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四年全球資本市場看似亮麗,但各項金融商品的表現落差不小,股漲債跌之外,黃金、比特幣的飆升也讓市場驚豔,因此能在二四年績效脫穎而出的主動式基金就值得特別關注。進入新的一年,本刊特邀三位過去一年表現優異的基金經理人,分享其致勝祕訣,並提供二五年的投資策略。
日期:2025-01-08
在台灣投資市場中,ETF已成為許多投資者的選擇工具之一。金管會2024年7月底宣布,開放主動式ETF與被動式多資產ETF,引進多元化金融商品。預計從2025年起可望迎來首檔主動式ETF或被動式多資產ETF上市,投資人該如何選擇?
日期:2024-12-09
近年來被動式投資熱潮興起,台灣ETF規模成長率更居全球之冠,在此浪潮下,一向標榜「主動式基金專家」的安聯環球投資,仍對自己的核心理念有所堅持。
日期:2024-11-27
如何準備退休金?近年不少民眾會透過買基金、買ETF等方式,幫助自己滾出一桶金。資深財經媒體人羅際夫表示,不論透過定期定額、買零股、每月投入3千元或5千元投資,重點是挑到好標的。他建議處在人生不同階段民眾,單身族勇於投入科技類股等積極標的;三明治族佈局全球市場並著眼債券或ETF避險;進入準退休族群,慎選高配息型ETF或債券等穩健標的。透過不同階段紀律投資習慣,人人有機會達到財務自由!
日期:2024-11-25
「台股今年漲28%,大家有賺到錢嗎?」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在《今周刊》全球經濟展望論壇專講時表示,扣除台積電,台股報酬率只有10%,投資人可以觀察資金的流向,「錢不會騙人」。他預估明年川普當選後,上半年四大方向是人工智慧(AI)、自駕車、星鏈和比特幣,下半年邊緣AI會大放異彩。陳奕光也特別提到「含金量」,台灣前50大企業的獲利達34%,輾壓中國、南韓和香港,資金就會往含金量較高的產業走。
日期:2024-11-22
第三季台股盤面重心,從大型權值股轉移到中小型利基股,也是主動式基金的擅長領域。因此在9月底第三季結束前,各家基金勢必趁機拉抬績效,而8月積極布局的標的,就值得投資人追蹤。
日期:2024-09-11
通膨加劇,就算30歲年輕人也憂心65歲退休後只有公園可睡,財經主持人盧燕俐傳授1招,只要按照步驟逐步完成,退休後每月有10萬可領不是夢。
日期:2024-08-29
今周刊編按:擁有超過29萬股民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週四(8/1)進行第1次除息,開盤就秒填息,股價開高走高,最後收在14.48元,首迎息利雙收。00939為首次配息,每單位配發金額為0.063元,股息預計8月26日入帳。
日期:2024-08-01
AI成為吸金關鍵字,盤點市面上以AI為投資主軸的主、被動基金,已達16檔,雖看似選擇多元,實則須小心持股與全球股票型、科技基金重疊性高,導致資產配置失衡。
日期: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