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部地區昨天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震矩規模7.7),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屬於淺層地震,鄰國泰國都有強烈感受。規模8.2的地震威力有多大?
日期:2025-03-29
今周刊編按:28年大潤發品牌即將步入歷史,全聯宣布將大潤發賣場名改為「大全聯」。董事長林敏雄表示,「融合打造更強大的全聯,制度並行推動品牌向前,才能加快腳步創造綜效。」林敏雄表示,集團兩大品牌將整合溝通,但維持量販、超市兩種業態操作,大全聯將轉型成社區的中心,打造為一站購足社區百貨。林敏雄表示,面對超競爭的通路挑戰,全聯持續堅守「便宜」的核心價值,透過不斷創新、進步,期盼帶給顧客最豐富的消費體驗,集團結合超市、量販、生鮮雜貨外送、電商等,涵蓋最便利的線上、線下服務,走出通路外更有全支付打造最多元的使用情境,讓有溫度的「PX服務圈」更接地氣的融入消費者生活。大潤發是潤泰集團1997 年創立的量販店,全盛時期全台擁 24家分店,年營收破 400億元。2021 年 10月,全聯以 115億元買下台灣大潤發股權,經公平會近 9個月審核後,最終在2022 年 7 月 1 日獲准此併購案。大潤發今年將在桃園青埔開新店面,預計將以「大全聯」亮相,集團今年業績可望達 2,200億元,目標總店數達 1,250店。全聯說,大全聯量販以專門店組合,提供一站式購物環境,商店街涵蓋餐飲、藥妝、鞋類和生活用品等,賣場內則提供生鮮和熟食多元、電器、進口、酒類商品特色的主題陳列,將以有趣多元的體驗活動,提供好逛又好玩的空間,以導入更多家庭客源。
日期:2025-03-28
統一發票114年1、2月期千萬元特別獎獎號週二(3/25)公布,特別獎號碼為95980685;200萬元特獎號碼為37166026。另外,頭獎20萬元3組分別為78394633、26503878、39200954。趕快拿起手中的發票對對看,或許會被「財蛇爺」眷顧喔!全聯福利中心公布開出1張特別獎,特別獎開在臺南學甲華宗門市,幸運中獎者消費49元購買布丁,即獲得特別獎1000萬元。
日期:2025-03-25
編按:這本書是謝長廷派駐日本將近3千個日子中,記錄台灣、日本從地震災害互相援助,還擴大到疫情期間,贈送疫苗、口罩,以及支持台灣農產品。他認為,近年台日關係變得很好,文化、經濟、體育等各領域交流密切,「善的循環」已深入台日基層民間。尤其,一位老婦人拿了1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2萬1160元)要捐給花蓮,婦人說因自己年老又重病沒有辦法去了,希望這1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2萬1160元)能替她捐給台灣,謝長廷聽了不禁感動的眼眶泛紅!謝長廷回顧,擔任駐日大使是他任職最久的一項公職,連同留學時代算起,更在日本生活長達13年,是非常特殊、深刻的緣分。謝長廷卸下駐日大使職務後,他幫自己設定目標,要成為「台日友好」的終身志工,繼續推動台日之間「善的循環」。
日期:2025-03-21
作為電子支付後進者,上線短短二年多的全支付,又在今年初進軍韓國跨境支付市場,它要如何一步步串聯台灣人喜愛的旅遊目的地,培養台灣消費者黏著度?
日期:2025-03-19
編按:本書作者洪財隆是深具人文關懷的經濟學家,曾長期擔任台灣經貿政策幕僚。洪財隆2017~2025年在公平交易委員會任職,這8年間見證台灣在劇烈變動中,轉型成珍視經濟自主與韌性的國家。面對當前台灣的挑戰,洪財隆提出「以人為本」的經濟觀,強調真正的經濟發展,應該更全面看見人的需求;對於每一位關心台灣當前局勢的人們,他更以「壓力下的優雅」的應變姿態,鼓勵人們透過知識、熱情與勇氣,尋求個人與組織的能動性。洪財隆在書中指出,法國從2024年起,立法禁止超市就食品和日常用品進行不當削價促銷,例如買一送一等大家習以為常的促銷,有趣的是,為何台灣常推削價戰?文中探討「競爭法如何促進社會公平?」以全聯為例,詳細點出通路商、供應商的愛恨情仇,他結合在公平會的實務經驗,剖析台灣經濟「轉大人」的關鍵下一步。
日期:2025-03-14
路透社報導,Uber決定終止併購Foodpanda台灣,公司證實受到監管障礙影響,不會對台灣公平會的決議提出上訴,預計將支付2.5億美元(約新台幣82億)的解約金給Foodpanda台灣母公司Delivery Hero集團。
日期:2025-03-12
走入超商買牛奶,936 ml 的台灣鮮乳售價92元,一公升的紐西蘭液態乳,表訂零售價為 129 元,不少消費者好奇,既然紐西蘭牛乳已於今(2025)年1月起零關稅來台(註1),為何價格依然高昂?
日期:2025-03-07
衛福部推動分級醫療多年,醫學中心收治輕症患者比率卻仍持續上升,近期發生的急診壅塞現象,也是病徵之一。為何台大醫院能用6年時間,讓向下轉診件數翻倍?
日期:2025-03-05
知名線上旅遊平台「KKday」近日驚傳大規模裁員,約38位海內外員工遭到資遣,佔全集團員工數3.7%。有員工在得知消息後當場落淚,對突如其來的變動感到憤怒和不平。業者回應,此舉是為了啟動新一波的組織再造,聚焦全球策略商務拓展處的組織佈局與人才整合。只是仍引發員工的恐慌、不安,未受影響的員工也陷入恐慌,擔心下一波裁員會輪到自己。
日期: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