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灣醫療展於12月盛大舉行,眾多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和創新應用在展會中亮相。作為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領域的領軍企業,亞太區總經理蔡慈予Kalucia Tsai代表設備大廠The Baker Company在此次展會中展示了其在GMP細胞治療製劑與低氧操作技術上的應用,吸引了來自醫療研究、臨床應用及產業界的廣泛關注。
日期:2024-12-17
「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12月5日至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登場!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以「精準創新、邁向卓越」為主題,聚焦突破性的「AI新藥研發」。在醫學大學、醫學中心與生醫產業優勢上,與國際著名生物醫藥研發的日本京都大學成立全球研發中心。內容圍繞「再生醫學」、「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特色醫療」及「創新研究」五大核心,全面呈現醫療創新與臨床應用的最新突破。
日期:2024-12-11
「外泌體平台具有龐大潛力,可以治療癌症、神經退化退化等疾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這句話背後,是中國醫藥大學全力投入細胞治療、外泌體體研究的發展方向。鎖定外泌體的研發路線,中國醫藥大學將在11月2日舉辦「國際外泌體前瞻研究及創新治療論壇」,並邀請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教授(Prof. Randy Wayne Schekman),擔任主講嘉賓。
日期:2024-10-24
編按:台大醫院週三(8/21)召開記者會,宣告醫界重大氣管創傷新突破!日前一名24歲男子颱風天出勤工作,遭路邊掉落電線繞頸,引發頸部重大外傷、氣管嚴重破損,生命垂危。所幸,經多所醫院搶救、台大氣管移植團隊利用主動脈組織工程技術體系接力救命,讓該男子奇蹟生還!由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於2017年成立,受國科會支持補助,也與法國氣管權威馬丁那教授(Emmanuel martinod)團隊交流合作,歷經無數基礎研究、數十例成功動物實驗,終於獲得衛福部核准執行人體臨床試驗共5例,其中3例成功獲救,包含亞洲第一例成功案例以及該名24歲男子,其他案例也重獲新生存活超過3年。陳晉興在記者會中提到,希望未來氣管移植或重建手術能成為台灣常規醫療、納入健保給付,也能成為國際上的醫療幫助,台大醫院氣管移植團隊也持續努力在該領域深耕,期盼從基因改造(人工合成主動脈)、其他動物等異種移植來為相關病患增加移植資源,提升每一個病患存活率,為國人醫療福祉持續努力。
日期:2024-08-21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首要政見打造「健康台灣」,並在三大任務型編組委員會中,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並喊出2030年要降低癌症死亡三分之一的目標,顯見一個健康、永續的台灣,是未來長遠的戰略目標。
日期:2024-08-01
每年七月的亞洲生技大展,都有機會帶動國內生技概念股漲勢表態,專家建議,鎖定具利基型的生技概念股,可望成為資金追捧的亮點。
日期:2024-07-10
(2024.06.20編按:再生醫療法已三讀通過,通過要點包括禁胎兒提供細胞、治療應排除異種細胞、組織,以及恩慈治療有條件免完成人體試驗,非醫療機構執行再生醫療最重罰2000萬。)再生醫療可用於癌症治療、器官移植,但礙於法規,遲遲無法廣泛應用。衛福部今年版本修正過去爭議條文,但仍出現部分癥結,讓外界擔憂上路後執行成效。
日期:2024-05-22
RMT控股集團旗下的台灣博醫能生技,日前取得工業技術研究院的幹細胞治療技術授權,力拚在台完成第三期臨床實驗、加速產品商業化腳步,以為糖尿病患者開啟療程的另一扇窗。
日期:2024-03-20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熊本新廠預計本周六(2月24日)揭幕,這座新廠不只是台積電在疫情後大舉擴張,首座完工準備量產的新廠,更是日本半導體復興的重要里程碑。輝達將公布上季財報,不只營收可望翻倍,獲利更是暴增7倍之多,不過能否如市場預期帶動台灣相關供應鏈,因AI浪潮攀上高峰,值得投資人留意。1、台積電熊本廠揭幕,日本首相、皇室均出席2、輝達公布財報,AI浪潮再起?3、中不了樂透或刮刮了?2月五檔新股抽籤本周截止,有機會現賺2萬紅包
日期: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