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一年,漢娜.鄂蘭以記者身分前往以色列,採訪納粹戰犯艾希曼的審判,並於報導中提出「平庸的邪惡」觀點,為邪惡增加新定義,對當代政治哲學帶來深刻影響。
日期:2025-03-05
川普的「美國優先」並非其原創口號,而是美國歷史上孤立主義的一再反芻。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傳奇飛行員查爾斯·林白,在二戰爆發前曾在全美極力鼓吹美國應遠離歐洲戰爭。而在1992年共和黨初選中,挑戰老布希的派崔克·布坎南,則批評美國介入伊拉克與科威特的戰爭,並反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主張美國應專注於自身利益而非全球責任。這些歷史人物不僅塑造美國政治的孤立主義,更成為川普政策的靈感來源,使「讓美國偉大」成為影響全球的政治信條。
日期:2025-02-25
就USAID問題,即使,而且大膽的假設萬一有一部份屬實,我的看法是不妨參考這麽一句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共產國家歷史上在國際上做那麼多宣傳與政治顛覆的行為,民主國家也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然要有相當的限度與制衡。
日期:2025-02-20
在今年農曆年前,新加坡外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在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演講,回顧新加坡立國六十年的發展成就與成功因素、分析當前世界格局的轉變、並提出新加坡因應世界變局的六項外交政策原則。以下是他的演講摘要。
日期:2025-02-08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在國會山莊圓形大廳,發表了他的第二次就職演說,承諾推動一場「常識革命」,並宣告「我們正處於一個令人振奮的國家成功新時代的起點」。在這場30分鐘的演說中,他提到了「變革的浪潮」將拯救美國,擺脫他所認為由前任總統拜登政策帶來的「衰退」。他預計在演說後簽署約200項行政命令、行動和公告。川普表示:「美國的黃金時代從現在開始。從今天起,我們的國家將再次繁榮昌盛,並重新贏得全世界的尊重。」
日期:2025-01-21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受美國主導自由世界政經的推動,全球經濟逐步邁向整合。然而,自2010年代起,促成全球化的順風因素逐漸消退,甚至在某些方面的發展轉化為逆風。此外,數位化、人工智慧(AI)與加密貨幣等革新技術,正為全球企業帶來前所未見的機遇。因此了解這些挑戰並且擬定明智的對應策略, 攸關企業的興衰存亡。
日期:2025-01-17
饒舌歌手「閩南狼PYC」陳柏源曾高喊兩岸統一,在中國的公司卻被掏空,還被嫌犯指控「台獨」,中國不但不處理還要他繼續愛黨愛國,讓陳柏源突然夢醒態度大轉變。台灣網紅八炯6日找來曾是中國統戰樣板的陳柏源,推出「中國統戰紀錄片上集」。該影片詳細揭露中國是如何收買台灣網紅,以此進行統戰。引發熱議。陳柏源馬上就被中國小粉紅砲轟,連抖音帳號都被封了。
日期:2024-12-08
第27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回饋社會公益活動捐贈儀式暨公益論壇週二(12/3)登場,呂宗耀以「2025全球地緣劇變下的投資觀點」為題發表專題演講,談川普上任後的國際政經局勢變化,及其中可能受益或遭淘汰的產業。此外,呂宗耀也提醒投資人及企業經營者,在混亂中不應固守「僵化的教條式邏輯」,而要講求「洞悉人性、隨機應變的智慧」。
日期:2024-12-04
建國不到六十年,新加坡從落後國家到最先進國家,成為世界金融與商業中心,去年人均所得高達84,734美元(全球第五),最新人類發展指數排名全球第九。李顯龍資政於11月12日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演講,提出新加坡成功的大六因素。
日期:2024-11-24
川普2.0人事消息每日推陳出新,除了確定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生技業企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領導新設的「政府效率部」外,還找來福斯新聞主持人赫格斯(Pete Hegseth)出任國防部長,成為國安團隊最大黑馬。但台灣更該注意的是另外幾個人事案,其中透露出川普2.0的新抗中連線隱然成形。
日期: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