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28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27
產業時事

現代建設獲沙烏地阿拉伯最大石化廠區標案!韓國企業有機會從沙漠挖出黃金?

韓國近年來對沙烏地阿拉伯頻繁交流,雙方領導人也對商務合作頗感興趣,並且取得了不少成果。隨著韓國對沙國的標案往來愈發頻繁,似乎也意味著在沙國的商機也水漲船高,不少韓國企業對沙國的投資抱有不小期待。

日期:2023-06-26

產業時事

日本再起,這次是真的!

沉睡30年的日本股市,在今年突然發威,成為亞洲股市漲幅第一的市場;其中的日本五大商社、軍工股、科技股、銀行股、傳產龍頭股等,都出現股價顯著上漲。

日期:2023-06-19

產業時事

沉睡30年,日股大浪來了!勇冠三軍創33年新高...連日人都不信早賣光股票 老謝:如今賠慘了

日本起來了,日本人都不相信!今年以來,日本股市勇冠三軍,日經指數到6/15最高指數33767.13,已持續創下33年新高,日經指數從6696起漲至今,漲幅已經非同小可,最大贏家應該是像巴菲特這般的外資機構法人,像丸紅股價從456.2大漲到2405日圓,伊藤忠從1740拉升到5674日圓,軍工股三菱重工從2181到6/15 6920日圓,都令人驚嘆。

日期:2023-06-16

產業時事

通膨燒穿薪資天花板 「春鬥」協議調薪三.九一% 苦等30年 日本勞工盼來最大加薪潮

日圓匯率貶值與通膨飆漲,造成勞工實質薪資負增長,進而威脅岸田政府的政權安危;日本企業破天荒大加薪,期待穩住人才、提升消費力,走出「失落三十年」的陰影。

日期:2023-06-14

產業時事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日本國內對台海危機感,搞不好比台灣更強!」為何他說美日嘴上不提 其實都在暗助台灣?

日本社會對於台灣海峽出現武力衝突的危機感,竟然比台灣本身更強?這麼講或許有點誇張,但若從過去3~5年日本出版市場對於所謂「台海有事」的著作百花齊放,特別不少作者是退役的日本自衛隊將領,顯示日本從官方、軍方到智庫,看待中共武力犯台影響日本的關切程度愈來愈高。不僅如此,在軍事類刊物之外,連財經類雜誌討論「台海有事」的報導,都是一篇接一篇,意味日本社會關切台海情勢的族群,已經擴及廣大的商業社會及民間。

日期:2023-06-14

職場生活

「如果有墳墓會給兒孫添麻煩吧!」93歲精神科醫師:我死後私下辦個喪禮,把骨灰灑到大海就好

55歲的奧田弘美與93歲的恒子醫師,一起針對「人生下半場」的各種「不安」,分享彼此的真心話。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的前2個月,16歲少女為了成為醫生,隻身一人從尾道市前往大阪,走過動盪不安的時代,把兩個兒子養育成人,直到90歲為止,一直認真做好精神科醫師的工作。她深受6個孫子喜愛,卻決定在安養院度過最後一程。堅持「長輩最後的體貼」和「人生最後的分寸」,這就是恒子醫師的一貫作風。

日期:2023-06-14

產業時事

吳乃德被控車上牽手、貼臉親吻還稱「歐美文化」…兒子吳怡農:此刻的痛心無法用文字表達

近期各界性平事件頻傳,許多受害者勇敢發聲揭發遭到性騷擾的過程。台灣農村陣線前工作人員黃亭喬指控,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的父親吳乃德13年前開車送她回家時,未經他同意就牽起她的手貼臉頰,接著親吻,事後還稱「那是歐美文化」。對此,吳怡農9日晚間表示,他與家人此刻的痛心無法以文字表達,做錯事只有再次道歉。

日期:2023-06-10

職場生活

聰明人50至55歲即懂得捨下穩定的工作...陳文茜看死亡:我們都鬥不過死神,但我可以先不理會它

一些聰明人,50至55歲即懂得捨下穩定的工作。但什麼叫穩定?我們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速度,「穩定」地老去。並且有一天必須接受死亡。

日期:2023-06-08

產業時事

「我可以幫妳,只要偶爾讓我任性一下」…女導演淚控談腳本摸胸,洪智坤深夜道歉會彌補過錯,陳菊烙重話!

一名女導演5日指控,2010年接受民進黨H姓政治人物請託拍攝高雄市長選舉影片;沒想到某天對方竟以開會名義,讓司機將她載到汽車旅館,並迂迴表示可以實現她的理想,條件是「偶爾讓他任性一下」。根據女導演的描述,外界認為加害者可能就是前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而也在深夜道歉:「給人不好的感受,一定是我的錯誤,我沒有任何職務,也與任何人無關」。(今周刊編按:監察院長陳菊辦公室週二(6/6)發聲明指出,院長昨晚知悉此事,極感震驚,導演因為替當時的競選團隊工作而遭遇此事,院長感到非常難過與愧疚。陳菊指出,導演所遭遇的,已非洪智坤所言「不好的感受」,而是嚴重的性騷擾,「不可原諒!我們在此給予最嚴厲的譴責,希望洪智坤能誠實並嚴肅面對此事。」)

日期:2023-06-06

產業時事

走出失落三十年 日本製造業復興 日股重啟動 投資搭乘龍頭企業順風車

今年來,日本相關話題盤踞各大新聞、社群平台版面,從各國觀光客湧入日本、日本商品變便宜,到台積電到熊本設晶圓廠、巴菲特投資日股等。日本,這回不一樣了,具有傲人製造實力的龍頭企業悄悄掀起製造業復興,成為國際投資人「錢」進日本焦點,更是本波日股創高重要力量

日期: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