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近來美國總統川普給台積電出的考題,包括他想要讓半導體製造回到美國,還有要如何救活英特爾,有兩個重要的觀點與報導,我想就這個議題,討論一下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日期:2025-02-14
火遍海內外的 DeepSeek 震動全球市場,物美價廉的大模型讓投資人對科技巨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巨額投資產生質疑。然而,微軟 (MSFT-US)、Meta(META-US) 等多家美國科技巨頭在財報會議上強調,儘管面臨挑戰,他們仍未動搖繼續大規模投資 AI 的決心,投入規模和力度仍將是巨大的。同時,軟銀正計劃向 OpenAI 投資最高達 250 億美元。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最新警告稱,投資者對人工智慧的狂熱助長了美股的「泡沫」,其程度類似於千禧年網路泡沫破滅前的情況。他指出,目前定價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同時也存在利率風險,這種組合可能會刺穿泡沫。
日期:2025-02-02
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NBIM)執行長坦根(Nicolai Tangen),於22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拋出震撼彈,建議投資者逆勢而行,拋售美國科技股,減少私人信貸投資,同時增持中國資產。
日期:2025-01-28
虛擬資產表現近期引發全球市場高度關注,其中比特幣價格更屢創新高,讓各界正視虛擬資產或將成為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凱基證券於2024/12/31起正式開啟虛擬資產ETF交易,為國內首家券商上架美國、香港交易所上市逾60檔虛擬資產ETF,提供符合資格之專業投資人以複委託方式投資,讓凱基證券客戶享受多元且彈性的商品選擇,更可跨越時間地點限制,參與比特幣等虛擬資產行情表現。
日期:2024-12-31
即將結束的龍年,全球經濟宛如「神龍擺尾」,度過有驚無險的一年。多國央行終於重新回到降息階段,然而從地緣政治衝突,再到新任美國總統川普的改動,尤其是關稅、移民政策上的不確定性,易使投資人「蛇影杯弓」,令市場隨之波動不斷。
日期:2024-12-06
美中科技大戰四處烽火、近身肉搏,沙烏地阿拉伯為了取得輝達AI晶片,甚至換掉國家科技大學校長,對「親美 vs.親中」具體表態。
日期:2024-10-30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上周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的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展出了運用兩種武器系統能量,以及經濟部支持的淨零碳排科技,所打造出的「高效率綠能電解產氫技術」,潛在用途從國防的軍事設施及武器系統的移動式電力、分散式電力,到民間的醫療院所及大型公共場所的電力備援,產業界的氫能燃料系統都有。根據中科院現場說明,這套「國防綠氫」是運用了飛彈氣體純化的衍生技術,以及核生化機動化學的衍生技術,分別打造了氫能電池方案的氣體純化系統與氣體監測分析系統。不僅如此,這套氫能電池方案也結合了國立清華大學等學術界及民間企業的力量共同開發。
日期:2024-10-22
降息有助於刺激經濟活動,鼓勵個人消費與企業借錢投資,基本上有利於金融股。問題是,金融產業大體可劃分為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領域,它們對降息受惠的程度深淺不一。
日期:2024-10-11
上週五,總編的第二大持股—長榮(2603)股價單日大跌9%,而我的第一大持股—帝寶(6605)則是下挫2.8%。這兩檔股票一日的下跌,就讓我帳面持股市值蒸發80幾萬元。雖然我的心情還算平靜,卻不免情緒掀起了一些漣漪,不禁讓我想了往事‧‧‧
日期:2024-10-07
鴻海科技日登場!這次不僅將展出兩款全新設計電動車,預計輝達的AI伺服器GB200的量產版,也可望在活動中同步亮相。GB200預計在11月量產、年底就能小量交貨,這次科技日能否再帶起AI狂潮?新新併隨中信金退場後,2家公司本周就要召開股臨會。不過,反對派新光金大股東林柏翰大張旗鼓,不斷向新光金外資與小股東喊話,呼籲投下反對票。這場金融合併戲碼能否順利落幕,仍待觀察。1、鴻海科技日來了! 不只有電動車、GB200量產版也亮相2、新新併最終回? 新光金、台新金召開股臨會3、特斯拉「全自駕」計程車來了 未來汽車真的不需方向盤了?
日期:202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