫師,你不認得我們了吧?」那位母親問。我看了看他們,真的沒什麼印象。「6、7年前,你幫他通了腎臟的血管。」我還是沒什麼印象,媽媽接著繼續說:「小兒科劉醫師轉來的。」我看著少年,實在認不出來,6、7年前他只有11、12歲,和現在的長相應該完全不一樣,也許我看到心導管照片就會想起來,但當下卻一點印象都沒有。「那時他的血壓都高到200多,你幫他通了以後就正常了。他今年考上台大,我們特地來謝謝醫師。」我突然覺得有一條久未被觸弄的心弦受到撩撥,有些不能自已。那麼久以前的事,病人竟然記到現在。對我們醫師來說,常常只是日常的一部分,有時甚至只是門診簡單的一席話,卻可能改變病人的人生走向。醫師的影響力,往往超過自己的想像,這些,才是支持同仁們堅持下去的力量,但是一位醫師能接觸到的病人畢竟有限,藉著寫作或者其他傳播方式,才能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日期: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