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10日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警告,若西太平洋爆發戰爭將摧毀全球經濟,導致核戰風險升高,甚至造成50萬人絕望而死,更強調台灣海峽對全球貿易重要性,且台灣半導體也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
日期:2025-04-15
過去一週,全球金融市場顯著震盪,連帶讓我們長期信任的資產——美國公債,也出現了罕見的波動。看了幾則令人擔憂的新聞之後,我加上了自己觀察債市的心得,整理給大家參考,文章有點長,但很輕鬆閱讀,我相信對債券投資人會很有幫助。根據 Bloomberg報導,美債近期的表現甚至出現與風險資產(如股票、加密貨幣)同步下跌的狀況,這打破了過去「股跌債漲」的避險規律,市場開始質疑:美債是否仍是全球最安全的資產?
日期:2025-04-15
存股池追蹤的美國公債ETF,在一個星期內重挫8%至9%之間,股債雙殺的陰影再度籠罩我們心頭。部分媒體直指這次美債價格大跌,主要是中國政府殺出美國公債,作為貿易報復的手段。不過,總編的看法跟主流媒體大相逕庭!
日期:2025-04-14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因市場動盪而暫緩實施其大規模進口關稅計畫,然而,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並未因此消除,更引發了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白痴溢價」(idiot"s risk premium) 的概念浮出水面,警示著川普政府不明智的經濟政策可能帶來的長期損害。
日期:2025-04-14
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加關稅的政策反反覆覆,周一(4/14)稱關稅豁免清單是「假新聞」,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受訪時透露,智慧型手機、電腦和其他一些電子產品都將納入半導體的範疇。對於中國商品可能有洗產地問題,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專訪時強調,「台灣不能成為破口」,政府祭出3道防線因應洗產地或違規轉運,事前要防治、事中要嚴查、事後要嚴處。對此,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認為,實情恐怕是,行政官僚部門對川普發動關稅戰不滿,企圖「調整」關稅政策變得較不激進,在執行層面和川普拉鋸中。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分析,美國商務部長的談話,顯示美國將對全球關鍵供應鏈展開更高標準的「安全溯源」調查,篩選出可信賴的夥伴。台灣應把握此機會建立信任產線與製程透明機制,確保台灣資通訊產業符合美方未來《232條款》(Section 232)下的「安全供應鏈」條件。
日期:2025-04-14
當美國總統胡佛簽署法案時,1930年關稅貿易戰正式鳴槍開打,結果卻陷入「保護—報復—崩潰」的死亡螺旋,美股3年暴跌89%,如今川普再度讓歷史重演,投資人該怎麼因應?
日期:2025-04-14
美國宣布新一波關稅豁免名單,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到高雄與產業座談,市長陳其邁為鋼鐵螺絲業發聲,盼公共工程管制中國鋼鐵,另建議調降央行存款準備率,產生更多資金動能給銀行幫助企業。卓榮泰說,銀行準備率牽一絲動全身,回去要跟央行好好討論;至於台灣何時進行下一波談判,完全不是操之在我方,這周要用最快速度通過特別條例及預算,將嚴防洗產地,啟動反傾銷調查。
日期:2025-04-13
我在加州州立大學教授比較革命變遷課程。其中一個廣泛被接受的理論認為,激烈的經濟與政治改革可能導致政權瓦解,或至少造成嚴重的不穩定性——這套理論同樣適用於民主政體與威權政體。
日期:2025-04-13
英國作家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世界文學經典名著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以「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為全書的開場白,凸顯在劇烈變動的時代,歲月靜好成昨日黃花,樂觀與悲觀之所以可併存同時代場景,乃出於個人選擇絕處逢生新闢天地,或墨守成規躺平待斃。
日期:2025-04-11
今周刊編按:白宮宣布川普對中國關稅徵收至少達到145%,美股週四 (10 日) 回吐前一日大部分的驚人漲幅,債券和美元再次遭遇拋售,台積電ADR跌幅近5%。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強調隨著貿易談判進展,長期不確定性將會消除,「漲2%跌 1%,這比例並不算差,或者是漲10%跌5%。」
日期: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