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1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11-22
職場生活

手機調「深色模式」更護眼?眼科權威醫揭恐怖真相:1原因增加眼睛負擔「看久恐引發暈眩」

很多人在使用手機時,會使用「深色模式」,認為這樣比較不傷眼睛。但是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這樣反而會增加「高對比」,負擔更大,對視力是一種傷害,看久了還有可能會引發暈眩。

日期:2024-10-29

職場生活

專家擬的最後一程旅行計畫書 安寧舵手陳榮基:善終要先善生

八十六歲的陳榮基精神還很旺盛。他是台灣「安寧照護」的舵手,長年關照台灣人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即使醫師年紀也大了,但他始終不忘繼續倡議好好活、好好走的信念。

日期:2024-09-18

職場生活

三成受訪者不清楚預立醫療決定 全國簽署率僅0.4% 人生必修的安寧善終學

人生於世,死亡是注定的終點,然而最後一段路,人們應該怎麼走?插管吊命?靠機械呼吸?成為身體健康的植物人?其實,還有別的選擇。

日期:2024-09-18

職場生活

74歲仍親自執刀!行醫40年、換心500顆...心臟名醫魏崢的傳奇人生:最難的手術,最想自己上

1988年帶領心臟移植團隊完成首例台灣長期存活心臟移植案例、1998年完成全球首例自體心臟移植,至今換過超過500顆心臟……,這些都是台灣心臟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創下的醫學記錄。行醫超過40年,很難想像,74歲的魏崢過了退休年齡,仍然「數十年如一日」,守在臨床第一線,不只每周門診病人多達上百位,更有兩天會安排手術、親自執刀,力行不輟。

日期:2024-09-13

職場生活

設計到暈倒、被說「走火入魔」,她曾做過紐西蘭、澳洲銀行設計 … 來自台灣的她,在澳洲成豪宅設計師

「我是個有行動力的人,決定要做一件事就會全力以赴,同時我也是個很有危機感的人,之前都在大公司,頂著頭銜接大案子,就算有近20年的國際設計經驗,完成過無數個案子,都不能放在個人品牌裡。」張雅琪10歲就跟著家人移民澳洲,喜歡設計的她,曾幫紐西蘭銀行、澳洲聯邦銀行等設計辦公空間。5年前生下第2個兒子,家庭事業兩頭燒,索性趁著疫情經濟不景氣,和公司談到很好的條件後,離職去創業。她的決定看似極為挑戰,沒想到疫情帶來絕佳機會,室內設計案件源源不絕,尤其是和開發商合作的豪宅案,讓她踏入澳洲豪宅設計,在當地媒體曝光,在室內設計圈是個名人。

日期:2024-07-09

投資理財

六都平均「最富里」出爐!冠軍竟然在這裡,爆大黑馬 … 林口奪新北市平均最富里,高雄出現新「天龍國」

財政部近期公布2022年綜合稅資料,住商機構據此統計,彙整出6都平均「最富里」,其中台南蓮潭里成為大黑馬,以綜合所得稅中位數約達166.5萬元,奪下全台都會區平均最富里的冠軍寶座。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該里鄰近南科,磁吸高資產科技人才進駐,致使區域平均收入高於全台不少。

日期:2024-07-08

產業時事

爆醫病衝突、三黨總統候選人曾提放寬⋯ 八旬長者免評巴氏量表?兩大隱憂恐反噬

去年總統大選期間,廢巴氏量表呼聲不斷,近期更有立委提案,讓八十歲以上長者直接申請看護移工。然而專家指出,貿然放寬移工申請門檻,恐沒有機制去防堵民眾濫聘移工,帶來兩大隱憂。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咳嗽、喉嚨痛以為小感冒,他血氧掉到90%才知確診…不打疫苗、不快篩「雙低」成疫情隱憂

國內新冠疫情雖然逐漸下降,但併發症個案仍多,疫情傳播風險持續,隨著國內外旅遊興盛,將可能增加病毒傳播風險。只是,隨著疫情趨緩,民眾快篩意願低,導致許多感染黑數錯失投藥黃金期。

日期:2024-04-10

產業時事

抗病毒藥庫存見底!新冠併發症65歲以上占近8成,高齡族、肝腎病患用藥問題怎麼解?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緩降,但併發症個案仍多,在進入4月之前,每周死亡病例甚至都超過50人,傳播風險不容小覷。尤其歷經3年多抗疫,民眾已對疫情來襲感到麻木,不僅疫苗施打意願低落,出現症狀也懶得快篩,導致許多感染黑數錯失投藥黃金期。另一方面,抗病毒藥「莫納皮拉韋」即將用罄,政府尚未決定是否繼續採購;而莫納皮拉韋雖已申請藥品查驗登記審查,目前卻仍未見審查結果,一旦藥品用罄,恐在銜接上出現空窗期。由於另一抗病毒藥「倍拉維」藥物交互作用多,且不適用於肝腎病患身上,屆時全台眾多無法換藥的患者怎麼辦?面對迫在眉睫的缺藥危機,亟需政府思考因應。食藥署則在3月底證實,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已經申請藥品查驗登記審查,目前尚未有審查結果,但藥證何時通過仍不確定。

日期:2024-04-10

產業時事

寶林茶室2死/不到幾小時就走了…健康的人中毒「不是巨量、就是劇毒」:1指標判斷毒素來源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大規模食物中毒,截至週三(3/27)為止已有11人中毒,造成2死、4人搶救中,這起集體食物中毒案引發人心惶惶,民眾迫切想知道「致命元凶」,衛福部晚間初判米酵菌酸可能性大。針對有民眾從用餐時間,到發病的時間僅數小時,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推測,「健康年輕人因食物中毒往生,則所食用的毒素不是巨量、就是劇毒。」她強烈建議,衛生單位在調查食安事件時,隨時要保留有可能是「人為蓄意破壞」的思維,直言這並非危言聳聽,以免發展成國安事件。

日期: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