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21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職場生活

分岔口

企業有企業的步伐,不能原地踏步,必須一直往前走,不斷把團隊帶回正確的方向,找出關鍵決策的分岔口在哪裡,是企業管理者的責任。

日期:2024-03-06

產業時事

10歲開始打排球磨毅力!文科二寶媽40歲才創業,安勤女董如何從工業電腦門外漢,拚出80億營收?

10歲開始打排球、文科出身的安勤董事長劉琍綺,究竟如何從一名工業電腦門外漢,打造市值超過80億的公司?

日期:2024-03-06

產業時事

股海 商鬥 浮生 拆解繁花熱

(今周刊1420)今年1月9日,在上海證交所掛牌的新華傳媒股價盤中一度漲停,自去年12月27日算起,9個交易日漲幅約達27%。新華傳媒的前身是上海時裝集團,1994年掛牌時,被稱為「中國時裝第一股」。

日期:2024-03-06

產業時事

文學少女零經驗入黑手產業、用「天馬行空」把逆境做成順境!上銀蔡惠卿:做對的事不必老想當好人

「當我面對陌生環境,又沒有學習對象時,它就是一場逆境。」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跟著上銀科技創辦人、總裁卓永財一腳踏入黑手產業,從1名文字編輯做起,到不斷有人向卓永財打聽她的來歷、熬成台灣精密機械史上第1位女總經理,甚至2015年獲選為《富比士》(Forbes)雜誌亞洲最有權勢50大女性商業領袖。「文學少女」蔡惠卿,靠著「想把事情做好」的自我要求,從實務中打磨技術,成功摸索出獨特的一條路。

日期:2024-03-06

投資理財

00929最新月配息0.13元「這天除息」!股價進逼20元要換買大熱門00940?達人給中肯建議

規模突破1500億元大關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3月最新月配息金額公布。根據復華投信官網收益分配期前公告,00929每受益權單位預估配發0.13元,以周一收盤價19.82元計算,單次殖利率0.65%、年化殖利率近8%。本次除息日訂在3/19,投資人若想參與該次配息,最晚須3/18前持有或買進,領息日為4/16。至於每受益權單位實際配發金額及組成項目與占比資訊,將於3/13公布。00929近日股價連續上漲,週二盤中一度衝到19.91元,改寫掛牌以來新高價,外資周一(3/4)更大手筆買超高達5萬7274張居單日之冠,預期00929有望挑戰20元大關。不過近期主打每股10元的00940,3/4已開始預購,讓部分投資人猶豫要不要賣00929改買00940一起「展翅高飛」?

日期:2024-03-05

產業時事

「nDX數位創新獎助計劃」第一年度第二梯次徵案成果揭曉,共17件新聞創新專案獲得獎助

Google 於2023年3月8日起宣布成立「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承諾於三年內每年投入新台幣一億元,協助台灣新聞組織推動數位轉型與創新。為了完善獎助辦法之規劃,社團法人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igital Transformation Association, DTA)特此規劃nDX數位創新獎助計劃(New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oject),盼能協助新聞組織創造經濟價值潛力之創新應用或轉型專案,或有助台灣新聞產業、新聞生態發展之數位或創新應用專案。

日期:2024-03-05

投資理財

遺產不是子女均分繼承就公平!給全天下父母忠告:把錢留給照顧你、最孝順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公平」

法律上說子女均分遺產是合情合理合法,但是,爸媽們,別犯傻,在繼承日來臨前,自己就要做妥善安排。

日期:2024-03-05

產業時事

公開羞怒李強!中國兩會不辦總理記者會、打破30年慣例…不好說什麼乾脆別說「習說了才算數」

中國今年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打破30餘年慣例。旅美中國學者胡平認為,這意味著總理地位降低,以及「兩會」開放性降低;鄧聿文則說,這是「公開羞怒李強」。

日期:2024-03-04

今選頻道

黃永松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日期:2024-03-04

產業時事

家裡兩輩都在高雄碼頭做苦力,如何栽培出3個麻省理工畢業生?2次移民讓我們家跳出階級複製

作者王裕閔是高雄出生的台灣囝仔,經過兩次移民的磨練,從台灣到阿根廷,再從阿根廷到美國,克服困難躋身入麻省理工學院(MIT)。畢業後,未選擇科技業,一頭栽進華爾街,每天在交易廳的資產價格叢林裡廝殺。職涯從金融業競爭最激烈的華爾街發跡,縱橫交錯於賣方(投行證券業)與買方(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橫跨全球東西南北,為工作與人生創造各種財富。最引以為傲的是發掘、提拔、指導過上百位的投資英才,包括科技業的投資紅人凱西.伍德(Cathie Wood),以及馳騁於紐約、蘇格蘭、日本、新加坡、中國大陸、澳紐的投資家與專業經理人。

日期:2024-03-03