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醫藥監管制度,以及利用AI開發新藥,成為中國製藥業加速發展的關鍵優勢。面對半導體生產轉移的壓力,台灣應該更廣泛地應用電子業的專業知識。
日期:2025-03-19
美中角力延伸至生技領域,在美國政府劍指中國製藥代工龍頭下,台灣業者關注著可期待的商機,卻也得面對當前自身實力上的挑戰。
日期:2024-09-18
繼「掐脖」中國半導體產業後,美國政府將「抗中」的長矛指向生技產業。一紙由總統拜登宣布的新生技投資計畫,未來將如何牽動美中兩國的生技競爭態勢?台灣的機會又在哪裡?
日期:2022-09-21
近五年快速崛起的中國醫藥產業,積極在全球攻城掠地,也將版圖踏進台灣,除了此次BNT疫苗的大中華區代理上海復星以外,還有幾家中國藥界新星,也開始在台灣布點活動。他們手握台灣市場代理權,來勢洶洶。以下是幾家攸關台灣新藥的中國公司,他們的發展與崛起,是台灣的借鑑,亦是一記他們已然進逼台灣的警訊。
日期:2021-06-09
香港市場多半是中國製藥公司,他們專做自家生意,且中國藥品市場競爭劇烈;台灣生技公司多專注美歐市場,若嫌股價表現不佳就轉掛港股,恐怕不是個理智的選擇。
日期:2019-08-28
時序進入2018年,萬點行情中的「棄兒」——生技股,情況悄悄出現改變,隨著股市大戶資金重新回流生技族群,默默布局「藥證收成股」,中國醫療改革,藥品市場陷入混亂,反成台灣生技產業谷底翻升契機,下一波生技明星是誰?國際最夯的癌症療法是什麼?成為市場最關注課題。
日期:2018-01-25
曾經,它被貼上政治色彩,被指控圖利特定人士,讓新藥研發的幼苗差點淹沒在政治口水裡;如今,它用研發成果證明一切,還讓股價漲破百元,這是中裕新藥的故事。
日期:2014-05-01
在台北經營管理學院主辦的「第一屆傑出大陸台商獎」當中,李時珍獲頒「轉型升級獎」;從一只配方到製藥大廠,二十年來,李時珍的確需要一連串的轉型升級。
日期:201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